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三)
江西
江西 > 人文 > 正文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三)

汴京风云: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创立北宋,定都汴京。为避免藩镇之祸,他打破历朝历代重武轻文的政治传统,奠定了北宋以文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汴京的天空,时而风和日丽,时而乌云密布,时而惠风和畅,时而暗夜沉沉。这里,是苏东坡的福地,也是他的祸地。在这里,他将经历人生的大江大海、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01 文名鹊起

文名鹊起。嘉祐元年(1056年)五月,苏东坡和弟弟一同参加文坛盟主欧阳修主持的殿试,兄弟二人双双得中进士登第。欧阳修心生欢喜地对同僚说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苏氏兄弟正欲宏图大展,谁知,此时,故乡传来了母亲程夫人病亡的消息。

在返乡为母亲程夫人服丧三年期满之后,嘉祐五年(1060年),苏氏兄弟再次回到京都,在欧阳修的大力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据有关资料记载,制科考试是唐宋时期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拔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选拔人才仅41人。

制科考试,苏轼获得了“第三等”,追平了历史最高成绩。王介和苏辙则获得“第四等”的好成绩。后来,宋仁宗对曹皇后笑说起这次“制科考试”:“大宋何幸,得此奇才?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就这样,25岁的苏东坡和22岁的弟弟苏辙文名鹊起,誉满京城。

尽管文才灼灼,但仕途必须从基层开始。嘉祐六年(1061年)冬,26岁的苏东坡,获得初入仕途的第一个职位,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官衔正八品。

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赵祯驾崩,宋英宗继位。治平元年(1064年),苏东坡凤翔三年任职期满,回到汴京,苏辙则被外放大名府为官。新主宋英宗想破格提拔苏东坡,被宰相韩琦劝阻,认为年轻人应该多加历练才能担当大任。于是苏东坡到史馆任职。五月,妻子王弗病逝。次年四月,父亲苏洵病逝。苏氏兄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把灵柩运回眉州故里,直到神宗熙宁元年八月(1068年)才居丧期满。

期间,江山又换了新的主人。1067年,继位才4年的宋英宗驾崩,18岁的皇太子赵顼宋神宗继位。

02 变法风暴

变法风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氏兄弟再次回到京都。等待他们的,不是繁花锦绣,而是惊涛骇浪。

新的政治周期已然开启。宋神宗雄心勃勃,渴望建立新的功业。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直主张变法图强的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王安石,第一次走进宋神宗的垂拱殿,君臣围绕变法促膝长谈。

一年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副宰相,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因为新法,朝堂撕裂成两大阵营,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拗相公”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勇气,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变法伊始,就大刀阔斧,启用新人。一时间,老臣纷纷离朝,御史台遭到清肃排斥,政治风暴越刮越烈。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正式出任宰相一职。

时局风云变幻之时,官卑职小的苏东坡没有选择隔岸观火,明哲保身。熙宁三年二月,32岁的苏东坡给宋神宗上奏折,并求见皇帝,洋洋洒洒,雄辩滔滔,力陈王安石改革之弊端。

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苏东坡再次“以蝼蚁之命,试雷霆之威”,夜以继日,几易其稿,写下八千言的《上神宗皇帝书》,恳求皇帝废黜新法。

“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灯之有膏,鱼之有水,农夫之有田,商贾之有财。”

他认为,君主的治理最终依靠是人心,人心散了,国家就会灭亡,这同树和根、灯和油、鱼和水、农夫和田、商人和钱的关系一样。从古到今,没有说和顺平易和众人同心而不能安定,刚愎自用而不遇危险的。

两次进谏的结果,就是苏东坡靠边站了。

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35岁的苏东坡外调离京。

八年后,庆丰二年(1079年),43岁时,苏东坡再次回到汴京,却是以一个罪犯的身份,关进御史台的大牢里。

03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苏东坡离开汴京的这八年,时局变化不断。苏东坡虽外任为地方官,他却文名日隆,身边聚集了“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一大批文人雅士。苏东坡全然忘记了父亲苏洵对于他的谆谆教导,凡事不要出风头。他多次上奏章反对变法,又经常写诗表达对变法的不满。朋友对他的叮嘱:“杭州虽好莫题诗”,他早忘到了九霄云外。苏东坡不知道,他早已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猎物,暗箭正向他射来。

这一切由御史中丞李定亲自策划并导演。为了坐实苏东坡的罪证,李定等人处心积虑。

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他们射出第一支毒箭。御史何正臣对苏东坡的《湖州谢上表》大做文章,说他妄自尊大,“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难道朝堂之上,都是些惹是生非之辈?这不是讽刺朝廷吗?

七月,他们射出第二支毒箭。御史舒亶拿出苏东坡的诗集《元丰新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指出苏东坡处处讥讽朝廷和新法:陛下不是实行“青苗法”吗?他就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不是要明法整顿吏治吗?他就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却无术”;陛下不是要兴水利吗?他就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不是要推行盐禁吗?他就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舒亶用心险恶,他对苏东坡的诗上纲上线,直指苏东坡反对新法,反对皇帝!

同一天,他们射出第三支毒箭,御史中丞李定亲自出马。他明确指出苏轼有四条“可废之罪”;一是“怙终不悔,其恶已著”;二是“傲悖之语,日闻中外”;三是“言伪而辨”“行伪而坚”;四是“陛下修明政事,怨己不用”,认为苏轼“讪上骂下,法所不宥”。

在这样的政治攻击下,苏东坡大祸临头。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八日,44岁的苏东坡因诗下狱,从湖州押解千里而来,他被狼狈不堪被关进了御史台的监狱里,史称“乌台诗案”。

对手们欲置苏东坡于死地,一切按照死囚的审判流程而来,苏东坡受尽折磨,一度想到过自杀。

苏东坡入狱之后,长子苏迈每天给他送饭,并约定“平安蔬菜杀头鱼”的暗号。但有一天,苏迈要出城借钱,便托亲戚去给父亲送饭。那个亲戚不知有暗号,精心烹制了一些鱼送过去。见到鱼,苏东坡悲从中来,万念俱灰。他写下绝命诗给弟弟苏辙。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宋 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诗辗转到了宋神宗手中,诗句中流露出的君臣之义、手足之情令宋神宗动容。

神宗的祖母,也就是宋仁宗的皇后,在病危时都不忘苏东坡,老太太说:“忆及汝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苏轼、苏辙之日,回宫喜容满面,曰:吾今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惜吾不及用也。”老太太一边说,还一边掉眼泪,这边神宗也跟着掉泪。

最大的转机来自王安石。这位曾经的政敌此时已归隐南京。王安石给神宗皇帝写的信就有一句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前后持续了五个月的“乌台诗案”终于有了结果。苏轼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他被定罪“讥讽政事”,贬黄州,充团练副使。

出狱这一天晚上,恰逢除夕。苏东坡百感交集,又忍不住挥笔写下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宋 苏轼《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因诗获罪,差点丢掉性命,刚从一场政治噩梦中醒来的苏东坡,又恢复了他不吐不快、以诗为乐的本性。他掷笔大笑道:“哎呀,我真是没得救了!”

04 帝王之师

帝王之师。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51岁。

他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从1085年的五月到1086年的九月,短短17个月的时间,他从一个偏远地方的犯官一路直升到朝廷的三品大员,提升了六个品级、十二个官阶,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的他,是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政治顾问和秘书,往往是“将相之储”)、知制诰,官阶正三品。

元祐二年(1087年),52岁的苏东坡兼任侍读,给小皇帝赵煦当老师。成为帝王之师,这是古代社会读书人最大的荣耀。

朝堂之外,苏东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他的诗词文章已经传到了辽国,被许多达官贵族精心装裱挂在墙上。在汴京城,他随意写下几个字,都可以拿去换羊肉。只要他去过的酒家,必定生意火爆。他亲自设计的高帽“子瞻帽”,也成为汴京最流行的时尚。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苏东坡身边聚集了当世最有才华的文人:李公麟、米芾、黄庭坚、王诜、秦观、僧人圆通、道士陈碧虚……

他们的聚会——西园雅集,被称之为“千年胜会”,可以比肩东晋的兰亭雅集。

巨大的荣耀和名声背后,却是杀机四伏,步步惊心。

他保持独立人格的做法为官场所不容。苏东坡既反感于当年王安石的独断专行推行新法;同样,他也十分反感于现在旧党人物对于新法的全面推翻。

司马光则对新法充满成见,认为应该全部废除。苏东坡尝试说服他,可是,司马光根本不听他的意见。

他们甚至在宰相政事堂里爆发了激烈地争执。司马光勃然大怒,气得脸色都变了。

由于宰相权力的争夺,苏东坡成为众矢之的。

司马光逝后,旧党立马分裂成了三大阵营:以程颐为首的“洛党”,以苏东坡为首的“蜀党”,以谏官刘挚、刘安世等人为首的“朔党”。宰相之位出现真空,围绕权力之争,历史上爆发了有名的“洛蜀党争”。

高处不胜寒。苏东坡再次伫立于政治的寒秋,高山之颠,便是寸草不生,寒潮浪涌。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去意已决,他不愿在政治的旋涡中空耗生命。他选择离开,到地方上去,把自己炽热的生命投入到为百姓干实事,为地方谋发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