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赣州召开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成就专场发布会。《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均高于全国同期年均水平。2021年,赣州生产总值达4169.37亿元,是2011年的3.1倍,列全国第65位,较2011年前移43位。
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2016年以来,赣州连续五年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等荣誉。
民生问题较好解决,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十年来,赣州民生支出累计5560.11亿元,年均增长16.85%,近七成财政支出、近八成新增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1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贫困县、10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并较好解决了突出民生问题,累计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棚户区21万户,建设农村保障房1.74万套,近300万农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解决296.7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近300万山区群众不通电和长期“低电压”问题。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7万公里,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改扩建城乡学校5821所,校舍面积增长68.8%,完成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1994个,义务教育“农村弱、城镇挤”问题得到缓解,赣南科技学院、和君职业学院开办招生,结束了赣州没有市属本科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历史。实施医疗项目2998个,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7张、增长147%,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新增养老机构34个,总床位达5.7万张、增长46.2%,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
“赣南脐橙”以681.8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一,脐橙成为农民“致富果”。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工业产业集聚壮大。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着力打造“1+5+N”产业集群,形成了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4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营收过百亿元企业从无到有,并增至5家,赣州经开区工业营收突破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81家增至2584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6家增至1067家,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挂牌运行,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户赣州,填补了江西无大院大所直属机构和央企总部的空白。现代农业扬优成势。赣南脐橙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实现“七连冠”,“赣南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建成蔬菜大棚28万亩,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8家,赣南蔬菜成为新的富民产业。赣州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2011年的411家增加到2021年的682家,赣县、信丰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金融机构由2011年的73家增加到191家,赣州成为赣粤闽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的设区市,上市公司从2011年的3家增至2021年16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境内A股各板块全覆盖。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晋升国家5A级景区,国家4A级景区实现县城全覆盖,赣州跻身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基本建成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赣州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节点枢纽之一。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大变样。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先导工程,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赣深高铁、昌赣高铁、赣瑞龙铁路、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兴泉铁路、赣韶铁路等建成运营,铁路营运里程达923公里,较2011年增长108.82%,“一纵一横”高速铁路和“两纵两横”普速铁路网加快形成。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6公里,总里程达1559公里,约占全省1/4,“四纵四横九联”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实施普通国省道改扩建近1800公里,国道县域覆盖率达100%,等级结构大幅提升。赣州黄金机场迈入中型机场行列,旅客吞吐量突破208万人次,瑞金机场开工建设。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华能瑞金电厂全面投产,信丰电厂稳步推进,实现500千伏电网输入“双环网、双通道”、220千伏变电站县县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赣州段工程、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实施城镇防洪工程4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26个,建成防洪堤659.5公里。建成寻乌太湖中型水库,定南洋前坝中型水库下闸蓄水,加固病险水库806座,小型水库基本除险摘帽。梅江灌区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打破了赣州近30年没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局面。赣粤运河启动研究论证工作,赣州港五云千吨级货运码头加快建设,千吨级船舶将直抵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35%,较2011年提高17.04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加快发展,南康、赣县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8平方公里、人口近207万,面积和人口均翻了一番,“一环三联”快速路网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全面进入“高架时代”。
赣州迈入“高架时代”,中心城区高架快速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形成立体化的新时代大交通。
生态屏障巩固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赣州市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全市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废弃稀土矿山治理92.78平方公里,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81.51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82.4%,水土保持“赣南模式”在全国推广,列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生态创建全面提速。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全面落实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广东省签订了两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保护一江清水流向广东和香港。实施10年改造1000万亩低质低效林工程,完成改造531.99万亩。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3%以上。
赣州国际陆港是我国第八个内陆开放口岸,是赣州探索双向开放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发展活力全面迸发。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好“大平台”、扩大“朋友圈”,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试点平台加快建设。累计获批国家级以上试点示范事项124个,赣州成为国家部委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获批国家级试点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迈入全国综保区B类方阵,获批调整至赣州国际陆港,一线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赣州国际陆港获批全国内陆第8个开放口岸和全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的赣深组合港新模式,中欧(亚)班列开行数进入全国内陆港“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功能最齐全的内陆口岸之一。“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三个“一窗办”,“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1%,率先启动“一链办理”改革,“赣服通”市县分厅全部上线,8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干就赣好”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打响。开放合作成效明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广州、厦门等市战略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明确支持赣州与深圳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顺利推进。吸引吉利科技、格力电器、佳纳能源、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进驻,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17%、10.05%。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赣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干部群众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厚筑了新时代红色江山的“铜墙铁壁”,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红土圣地。全面实施革命遗址保护工程,重点打造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电影《八子》、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掀起“效能革命”“作风革新”,努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
十年振兴浪潮涌,老区蝶变换新颜。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十年,是国家给予帮扶支持最多的十年,也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十年。十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达281个,其中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20个,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擘画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美好蓝图,部省持续有力的鼎力支持、高效落实。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赣南老区发展再次迎来重大机遇。在新的征程上,赣州将坚持改革攻坚,开放创新,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让赣南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