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设区市第一!2024年宜春地区生产总值3711.05亿元
江西
站内

一类设区市第一!2024年宜春地区生产总值3711.05亿元

“回升向好”勾勒经济奋进图

——宜春获评“第一等次”系列述评之经济篇

3月27日,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召开,江西综合考核再次“发榜”。

在全省综合考核中获评一类设区市第一等次,并在会场作交流发言;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高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万载工业园区、樟树工业园区、袁州产业园区、宜丰工业园区获评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是宜春在全省综合考核赛场跑出的历史最好成绩。

成绩的背后,是实干的身影。

过去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市创新实施综合考核与干部使用、绩效奖励、评优评先“三挂钩”制度,激励各级干部自我加压、跳起摸高,以“一月接着一月拼”的奋楫笃行,迎来“一季更比一季好”的发展局面,勾勒出一幅“回升向好”的奋进图。

(记者周亮摄)

(记者周亮摄)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711.05亿元,同比增长6.1%,列全省第二、一类设区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068万美元,增长0.44%,列全省一类市第一;全市新增“五上”企业1066家,新增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链主企业4家……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势头向好、劲头更足。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唯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钥匙和发展密码。过去一年,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效双提升。

——坚持以产业支撑发展,深入实施宜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体现宜春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1%,袁州区中医药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认定为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按照“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发展思路,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新引进中下游项目数占比97.4%、较去年提升30.1个百分点,产业链中下游营收比重提升至63.5%,首位产业向“新”而行。

——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市共有2309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938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9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以“新”促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积极引育数字项目,国产软件麒麟信安、视频领域行业龙头企业抖音、无人驾驶企业九识(宜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宜春;新增袁州数字健康、上高数字农业、万载数字烟花3个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总数达10个,位列全省第二……未来产业向“新”出发。2024年,全市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31个,签约总金额511.3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3个,签约总金额482.2亿元。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新增71家,累计470家,实现营收856.97亿元。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经济要迎风破浪,离不开重大项目这个“压舱石”。在“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中,宜春创新开展每季度重大项目现场交流活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生成、保障、推进、考评等机制,推动大抓项目氛围蔚然成风,876个市大中型项目顺利完成年计划投资;成立项目储备提质工作组,实施重大项目培训赋能工程,举办全市项目谋划专题培训活动,及时组建项目申报服务团,对谋划储备的项目逐个把脉问诊,跑项争资成效明显,全市获批专项债资金143.8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10.6亿元、省基建投资0.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2.8亿元。

战报激荡人心,蓝图催征步履。

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全市“强作风、促发展”动员大会再次吹响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的号角。站在新的起点,全市上下正坚定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力以赴强作风、促发展,一步一脚印推动宜春继续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矩阵中干出新业绩。(记者白雪 漆思忞)

来源:宜春发布

推荐0
凤凰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