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3月24日,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中心学校音乐教室里传出铿锵有力的鼓声,六年级二班的学生们正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打架子鼓。“手腕放松,注意四分音符时值。”大家跟随音乐老师的节奏,演绎了一段《少林英雄》。
“学校有架子鼓、葫芦丝、电钢琴等乐器教室,上音乐课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学生张璐手握鼓槌开心地说。
这样的教学场景,现在很普遍。针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余江区自2017年开始推进教育资源优化,将零散村小整合为11个乡镇中心学校,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今年3月14日,余江区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锦江镇中心学校每间教室的墙壁上,都贴着“同圆梦想,共享幸福”的红色艺术字标语。“年级组的教师们都在一个办公室,经常交流教学心得。有时,年轻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我们就群策群力,帮忙解决。”去年9月从中童镇中心小学到锦江镇中心学校交流的数学老师熊美珍介绍,锦江小学教育联合体由锦江小学、锦江镇中心学校、黄庄中心小学、画桥中心小学组成,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为带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余江区强化“教育联盟”促共享,采取“1+N”形式,以1所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通过“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等方式开展联合办学。目前,全区组建了9个教育联合体,共有536人交流轮岗,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达35%,各校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考核“五同步”,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快速、稳步提升。
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注入,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操场上,孩子们站在红色塑胶跑道上,准备一决高下;校园图书角,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学校的运动场面积扩大,打造了多功能特色教室,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了科学探究室和VR、舞蹈等特色教室。”锦江镇中心学校校长周省林介绍,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余江区投入2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余江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人易要荣介绍,为了更好地方便孩子们上学,余江区财政投入300余万元,开通了41条校车专运线路,采取“定点、定时、定车、定线、定人”的方式,为春涛镇、马荃镇、洪湖乡等乡镇学生提供接送服务。同时,每辆校车安排1名随车陪护人员,确保学生上下车及乘车安全。
当天17时,正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在春涛镇中心小学门口,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离学校最远的山涛村有9公里的路程。如今,校车直达,家长更放心了。”春涛镇中心小学校长邵荣彬说。(胡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