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于都:数字赋能服装产业 打造老区“时尚之都”
江西
江西 > 赣州 > 于都 > 正文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于都:数字赋能服装产业 打造老区“时尚之都”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记者胡麟兰 汪凯凡)6月29日,记者跟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媒体采访团走进于都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只见高速气流纺和无纺布生产线正在飞速运转,所有机器实时画面和数据都清晰呈现在电子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操控,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于都:数字赋能服装产业 打造老区“时尚之都”

从“制造”到“智造”,激发传统产业活力

一直以来,服装行业是于都县产业链条中的首位产业。于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民间素有弹棉花、做缝纫的传统。2000年以来,敢求突破的于都人,凭借在沿海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创业,初步形成了服装产业。

近年来,于都县顺应数字经济新发展形势,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由传统加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把传统的“巧媳妇”制衣小作坊升级至智能制造产业园,有效实现了服装产业“裂变式”发展。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于都:数字赋能服装产业 打造老区“时尚之都”

“我们这个项目的建设速度非常之快,2021年1月开工建设,2021年8月就实现了部分投产。”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刘观秀告诉记者。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体现出于都对重大项目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于都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全力以赴抓招商、推项目,推进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促进招引项目落地成效。此外,于都县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全产业一链办”改革、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让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2021年,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增规上企业24家,全行业产值达602亿元。

“补链+强链”,拥抱未来的时尚之都

一个高端的时尚产业项目落户于革命老区县城,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于都FDC总经理刘沣浒却不这么认为。

“谁说革命老区不能有潮流元素?”在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三层的面料图书馆内,500万余件面料样品陈列在收藏架上,汇集了全球1400万面料数据,形成了线上线下面料展示,可以满足设计师对于面料挑选、服装设计打版、样衣制作等各种需求。

▲在FDC面料图书馆,面料样品摆满了收藏架。

▲在FDC面料图书馆,面料样品摆满了收藏架。

“于都的服装产业发展很快,我们通过FDC综合体,引入设计师资源,打造面料交易平台,可以帮助服装生产企业精准预判流行趋势,极大提升了纺织服装行业的供应链效率。”刘沣浒介绍说。该项目将成为于都县未来大力发展服装制造的基础平台。在刘沣浒看来,随着服装产业链越做越完善,于都已然是一座正在悄然兴起的时尚之都。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于都:数字赋能服装产业 打造老区“时尚之都”

“我们还研发了纺织服装生产智能溯源系统,这套系统会说话、会思考,可对从下订单到客户完成结算的全过程实行可视化检测。”刘沣浒介绍道。通过对普通缝纫机进行智能化改造,让其变成智能终端。改造后的缝纫机具有人机交互、生产调控、等级考核和品质监控四大功能,可以提升服装制造的良品率等。“形象地说,就是可以把工厂开在村民家门口,让村民变上班族。”刘沣浒说。按照这种“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的独特模式,可以将县内数千家小微企业,培育成为专业化、精细化的卫星工厂,使核心工厂和卫星工厂形成互补生态链,形成国内单品类加工规模优势。

▲刘沣浒展示的于都纺织服装生产智能溯源系统

▲刘沣浒展示的于都纺织服装生产智能溯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