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一民生工程初步查实存在违法分包 涉事公司或面临数百万元处罚
江西
江西 > 产经 > 民声 > 正文
站内

鹰潭一民生工程初步查实存在违法分包 涉事公司或面临数百万元处罚

鹰潭市老城片区排水系统改造及东湖水环境治理工程涉及面广、持续时间久、百姓关注度高。本报于2024年9月报道了该工程被举报偷工减料、违法分包一事,记者持续跟进得知,相关部门已初步查实项目存在违法分包等情形,施工单位或将面临数百万元处罚。

此外,由于东湖水质未能达标,当地正采取补救措施,继续实施东湖水体治理工程。

文/图 王经纬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兰春

▲ 此前曝光破损的路面已经完成了修复。

▲ 此前曝光破损的路面已经完成了修复。

■现状

设计有“瑕疵”,雨污管网存在混接

鹰潭市老城片区排水系统,因年代久远、设施落后、雨污分流不完善,造成排水不畅、污水收集不到位、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同时,受其影响导致东湖水质变黑变臭,四海路沿线、火车站广场、赣东商城、白露涵洞、市八小等路段区块也曾被淹,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

2019年,鹰潭市正式立项启动老城片区排水系统改造及东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着力完善市政排水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效解决老城区雨污混流影响环境问题、排水不畅影响居民生活问题。整个工程耗资巨大,持续时间长,百姓关注度高,且被举报存在偷工减料、违法分包等情况。

日前,本报记者再次前往项目业主单位——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该局工程部负责人郑炜称,该项目水环境治理的效果,一直没能达到要求。

在分析具体原因时,郑炜说道:“项目比较着急,前期排查不够彻底,设计也存在系统性的‘瑕疵’,导致雨污管网出现混接,东湖水体没能达到我们要求的Ⅳ类水。我们在做排查,收集工程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后期整改。”

公开的资料显示,2024年3月至4月,经督察发现,鹰潭市东湖已经多轮整治,由于截污井附近管道破损,污水直接进入东湖,西岸水体仍为劣V类。

■核实

初步查实存在违法分包,涉事公司或面临巨额罚款

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业主单位,鹰潭市老城片区排水系统改造及东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如此重要,是如何监管的?

郑炜回复称,该工程设有项目部,牵头单位是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工程开工到实施阶段,该局一直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问题仍然存在。

该局副局长赵永华则直言,这是鹰潭市一项比较特殊的工程,当时没有监管,部分工程就连招投标都没有进行。据悉,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处置。

除了工程不达标,该工程此前还被举报存在违法分包的问题。本报进行报道后,业主单位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此事调查进展如何?

赵永华回复道,该局已启动对该工程的立案调查,其中的违法分包行为已初步查实,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劳务分包的形式将2个标段分包给抚州市临川房屋建筑工程公司,合同金额分别为6000万元和1.6亿元。该工程存在出借资质承揽业务、多级分包行为,另外还存在肢解分包行为。

赵永华提供的材料显示,该局已对涉事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上述两家涉事公司或面临数百万元罚款,当前正在进一步调查。

■进展

正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水质

由于东湖水环境治理工程未能如愿让东湖水体变为Ⅳ类,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业主单位的身份,重新启动了鹰潭市东湖清淤补水工程以改善东湖水质。据公开信息,该项目主要涉及为东湖清淤工程、活水系统建设、截污管废除等。郑炜称,该项目已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

此外,郑炜进一步介绍称,该局正在和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就“合同中止”事宜进行仲裁。仲裁结果出来以后,工程结算才能有新的进展,该局才能另找一家公司对雨污管网混接等问题进行整改。

针对此事,江西省政协委员刘良欢分析认为,涉及重大项目建设,地方政府应完善项目论证相关制度、加强前期调研工作,特别要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处置。如果项目存在重大缺陷或漏洞应及时中止,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距离记者赴鹰潭采访已经2个月时间了,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及抚州市临川房屋建筑工程公司是否已经被处罚?东湖清淤项目进度如何?3月27日,记者拨通了郑炜电话,其表示正在开会,晚点再联系。不过,截至发稿前,本报未收到该局的最新答复。

此前报道

↓↓

鹰潭一民生工程初步查实存在违法分包 涉事公司或面临数百万元处罚

推荐0
凤凰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