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七)
江西
江西 > 人文 > 正文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七)

庐山之悟: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正在等着伟大诗人苏东坡的到来。

在此之前,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等已经为庐山写下不朽的诗篇,“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赋予庐山以灵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赋予庐山以清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赋予庐山以雄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赋予庐山以飘逸。

匡庐梦境 摄影丨王海猛

庐山,期待着与苏东坡的相逢,也期待着苏东坡赋予它新的内涵。

离开黄州,北上汝州之前,苏东坡不远千里绕道去了一趟江西。因受他牵连,此时他的弟弟苏辙已在江西筠州(今江西高安)做了5年的盐酒税官。政治风雨后,兄弟俩终于再次见面,两人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

正是这次入赣,让苏东坡有了上庐山的机缘。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七)

此时的苏东坡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依然喜欢沉浸在自然当中,纵情在山水之间,那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欢愉和生命的启示。他永远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怀揣着感受美的心灵。江西山水淳美、秀丽,江西风情富饶、纯朴,这多么像物化的苏东坡。一来江西,他便深深喜欢上了这里。他一路旅行,一路发现,一路写诗,他送给江西的第一份礼物便是以江西省名为诗名的《江西》。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醉卧欲醒闻淙淙,真欲一口吸老庞。

何人得俊窥鱼矼,举叉绝叫尺鲤双。

——宋 苏轼《江西》

公元1084年春, 48岁的苏东坡登上庐山。

他在庐山停留了一个多月。此时正值四月,山花灿烂,绿浪翻涌,奇石深谷,飞瀑溪泉,这样的美景,深深吸引了苏东坡。源自心底的热爱,苏东坡共为庐山留下了50多首诗词。这些诗词,从来不像是寻觅良久,苦心经营,好像如同庐山的山泉一般,自然而然的流淌而出,甘冽而清凉。

循着苏东坡的《记游庐山》一文,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共同回味那段千年以前的美妙时光。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

苏东坡第一次来到庐山,发现庐山风景优美,美景目不暇接,于是他决定不写诗,只欣赏美景。可是,“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山里的和尚和游客见到我,都纷纷大喊:“哎呀,苏子瞻来了!”在大家的热情招呼下,苏东坡也意识到,应该为庐山留下点什么,于是,他开始为庐山写诗。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宋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苏东坡依然还是那副芒鞋竹杖的装扮,他腰里挂着百钱,这已足够他一日三餐,他逍遥且自在。他没有想到,在这山林深处,居然还有人认得自己,这让他既惊又喜。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宋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二》

在苏东坡心中,他对庐山说不出的亲切自然,如果自己和庐山不曾相识,它一定会以冷傲拒人,他们以前就已经是故人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熟悉。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宋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三》

这首诗,更像是苏东坡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我曾经多少次在梦里神游于此,今天不是梦,我终于在庐山了。在庐山,他不仅每日在山水中徘徊,他更拾起书籍,欣赏文人墨客为庐山而写就的诗句。他在山水中感悟,在书卷前沉思,终于,又一首千古佳篇横空出世,苏东坡终于没有辜负庐山,这次,他为庐山赋予了哲学上的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题西林壁》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不同的山,在瞬息万变的阴阳造化里,也呈现不同的风格,或瑰伟、或雄奇,万千的气象给心灵带来种种震撼,在游山玩水中之中,诗人完成了对生命真相的探寻。

庐山:山水画中“悠”

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真相究竟在哪里?在经历官场浮沉和大自然的洗礼之后,在经历了大半生的人生历练之后,苏东坡心中有了答案。他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人的很多痛苦,来自于自己的局限性,当你深陷于事物的细节中,或处于环境的一个片断中时,你很难摆脱,你以为这就是事物的全部,你以为再也没有路可走,再也没有转机。可是,当你跳出自己的视界和思维,你会发现,事物的面貌本不是这样。比如,你看这庐山,当你远眺时,大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是那样的奇美秀丽。当你渐渐走近时,又会发现它的险峻阴森。是山变了吗?没有,它始终在那里。而你的认识一直都在变,这是由于自身位置与空间角度的变换。山里山外,山顶山脚,都会给你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要求得对事物本质的接近,要实现对真理的感知,你要不断地从不同角度、位置去观察和思考,你甚至要跳出“小我”,站在宇宙之中,站在地球之巅去审视。如果只局限于狭小的视角,你将永远追求不到事物的本质。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苏东坡的睿智、格局、心胸和眼界。

庐山的烟雨朦胧、千姿百态,一生都在苏东坡的心里。

公元1101年,从海南儋州北归的苏东坡时年64岁,已是风烛残年,生命微弱,听闻自己的儿子苏过即将就任中山府通判,他写下了一首偈子,交给苏过: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 苏轼《庐山烟雨》

这首偈子充满禅机。人人都向往庐山的神奇烟雨,钱塘江的壮观潮汐,这是当时公认的二处最美景观。终其一生,你都想去亲身经历,亲自观赏这样的人间盛景。如果不能去,一定会让你抱憾终生。可是,当你历经千山万水,到了庐山、了钱塘江,你的心里也许会有一些小小的失望,这蒙蒙烟雨、澎湃潮水,这人间不可不观的美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不过如此,浙江潮水不过如此。天下万事万物,当你得不到时,你感到痛苦万分。于是,你汲汲营营,用尽全力去追求。当你拥有它时,那份神秘感消失了,一切不过如此,你又陷入新的痛苦之中。苏东坡借用庐山和浙江潮的隐喻,告诫儿子,天下事物,权势和财富,不过如此,不要过于沉迷,不要过分执着,不要拼命追求,执念会让你痛苦。人生一世,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在何方!

庐山,因为苏东坡,而变得更加神奇和瑰丽。

相关阅读: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六)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四)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三)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二)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