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百花不露地”抱月瓶
法国塞弗尔瓷厂生产的“蓬巴杜玫瑰粉”釉色瓶
□ 鲍利军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4月1日至6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通过展出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中法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在17、18世纪的欧亚大陆,各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皇家窑厂——法国塞弗尔(巴黎西部的一个市镇)瓷厂和景德镇(江南一个小镇)御窑厂。尽管二者存在于不同的时空和文化背景之下,但各自的产品即本次展出的珍贵文物,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而且还能从各自艺术品尤其是“瓷上繁花”的对望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梦幻联动”。
据传圆明园中有座温室“恒春圃”,乾隆(1711-1799)移植众多四时名花于此,以期“一年无日不看花”。乾隆和皇后富察氏常漫步其中,享受着花开花谢的美好。可惜皇后36岁便早逝。乾隆为悼念她,在景德镇御窑厂汇集了最著名的一批能工巧匠,创烧了“百花不露地”瓷器。
瓷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蓬巴杜夫人,被称为法兰西路易波旁王朝的第一美人,是国王路易十五(1710-1774)的夫人。她深知美貌逝去宠爱便会离去。为要留住国王的心,她不断地将自己在设计方面的才华与智慧展现在路易十五面前。相传蓬巴杜夫人为了给国王惊喜,令人悄悄在花丛里插上以假乱真的瓷玫瑰。两人在花园散步时,国王本想摘下一朵赠予夫人,却发现这玫瑰竟是用瓷做的。国王十分喜爱这些瓷花作品,因此更加深了对夫人的感情。在浪漫故事的背后,这些瓷花因其鲜艳色泽和逼真造型,成为了洛可可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而自此后,花朵元素也成为塞弗尔瓷器设计中绕不开的重要题材,杯碟、赏瓶等奢美佳作上皆可窥见花的身影。
由此可见,乾隆和路易十五两人,在瓷器艺术的审美方面颇有共性。
“百花不露地”瓷器,是一种将各种花卉极尽美态地置于一件瓷器、不露一点底色的瓷器,颇能体现乾隆极力摹古和创新、喜欢追求繁复且华丽的风格。被誉为“彩瓷翘首”的“百花不露地”瓷器烧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文明互鉴,以瓷为媒。尽管中国与法国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两国在历史上始终致力于跨越千山万水,不断尝试理解彼此的文化并开展文化交流。这种深植于历史记忆之中的相互吸引和兴趣,不仅令人回味无穷,更为世界文明发展史留下了交流互鉴的佳话。
贝尔坦,一位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担任国务大臣的杰出政治家,长期与在华的法国耶稣会士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为了维持与中国的良好外交关系,贝尔坦多次代表路易十五向乾隆赠送精心挑选的礼物。而那时来自中国景德镇的瓷器也风靡法国。据说,只要是收到景德镇的精美瓷器,路易十五均会安放在自己位于凡尔赛宫的藏衣室中,作为珍贵的藏品悉心呵护。
从那时起,路易十五决心比照中国技术开窑制瓷。塞弗尔瓷厂一举拿下皇家御窑的称号后,出自这里的精美作品一度被视为法兰西瓷器的代名词。
作为法国的一家皇家瓷厂,塞弗尔瓷厂拥有大批顶级的画家、设计师与工艺师。瓷厂在丰富的釉上色料与镏金、器物造型与金属附件加工等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塞弗尔瓷厂的产品从软质瓷器到硬质瓷器,挑战了瓷器精致、优美与豪华程度的极限,各类瓷器无不金碧辉煌、华丽富贵。塞弗尔瓷厂对艺术新风的探索追求、对自身技艺的不断磨炼,塞弗尔之花在时代更迭中绽放得绚丽璀璨。塞弗尔瓷厂的作品至今仍备受藏家追捧的“法兰西之光”,在一些重要的博物馆均有其美丽的身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而永不凋谢的“花朵”背后是工匠们无数日夜的精心雕琢。
清乾隆督陶官唐英殚精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和中外良器之精粹,加上御窑厂之能工巧匠,以瓷为胎,敷设釉彩,在景德镇铸就千古辉煌。“百花不露地”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与艺术新姿均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在外交、文化和艺术领域深入进行过交流。中国文化对法国宫廷和上流社会颇具吸引力。在绘画、艺术品、室内装饰等多个领域,对法国艺术家、工匠带来了深远影响,激发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
塞弗尔瓷厂因蓬巴杜夫人对花的痴迷,开启了瓷厂长达几个世纪的“造花之旅”。到了1765年(乾隆三十年),法国在利摩日发现制瓷用的高岭土,塞弗尔瓷厂便模仿景德镇瓷器,蓬巴杜夫人亲自督导生产。在这个时期,塞弗尔瓷器最令人们心旌摇曳的,莫过于其缤纷的釉面色彩。独树一帜的“帝王蓝”与娇美温柔的“蓬巴杜玫瑰粉”甚至进入了艺术词典,这股瓷花风潮从此席卷欧洲。德国梅森、法国塞弗尔……欧洲各大御用瓷窑,纷纷打造瓷花作品,虽然时过境迁,但这些“花朵”依然动人。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陶瓷作为文化符号,它的艺术风格、设计样式都反映了文化本身的内涵。即使国别不同、语言不通,但陶瓷交流可以跨越国界,实现“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