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疾控发布四月健康提示 重点关注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
江西
江西 > 健康养生 > 正文
站内

江西疾控发布四月健康提示 重点关注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

“灼灼丘园桃绽笑,悠悠堤畔柳蒸烟。”暮春回暖,大地花红柳绿,满是生机。但近期气温波动大,倒春寒频繁来袭,上周气温更是上演“满30减20”的大跳水,给身体免疫调节带来极大挑战。

江西省疾控温馨提示:在注意气温变化的同时需重点关注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食物中毒、布鲁氏菌病以及输入性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或消化道传播,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降水增多,这些气象因素为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在扫墓、踏青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或者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健康提示

1. 勤洗手。外出回家或者接触公共设施,乘坐电梯后,以及用餐前等,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最好,没水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如毛巾、水杯、餐具等。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环境卫生,常通风。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过期的食物,不喝“生水”,彻底清洗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海鲜等食品一定要彻底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生熟分开,餐食、饮水器具要干净卫生。

4.做好健康监护。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儿童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多伴有发热。进入四月,气温迅速回升,根据流行规律,4月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步上升,专挑幼儿园、学校等孩子们聚集的场所“兴风作浪”。

健康提示

1.勤洗手,使用流动的水及肥皂按照7步洗手法洗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使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因免洗消毒液或医用酒精无法消灭肠道病毒。

2.注意饮食卫生,多饮用温开水,不喝生水,食物要充分加热煮熟。

3.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4.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接种疫苗。虽然接种EV-A71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但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危害较大。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及感染者发生重症的风险。

2.减少接触机会。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当发现身边有人由呼吸道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以减少感染风险。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合理膳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4.做好重点人员管理。老人、孩子、有慢性病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做好健康监测,有发热等不适时及时就医。

食物中毒

风恶房栊燕子归,雨多山路蕨芽肥。四月时值降雨较多,气温逐步攀升,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茁壮成长,部分地区要警惕出现因自采蘑菇、野菜和野果等导致的中毒和死亡事件。

健康提示

1.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2.不采、不吃不认识的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超市选购本地种植、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

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处理加工食材时,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催吐并保留剩余样本(野菜、呕吐物)供检测。若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异常等严重症状,需尽快到医疗机构进行洗胃及解毒治疗。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和肌肉关节疼痛等,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进入四月牧民和养殖户等人群与家畜的接触频率和时间大幅增加,在给家畜接羔、助产、挤奶、剪毛等过程中,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感染。

健康提示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奶,不吃不熟的肉及内脏,不食用来源不明的奶制品和牛羊肉制品。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生熟分开,切生肉的刀和菜板,及时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如:擦了切肉刀和菜板的抹布,再去擦碗,就可能传播布病。

3.加强个人防护。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医治。

4.日常定期消毒。定期对圈舍、挤奶厅、产羔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当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输入性传染病

输入性传染病是指本国原不存在或尚未发现或已消灭,而由国外传入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亚热、黄热病、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输入方式包括通过人间病例或感染者,携带感染或污染的媒介和被污染的物品传入,其中通过从国外入境的病例或病原携带者输入传播最为常见。综合考虑全球和周边国家疫情形势、气候变化等因素,疟疾、登革热等疫情的境外输入风险增加,但引发本土传播的风险较低。

健康提示

1.准备出国前,可以先登录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了解境外疫情信息,学习相关国家的旅行卫生建议,做好相应准备措施。

2.在国外工作和旅居期间,注意加强个人防护,不要随意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避免蚊虫叮咬,以免造成感染。

3.从境外疾病流行国家或地区回国时,主动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入境检疫工作。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向医务人员告知近期旅居史和接触史等信息,以便尽早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月,是芳菲将尽却余韵悠长的时节,在暮春绚烂色彩与蓬勃朝气满溢的同时,对多变气候引发的健康波动提高警觉。坚持规律作息滋养元气,坚持锻炼提升免疫力,以稳健之躯、昂扬之心,奔赴人间最美四月的温柔邀约。

来源:江西疾控

推荐1
凤凰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