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井冈山报
本报东莞讯(全媒体记者郭欢)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吉安市开放发展对接的主要方向。3月30日,2025年吉安市(粤港澳)智能终端产业“双招双引”暨吉莞合作产业园招商推介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向来自湾区的广大企业家、杰出英才及各界朋友推介吉安人才政策和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据悉,这是今年我市首场对粤港澳大湾区“双招双引”招商推介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5个,投资总额16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6个,投资总额112亿元;人才项目9个,投资总额50亿元,是吉安积极“融湾”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对标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锚定“6410”发展目标,将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作为“十大攻坚战”首要任务,聚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六大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我市始终坚持首要扶持、首先发展,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服务平台,促进“芯光屏板链智网”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新空间、新格局。
当天推介的智能终端产业是吉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莞两地的主导产业,受到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智能终端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吉丰通讯、木林森电子、立讯能源、凯格精机、凯旺电子、李群自动化技术等企业代表现场参会。
推介会还为我市在东莞市江西吉安商会、佛山市江西省吉安市商会设立的吉安市招才引智联络站正式授牌。自2022年国家明确东莞和吉安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我们用好“老区+湾区”政策叠加利好,推动共建吉莞产业合作园,对口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走出了一条老区融湾区、湾区带老区的新路子。我市坚持政策、服务、发展环境向湾区对标看齐,坚持“大湾区能做到的,吉安也要能做到”的理念,持续优化“吉事即办”政务服务,深化与东莞政务合作。两地跨省互认电子证照446种,“吉莞通办”事项1272项,累计办件量超过3.15万件;建立了总规模26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相继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构建了企业登记、项目用地用能等全流程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庐陵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30条”,用心用情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业等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