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开区:融湾筑梦 构建孵化创新生态圈
江西
江西 > 赣州 > 正文
站内

赣州经开区:融湾筑梦 构建孵化创新生态圈

如何激发产业园企业科技创新?

赣州经开区持笔作答,以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局。

对标一线打造湾区“后花园”

从赣州西高铁站或赣州黄金机场驱车8分钟,即进入一个“生态科创花园”——赣州恒科环球企业中心,“融湾向未来”展厅、智慧园区数字化场景等现代科技感扑面而来。

“没想到在赣州还能感受到这么好的创业环境,交通、配套都非常吸引我们。”来自大湾区的众多企业家考察走访后,频频点赞。

去年5月开园运营的恒科环球企业中心是赣州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之一,更是对标深圳、招引培育小微企业的代表地。

据赣州恒科产业园实业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邓丽萍介绍,赣州国际企业中心、恒科产业园、恒科环球,“三园”集聚发展,已入驻1200余家企业,其中2个园区已在经开区发展10余年。

“对标深圳、对标一线,我们到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学习建设运营经验,让园区既有迭代创新,也有原来基础上的服务传承,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双向提升。”邓丽萍说,在不断更迭中,园区日益成熟的60秒快速响应、VIP服务经理制、金融创新服务等八大服务平台,让企业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如今,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基本都能在“三园”内找到资源配套。

政策“组合拳”激发创新动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内陆腹地联动发展的关键纽带,赣州经开区通过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贴心服务,积极创造优质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不仅成功培育恒科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城科技园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字金融产业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智造谷等获评市级众创空间。

近几年来,西城科技园孵化企业数目从20多家涨到120多家,成为了不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梦工厂”。

“120平以内初创企业,人社口有60%的租金补贴,我们园区种子基金给与40%的租金补贴,相当于‘0租金’,物理空间无压力,共享办公室、报告厅、食堂等配套完善,也助力了人才加速涌进。”西城科技园运营企业赣州香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峰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深圳有关基金公司,建立天使投资生态链。一旦发现园区内有潜力的企业,便能够迅速进行天使投、定点投,帮助好企业茁壮成长。”

要让企业在赣州经开区享受到比肩湾区的营商环境、更具性价比的创新资源,经开区每一个孵化基地和创新基地已开足马力。

产学研联动构建“强磁场”

不仅民营企业孵化器平台快速发展,区属国有赣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也架起融湾对接的桥梁,深化跨区域合作,搭建了创业孵化的“强磁场”,5年间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

科沃智能工业(赣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智能PDU,企业接了军工订单,需要做极限工况实验,协调其与江西理工大学进行了对接,成功找到所需的实验设备;促成好朋友科技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物料智能拣选技术联合研究院,赣州博立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及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赣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紧盯技术资源对接,积极帮助基地内企业链接创新资源,助力企业技术攻关,摘得累累果实。

在对标深圳的共识中,赣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还与广州市科协对接达成战略合作,成功获评为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成果转化基地,为江西省首家获评基地,搭建起对接“湾区”的科创联盟和成果转化平台。

站在深赣对口合作战略机遇期,赣州经开区正以“深圳标准”重塑创新格局。从设立15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技术攻关,到推广“科创贷”破解融资难,从每周举办产学研对接会到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这片产业新城正书写着“湾区思维+老区优势”的新答卷。

来源:赣州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潘萍 市科创中心陈重阳

推荐0
凤凰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