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江西
江西 > 人文 > 正文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江西南昌新建人,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191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25年获得哈佛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20世纪的顶流学术大师,1948年,他和江西籍的大学者陈寅恪、吴有训一道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这是当时中国学者的最高学术荣誉,全国仅81名学者当选。他和郑万均教授共同发现了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珍稀植物—水杉,在世界科学界引起轰动,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植物学发现。他和动物学家秉志共同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他主导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并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他还在中国开展大规模的植物野外采集和调查,著书立说2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成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他还是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的首任校长,与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等齐名,是民国时期全国著名的八位知名校长之一。

赤子心 中华魂

胡先骕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曾祖胡家玉,做过左都御史,父亲胡承弼,官至内阁中书。母亲陈彩芝,也来自书香之家。胡先骕自幼聪慧异常,3岁时,就学习《三字经》《千字文》,5岁时,学完《论语》,识字万余。12岁时,入新式学堂洪都中学堂学习,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京师大学堂。18岁时,他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官派西洋留学生,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农业。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既受到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也目睹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全方位落后,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作为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学者,胡先骕的身上,始终流淌着爱国者的血液。胡先骕曾给胡适致信,阐述了他的志向和选择植物学的原因:“别无旋乾转坤之力,则以有从事实业,以求国家富强之方。此所以未敢言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唯农林山泽之学是讲也。”胡先骕《书感》诗中,也抒发了他的志向:“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报国的路有很多条,胡先骕,毅然选择了以科学报国。

1916年,胡先骕以优秀成绩获得加州大学农学士学位,他当即返回祖国。1925年获得哈佛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后,他又立即回到祖国。他感到肩上,有太多的使命要去完成。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北平沦陷。日本人得知胡先骕和日本裕仁天皇同为美国哈佛大学同班同学,便邀请他出任伪职,被胡先骕一口拒绝。1938年,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的演讲提振了许多爱国志士的信心:“日本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国家,隋唐以来,一千多年来都是向中华称臣。我与天皇同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学生物,又在一个班;但我学习成绩就是比他好,你说气人不气人?由此可知,中国一定能战胜日本。”1939年,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院院长中井猛之亲自来邀请胡先骕为日本服务,再次被胡拒绝。

探路者 拓荒牛

毛泽东同志曾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会议上,称赞胡先骕“是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20世纪初,中国虽然坐拥植物资源的“聚宝盆”,却在植物学研究上一片空白,落后世界300余年。胡先骕多次谈到:“自17世纪以来,中国的植物不断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俄国的传教士、探险家、专业采集队、商贩和园艺家大摇大摆地采走,上万号的植物标本,成千种的花卉、果木种苗,都被他们带回各自的标本馆、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和大学标本室收藏,或在植物园内加以驯化。仅英国E.H.威尔逊(Wilson)一个人,本世纪初在我国湖北、四川、贵州‘旅行’11年,共收集6500号植物标本,约有5000种,并把1500种植物果木运回到美国和英国……这怎不叫我们痛心!”面对中国植物学研究领域的一穷二白,胡先骕以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通过深入研究和整理,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种子植物属志》,为国内急需的植物鉴定标本,提供了必要的文献,开始了中国分类植物学的奠基之路。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他先后数次策划组织了大规模的植物标本采集,采集范围覆盖了近半个中国,采集标本十多万余件,这是中国植物采集史的里程碑。

1921年,他与动物学家秉志共同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生物系——东南大学生物系。

1922年,他与秉志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1923年,他与邹秉文、钱崇澍合作编写了我国首部编著的大学教材《高等植物学》,成为国内各大学生物系大学生的主要教材,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8年,他与秉志在北平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

1930年,他资助秦仁昌从欧洲各大标本馆拍摄了18337幅中国植物标本照片,使“中国植物学家不必再依靠西方人就可以鉴定自己的植物了!”

1933年,他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次年发行会刊《中国植物学杂志》。

1934年,他在江西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这是我国第一个用于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大型的、正规的植物园。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1938年,他在昆明创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

正是通过这些教学和科研机构、学术刊物和学术组织,中国植物分类学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中的明星学科。1948年,胡先骕和郑万钧共同发表论文,向世界宣布中国发现了植物“活化石”水杉。胡先骕本人,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界领袖,光荣出席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当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委员。

对此,胡先骕十分欣慰,他说:“生物学是最有趣的一门科学,中国地大物博,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尽够我们研究的!中国植物,欧美人士已经研究有300多年,而我国国人研究本国的植物,只有20余年历史,但中国植物学进步是相当迅速的!”

名校长 真勇士

胡先骕一生都不畏权威,不论是学术权威,还是红极一时的政治人物,他都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的古诗文造诣颇深,是清末“同光体”的重要传人,尤善诗词,一生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首,1961年,胡先骕写成一首500余字的科学诗——《水杉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得到陈毅副总理的亲笔题词。作为学衡派主将之一,他曾与新文学运动领袖胡适展开了一场影响一时的“二胡论战”。

胡先骕(左)与胡适

胡先骕(左)与胡适

胡先骕学贯中西,文理皆通,常年在各大高校任职,教龄长达40年。对于教育,他有过十分系统且深入地思考,认为教育有两方面意义:“一为养成其治事治学之能力,一为养成其修身之志趣与习惯。”1940年,他担任了江西国立中正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提出“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造、不仰外人”的思想,并将先进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在教育路径上,他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但须以德育为根本。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因材施教。同时,他主张文理并重,但人文知识是基础,提倡笃实认真的学风。4年的任期结束,中正大学跻身全国知名学府之列,与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并称为“三中”,他也成为了全国著名校长之一。

为了扩大赣州的影响,蒋经国曾建议中正大学搬迁到赣州去,被胡先骕婉言拒绝。1944年,胡先骕被迫离职。

1946年7月,胡先骕赴庐山参加江西暑期学术讲习会。蒋介石亲笔手谕要接见他,共商高等教育之事。胡先骕不愿与之相见,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第二天提前下山,返回南昌。自此以后,胡先骕“倔强”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朱虹 曹雯芹:中国植物学拓荒者胡先骕

新中国成立后,胡先骕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1984年,胡先骕先生的骨灰被送回家乡,埋在庐山植物园一片青翠的松柏水杉之中。

每年清明,会有不少人为他祭扫,向他致敬。祖国没有把他忘记,人民没有把他忘记,家乡父老更是把他视为江西人的骄傲。

胡先骕说:“人生于世,须立定高尚目的,努力修养,以求进取,始可获得丰富快乐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做到了!

推荐阅读

朱虹 汪敏运:追寻红军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感受《长征第一渡》带来的前行力量

朱虹 晓芳:警卫团长张耀祠

朱虹:好学校必有一位好校长

朱虹:旅游摄影的创作魅力

朱虹:为提振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朱虹: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交四方友

朱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红色文旅

朱虹:“两山”转化赋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朱虹:《百年土将军》序

朱虹:“青春”萍乡激活文旅新势能

朱虹:时穷节乃见 丹心照汗青

朱虹:做好革命文物融合发展大文章

朱虹:什么是江西

朱虹:这里是神奇的江西

朱虹:我为江西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