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抓好农业品牌化提升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前列
江西
江西 > 吉安 > 正文
站内

吉安抓好农业品牌化提升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前列

来源:井冈山报

吉安是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沃土。

这里是革命的摇篮,星星之火曾在此燎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历久弥新;

这里是奋进的热土,“十大攻坚战”的磅礴之力推动吉安高质量发展一路疾驰,为“红色摇篮”赋予了“发展高地”的时代内涵。

“打好‘十大攻坚战’是突围发展、跨越赶超的破题之举,我们必须聚焦首要任务、精准务实推进。要锚定产业升级主战场、打好项目招引主动仗、激活改革攻坚主引擎、打造城乡融合主阵地。”市委书记罗文江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赣江之滨,井冈山下,革命老区吉安以独特的魅力和坚定的步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红土地上,书写着在高质量发展中攻坚突围的锦绣篇章。

聚力产业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走马吉安城乡,全市各大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交织成发展的交响曲,大干快上的热浪扑面而来。

曾经,吉安因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挑战重重。如今,在“十大攻坚战”的持续推进下,全市产业格局焕然一新。

在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攻坚战中,我市深入落实“1269”行动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如巨龙腾飞,2024年营收达2033亿元,增长12.3%,产业联盟发展会员企业506家;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也不甘示弱,分别实现营收930亿元、790亿元。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如雨后春笋,快步提升。全市新增省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数量全省领先,新引入17个“双优”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

工业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也绘就出了绚丽画卷。

紧抓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这个关键,我市大力推动农业发展。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7%,位列全省第三,新增规模化产业基地162个,带动新增富民产业面积43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荣登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第7位,品牌价值达122.89亿元,成功入选“2024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案例”和“2014——2024中国区域农业卓越影响力品牌”。品牌旗下农产品远销阿联酋、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61%,带动50多万农户增收。

从“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首发仪式的启航,到众多绿色农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我市农业产业正沿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阔步前行,让广袤乡村成了充满希望的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聚焦民生添福,点亮暖人间烟火盛景

“家门口的医疗服务让老人安心,出门即至的商圈给大人带来便利,抬脚就到的优质学校赋予孩子美好未来,幸福在家门口便触手可及。”近日,家住吉州区凯旋翰林府小区居民胡国华为吉安的变化点赞。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福祉。做强做旺中心城区攻坚战让吉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助推百姓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通过一体推进“两吉融城、八区协同、四翼齐飞”,吉安不断推进城市板块间互联互通,加快吉安县、吉水县协同融入中心城区步伐。同时,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扩优提质,不断完善城市商圈功能。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吉师附小等学校成立教育集团,纵深推进一体化办学;市中心人民医院“一院两区”模式有序运行;水巷·能仁巷、儒林里等商业街区人流如织;井冈山经开区长岭社区、吉州区广场社区等一批“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成验收。

为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我市还加快了棚户区和老旧小区的改造,完成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301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8个;持续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2%和127%;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新改扩建学校136所、新增学位约3万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清零;“一老一小幸福院”“童心港湾”如温暖的港湾,守护着老人和孩子的幸福生活;利用闲置地块88宗,新增停车位5200多个。

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不断丰厚了民生家底,让吉安成为一座有温度、有情怀的城市。

与此同时,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推动各类文旅活动接二连三、精彩纷呈,如同一串串绚丽的烟火,吸引着八方游客。

从充满民俗风情的“庐陵新年最吉安”系列活动,到激情澎湃的国潮音乐盛宴,吉安的城市“声量”不断放大,“流量”持续叠加。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6.67%和15.26%,新增30余项国家级、省级文旅品牌。城区、景区人气越来越旺,吉安城市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聚势改革赋能,夯实可持续发展后劲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十大攻坚战”中,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成为我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

首创的“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机制,搭建起政企沟通的桥梁。该项改革获评全国工商联2024年“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全市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保持在全省第一档次。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改革成效显著,累计盘活园区闲置低效用地1.72万亩,节约土地开发成本超60亿元,获评全国“亩产论英雄”专项创新典型案例。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创新活力,组建电子电路与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纳入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不仅为吉安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更成为各类人才心向往之的创新创业高地。

“人才新政30条”以优厚的政策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着各类人才纷至沓来。教育医疗人才“双引双培”、产业人才“双招双引”、庐陵英才“雁归工程”等活动也成效显著。2024年,我市新引进省级以上产业链创新团队34个,2.3万余名青年才俊奔赴吉安,在各领域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再看“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市县两级组建“1+13”国有“两山”公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奔赴;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多个码头的改造升级和新建,让吉安通江达海的梦想照进现实;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攻坚战,4900余支“吉先锋”突击队、1.8万余个“吉先锋”党员示范岗,成为推动吉安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十大攻坚战”绝非孤立的战斗,而是一套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组合拳”。它是经济腾飞的引擎,是民生改善的基石,更是城市蝶变的密码。每一场战役都直击发展要害,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蓄势赋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宏大叙事里,吉安,这座承载着厚重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将翻篇归零再出发,以更加气势恢宏的“十大攻坚战”为笔,饱蘸热血与激情,在新时代的发展长卷上挥毫泼墨,奋力书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于赣鄱大地奏响一曲雄浑壮阔的崛起之歌。

全媒体记者 邓勇伟

推荐0
凤凰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