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
在毛泽东波澜壮阔的奋斗人生中,他与江西这片红色土地结下了深厚情缘。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江西带领人们走过峥嵘岁月,开创了崭新的革命道路、创造了辉煌的革命伟绩、留下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先后26次莅临江西,仍一直牵挂着江西的人民、心系着江西的发展。毛泽东的江西情,是革命情、奋斗情、发展情、人民情。
一、凌云壮志的萍乡情
1920年11月至1930年9月,毛泽东先后十次来到萍乡,深入农村和工矿,开展社会调查,散播红色革命火种,领导革命斗争,掀开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1921年秋冬,毛泽东到安源路矿调查研究,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工人促膝谈心,深入矿井,了解工人们的疾苦,“先以朋友的关系与各工友接洽,渐谈及工人受痛苦受压迫及有组织团体之必要等情”。毛泽东教育工人说:“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结果,我们工人只要团结得紧,就是有座山压在我们头上也能推倒”,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压迫与剥削。为进一步宣传革命道理、加强工人团结、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多次来往安源,指导发展团组织和党组织,成立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青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支部和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并且团结工人,将路矿两局全体工人组成一个团体命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安源工人运动时机逐渐成熟,毛泽东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于1922年9月14日和李立三、刘少奇等人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经过5天的激烈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安全胜利”。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党在领导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创造的“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1927年春夏之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同年9月,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确定了军事行动、暴动日期及民众暴动计划,安源在全国率先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各路起义部队按照毛泽东的命令,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出发,向敌人发起进攻。在各路起义部队受挫,形势严峻时,毛泽东果断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作出“引兵井冈”的重要决策,走向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词,“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展现了秋收起义震天动地的时刻。
二、深厚绵长的井冈情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孕育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毛泽东心中留下深厚绵长的井冈情结。
井冈山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果断决定“上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奠定了中国革命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岁月是艰苦朴素而又斗志昂扬,带领红军战士们众志成城、无所畏惧奋战敌人的次次进攻。1928年秋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正是对黄洋界保卫战的光辉写照,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军民们临危不惧、英勇奋战的伟大精神的颂歌。
毛泽东组织创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井冈山战斗和生活了一年零三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他对井冈山的感情却深厚绵长,对井冈山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淳朴的人民群众都有着深刻的眷恋和情谊。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
在阔别36年后,1965年5月毛泽东再次重回故地,乘专列从长沙出发,经株洲到达醴陵后沿着茶陵、永新、宁冈当年的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井冈山,22日晚抵达井冈山茨坪,下榻在井冈山宾馆。看着茨坪灯火通明,一片辉煌,喇叭里播送着当年中央苏区的民歌《十送红军》,感叹地说到:“没有井冈山人民支持,没有井冈山的艰苦奋斗就不会有今天!”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常谈起当年在井冈山的斗争,工作时间也安排得十分紧凑,不断向当地干部了解这里目前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几十年了,井冈山变化很大。今天井冈山各方面比起三十六年前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四菜一汤,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但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这次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挥墨作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词中“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都表现出毛泽东内心对井冈山的深切情感,对今非昔比的感慨。
三、坚韧不拔的赣南情
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战。在赣南、闽西的烽火岁月,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也是军旅诗词的成型期,在此期间共写了9首词作,其中《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6首词反映了毛泽东在赣南期间的革命历程和内心感悟。
瑞金市叶坪红色旅游区
毛泽东曾说:“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在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马背行吟,作“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将词意融入战争,豪情壮志,对胜利指日可待的信心。在当时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遭遇坎坷逆境,受到错误路线的打压,反“围剿”战争受挫,面对人生逆境,毛泽东将苦闷埋藏于心,感怀作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豪迈地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四、豪情逸致的庐山情
毛泽东对庐山具有独特的情感,先后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四次登上庐山,至爱庐山,说“我最喜欢庐山”,并三次提议在庐山召开中央会议,前后在庐山共住126天。毛泽东在庐山,不仅筹划国事,讨论工作,还闲暇时登上庐山赏景作诗,欣然赋诗《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主席在庐山
其中,《七律·登庐山》描绘毛泽东立于庐山之巅,登高望远有感而发。诗人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国外反华势力的冷眼蔑视和坚定乐观的政治情怀。
五、心系人民的余江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血吸虫病在我国南方和长江沿岸一带肆虐蔓延,江西余江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55年,毛泽东发起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12月24日上午,毛泽东在专列上召集江西省委负责人和地方同志座谈,详细了解江西血吸虫病的防治情况并给予指导。1958年,余江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大面积灭螺任务,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作下《七律二首·送瘟神》,全诗以心系人民问题为主题,为人民群众战胜瘟神给予强大精神力量。诗中小序“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表现出毛泽东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对百姓安康的牵挂。诗中“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饱含着对深重苦难的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同情。“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表达着毛泽东对伟大的人民英雄的歌颂赞扬,对瘟神被逐、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希望。
六、老骥伏枥的南昌情
毛泽东与南昌有多次交集,早在1930年8月与朱德率领红军到达赣江北部的牛行车站,隔江向南昌鸣枪以示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史称“八一示威”行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9月9日,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南昌市区考察了解工农业生产情况,至1975年2月3日,毛泽东最后一次来到南昌考察,共途经南昌20次。
毛泽东在深入全国各地的调查研究时,常在专列火车上召开会议和接见当地领导和各方代表。1960年是毛泽东外出调查最频繁的一年,也是毛泽东经停南昌调研考察次数最多的一年,毛泽东的专列三次经停南昌并与江西省委负责人谈话了解江西的发展情况,对江西的发展给予殷殷嘱托。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再次就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1961年要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八届九中全会后毛泽东坚持组织调查、深入调查实际研究,多次乘专列南下调研,常经停南昌。
1965年12月,毛泽东再次来到南昌,并在南昌居住17天。在此期间,毛泽东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七律·洪都》,这是毛泽东除《沁园春·长沙》外第二首以省会城市名称为题的诗词。诗中“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表现出毛泽东在南昌这座英雄城中思绪万千,联想起祖逖击楫、立誓报国的历史和自己在南方的革命斗争往事,虽已暮年,但仍具壮志雄心,更是充满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和憧憬。
南昌八一广场
斯人已去,虽死犹生。毛泽东在江西的革命岁月,对江西人民和江西发展时刻牵挂之情,都被江西人民铭记于心中。伟人的精神不朽,伟大的革命奋斗精神将在江西传承流淌,成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强大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