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景德镇,半部陶瓷史。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走进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陶阳十三里,一百零八弄”,这里有“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的青花国色,也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灼灼匠心。粉墙黛瓦间,同天青色共等一场烟雨,“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的繁华景象浮现在眼前。
一片瓷,华彩万千
景德镇,古称昌南,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70多年现代陶瓷生产史,让这座位于赣东北的小城家喻户晓。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窑火不熄,延烧千载,烟雾缭绕间,瑰丽的陶瓷文化闪耀光芒。
行走于陶阳里御窑景区,在“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聚落的老城格局中触摸历史脉动,建筑里的老旧窑砖浸染着瓷釉的色泽,留恋着窑炉的温存。岁月深处的城市脉络,正在“美景、厚德、镇生活”的市井烟火中变得丰满,于古意盎然中展现新的时代风韵。
一个御窑厂,也是一座古瓷器的宝库。作为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皇家瓷厂,御窑厂烧成的瑕疵品或落选品,需打碎埋于地下。2022年,基于现已出土的近2000万片古瓷片,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合作共建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唤醒沉睡的记忆,拼接瓷都厚重往事,历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等待,一片片古瓷片正在以华彩续新篇。
一群人,匠心传承
御窑厂遗址不远处,景德镇西面,横跨昌江的珠山大桥,两侧摆放着72道制瓷工序青铜组雕作品。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釉上彩绘......景德镇的成名离不开每一个匠人的极致匠心。
向前追溯,景德镇的瓷业发展从不是一帆风顺。唐宋时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仅能烧造小型瓷器;宋末元初,高岭土的发现缓解了原料耗尽的问题;元代,凭借瓷胎从“一元配方”到“二元配方”的创新,大件器型的青花瓷和红釉瓷等新品种成功烧制,逐渐确立了景德镇在制瓷业中的地位。
近代以来,面对机械化制瓷产品的冲击,景德镇再一次面临转型,依托传承不衰的手工技艺,大力发展艺术瓷和仿古瓷制作,通过增加陶瓷产品的艺术附加值和发展陶瓷文旅产业,走出了发展的新路子。
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承受千度的高温淬炼,温度每上升一个梯度,垮塌的风险就会增长。在一次次难以预料的风险中,炼就的不只是瓷器本身,更是一代代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与执着。
目前,景德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5万人,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座城,沟通中外
“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千百年来,景德镇在车水马龙中展现开放包容的非凡气度。
随着中西方贸易和文化交融,瓷器这一中华瑰宝,沿陆海丝绸之路广泛传播。
早在唐代,景德镇瓷器便远销长安,并走向世界。元代,青花瓷逐渐成为主流外销瓷。明代,瓷器又跟随郑和的宝船七下西洋、名扬四海.....景德镇,作为东方形象,在世界历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9月28日,随着汽笛声响起,景德镇“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从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钢铁驼队”,“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深厚情谊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如今,景德镇有3万多“景漂”,其中每6个人便有一个“洋景漂”。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却同样因为瓷器的魅力,而与景德镇结缘。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诸多活动不断擦亮景德镇的“世界名片”。今年9月,26个国家的58个城市,在景德镇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共续丝路精神,共谋旅游合作与发展。
连通古今,沟通中外,随着“丝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古老的瓷都正焕发新彩。
策划:杜尚泽 郑少忠
撰文:王丹 邝西曦
编辑:安博文
校检:吴玥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视觉:虞东升 徐亮 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