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近日,《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此前该书还入选了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期,我们特邀该书作者分享其创作心得。
文/朱 虹
▲《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书影
本书的缘起,我愿称之为“火种的传递”。2023年初,三环出版社在北京举行新春发布会。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主任王林听了我对江西红色历史书籍《红旗漫卷江西》的分享后,就以“红色故事应该怎么讲、红色教育应当如何做、红色文化应该如何宣传”等问题与我进行了深入交流。谈到兴浓处,王林发出邀请,让我编著一本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红色故事为中心发散辐射的红色读本,作为义务教育课本的补充阅读。我欣然应允。
入选教材的红色故事经过时代的检验,已成为经典名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精选小学语文教材中与革命文化相关的课文,并基于课文内容从多个维度扩展书写,帮助读者加深对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的理解与学习:介绍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钩沉课文中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发掘课文中红色故事的精神力量,总结红色故事对今天的深刻影响,展现革命文化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新的光彩的必然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了让红色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必须将其置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从少年儿童抓起,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帮助新一代长志气、硬骨气、树底气。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首次尝试为小读者写书。为了让红色故事更好地入脑入心,我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真实鲜活的故事细节和背景,从小读者熟悉的人、事、物着手,以亲情、友情、革命圣地等作为切入点,用微观的鲜活细节描写血肉丰满的革命故事,让小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革命先驱们的人格魅力,唤起青少年对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培养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为了让红色故事在小读者心中更加饱满丰富,《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精心挑选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27篇课文和阅读材料,并用12万字的篇幅描述这些课文及材料背后的深层故事。教科书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全面展现故事的历史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如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限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书本体例,原文仅103个字和一张水井的照片,对于挖井的原因只有一句话:“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我在《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中以《红井水,清又甜》为题,用了2800字的篇幅,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主席关怀群众喝不上干净水的故事讲起,毛主席亲自和警卫员带头挖了水井,从此沙洲坝群众喝到了甜井水。1934年,红军长征之后,国民党反动派白天将这口井填起来,群众就在晚上挖开。故事讲到1950年,毛主席派人来慰问老区人民,乡亲们将这口井取名“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碑,刻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一口井体现了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如何让小孩子对红色故事共情是本书编写的主要难点。在实地考察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时,我明显感受到,和平年代成长的孩子对革命先辈所处的时代已经十分陌生,他们很难清晰地理解红色历史。有时,孩子们会将革命烈士神化,认为他们理所当然地不怕苦、不怕痛。我曾经在一个课堂上,旁听老师讲《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李大钊怕死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不怕。”我想烈士也是普通人,哪一个不是带着对生的眷恋毅然赴死的呢?他们是用自己的死来换取更多人的幸福生活。如果孩子们理解不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亲人的不舍、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就很难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对此,我通过讲述革命英雄的日常点滴,如刘伯承顽皮的童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在冰冷河水中的疼痛、赵一曼含泪将儿子托付给他人的不舍等,将那些血肉丰满、充满活力的革命者形象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体会到革命先辈的鲜活生命力,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如何开展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重视从教科书入手。我请王林帮我搜集了12本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字不漏地读每一篇课文。为确保书稿内容准确规范,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到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馆和革命旧址进行实地调研,对不同版本的素材细心推敲、甄别,对党史、军史的相关表述再三核查,力求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同时还请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及多位党史研究专家对书稿进行审读,对书中表述不当、讹误的地方进行修正。出版社的同仁亦为此书付出良多,他们严把导向关、质量关,确保书稿高质量出版。在本书定稿阶段,我还删减了一些复杂的历史背景介绍,采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语言,使故事更易于理解。为了使本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高度统一,我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历史照片,让孩子们能够直观感受到历史的真实面貌,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本书的封面采用了鲜明的红色,上面附有方志敏、雷锋、白求恩等先辈的照片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南昌起义的浮雕,这不仅是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致敬,也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
在编写《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这本书时,我设定了一个目标:要让这本书成为少儿阅读的精品图书,满足“三精、两力、一检验”的标准。“三精”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在挑选和编写27个红色故事时,强调这些故事要展示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不是标语口号式的宣讲。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艺术形式,让读者能够津津有味地接受。我们认真审视了书籍的每一个细节,从文字到插图,从排版到印刷,确保每一方面都达到最高标准,让读者在感受内容深度的同时,也能得到审美的享受。“两力”是必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重现历史人物在历史浪潮中的坚定与奋斗精神。如《英雄的母亲不落泪》一文,讲到黄继光牺牲后,毛主席三次接见他的母亲邓芳芝,她始终面带微笑,从头到尾没有掉过一滴泪。她说,如果我哭着见主席,主席难道不伤心吗?她的孩子也牺牲在战场,我要一直保持乐观的微笑。停战以后,邓芳芝加入赴朝访问团,来到了黄继光战斗牺牲的地方,再也忍不住,扑倒在地,嚎啕大哭。在撰写过程中,我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触动人心的细节,让小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和感人的革命事迹,激发他们对革命精神的思考。“一检验”是指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部作品的长久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让书中的内容和思想与我们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紧密联系起来,确保这些故事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光,与不同年代的读者产生共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在当下受到青睐,而且在未来岁月里,依然是一部值得读者品读的“中国好书”。
红色文化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要让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等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现在的少年儿童很少再喝井水、几乎也不吃红米饭南瓜汤了,生活中也不需要他们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怎么让少年读者对红色文化故事产生共鸣、萌发情感、培养共识,让红色文化不断有新传承、新表达、新活力?《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进行了这样一次尝试。本书着眼于孩子们贴近的现实生活场景,引入了如《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这样的当代故事,通过讲述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勇敢“摘星”的故事,细腻生动地描绘出先进人物的鲜活形象,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是一本响应时代号召的书,希望此书在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发挥出积极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