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鄱阳湖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守卫鄱阳湖

白鹤喜欢栖息在开阔的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沿边及浅水沼泽地带。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初冬时节,鄱阳湖水落滩出。站在鄱阳湖中湖池的岸边,向远眺望,滩涂上是无边无际的荻花。湛蓝的天空下,浅浅的中湖池显得静谧且美好。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鄱阳湖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党支部组织兼纪检委员王小龙娓娓道来与鄱阳湖的不解之缘。“那3只是江西省‘省鸟’白鹤。”王小龙指着正在在湖中心觅食的候鸟说。

​守卫鄱阳湖

作为一名驻守鄱阳湖的“老兵”,驻扎鄱阳湖35年之久的王小龙是保护候鸟的“红人”。与他同样“红”了的还有吴城保护管理站。

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吴城保护管理站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站党支部书记舒国雷作为代表,赴京接受表彰。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很平凡的一个人”

从北京回来后的第一时间,舒国雷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回到了吴城保护管理站,“得奖很难,守护荣誉更难!”舒国雷说,7月2日,落地南昌,来不及回家看看许久未见的爱人和孩子,就匆匆回到吴城保护管理站,开始了日常工作,“离开太久了,快10天,太多事情要做。”

​守卫鄱阳湖

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位最高时湖泊约170公里长,最宽处为74公里。形状像一个大葫芦,倒挂在长江南岸,由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条主要河流分别从西、南、东南三面供水,然后注入长江。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地、湿地碧绿一片。1980年建立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5000公顷,1988年建立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2400公顷。

这里是候鸟越冬栖息的乐园。每年冬春季,成群候鸟飞翔,壮丽奇观,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鸟类达300多种,数量约60多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1种、二级达66种。占全球种群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等候鸟都在鄱阳湖越冬。

当下,“候鸟低飞、渔歌唱晚”的鄱湖美景是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一群爱鸟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件平凡的事。”王小龙腼腆地笑着说。

1987年,转业到地方的王小龙被分配到鄱阳湖管理局基层保护站工作。“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大批珍禽候鸟飞临鄱阳湖越冬,这是最美的时候,也是保护区工作最为繁重的时候。”王小龙说,每天清晨5点起床是常态,风雨无阻,“常常要攀上吴城保护站20多米高的瞭望塔,用望远镜往候鸟聚集方位观察。”

王小龙的同事、吴城保护管理站的万敏清楚地记得来到吴城保护管理站的日子——2011年10月30日。“当时的条件跟现在没法比的,路很颠簸,车子驶过就是一阵灰尘扬起,在空中持续很久都不能看清后面的情况。”万敏说,彼时的保护站硬件设施也相对缺失,“没有空调,热水器也没有,十分不习惯。”打小生活在南昌的万敏直呼“当时太艰苦了!”

最让万敏放心不下的是孩子和父母。在吴城保护管理站的这些年,万敏没有赶回去见上父亲和母亲的最后一面,也错过了孩子的许多成长,“孩子现在大学了,独立了,也不需要我管了。”在万敏心中,最愧疚的仍是对父母,“这是我的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必须要去做好。”

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就像生日时一条简单但温暖的短信,“我是11月出生的,2012年生日时第一条短信是同事王小龙发过来的。”说着,万敏的眼眶湿润了,“短短的一句生日快乐让人倍感温暖,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家人吧,谢谢他们的支持,也深感抱歉”

在吴城管理保护站,“90”后邱伟恒显得要安静得多,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最角落的地方,或者是一个人站立在湖边。“当时我们同一批5个人,现在就剩我还在湖边了。”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邱伟恒坦言,初到湖区,也有诸多不习惯,“生活上又不习惯,最主要还是无聊没人说话吧。”

​守卫鄱阳湖

从沙湖保护站到朱市湖保护站再到吴城保护管理站,今年是邱伟恒在湖区的第6个年头。如今,皮肤已经晒黑了许多的邱伟恒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每天很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定期巡湖时就会出去一段时间。在站里,主要的工作是讲解。”曾痴迷于游戏的邱伟恒已经不再玩网游了,“网太差了,怕坑队友呀。”

不能时时陪在家人身边的邱伟恒表示对家庭有遗憾,“妻子一个人在井冈山,女儿是父母帮忙照看的。”邱伟恒说,每次回家,女儿缠着自己讲鸟的故事时,是最欣慰和幸福的时光,“她很好奇,所以也激励了我学习更多的东西。”

​守卫鄱阳湖

在鄱阳湖一带,曾流传过一个故事:保护区的一个职工和当地的一个女孩恋爱,但是女孩的父母始终不答应,理由是村里的放牛娃去趟湖里好歹能牵头牛回来,这些“搞鸟”的,一天到晚泡在湖里,回家来连片鱼鳞、连根羽毛都带不回,女儿嫁给他们还不得饿死。这个故事是吴城保护管理站郝能祖的真实故事。“当时在这里,外面人看我们是职工,觉得蛮好,当时条件苦,一年到头拿不回去什么不说,还顾不上家。”郝能祖说,彼时的吴城镇过于偏僻、衰落,加上水灾、血吸虫危害,非常贫困落后。

郝能祖是吴城保护管理站的“老人”,待了几十年。回忆起保护区刚成立之时,郝能祖用“一穷二白”形容。

江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成立时,为便于工作开展,当初的保护区管理处机关及后勤基地就设在珍稀鸟类较集中的永修县吴城镇内(现吴城保护管理站)。但是当时的保护区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我们先后租用过储木场、林管站、芦苇场、敬老院和渔业队的房子用来办公。窗户上没有玻璃,冬天天气寒冷,就用报纸、塑料布简单糊一下挡挡风。没有水电,大家就自己用压水井取水,用煤油炉生火做饭。办公、住宿、接待、仓库分开在四五个地方,大家每天多地奔波,十分辛苦。”讲述着保护区前辈的艰辛,扎根在湖边十余年的舒国雷不禁哽咽,“直到1987年6月,才在吴城镇东南角有了一块50亩的荒地给我们。”这块地被作为保护区管理处大院的建设用地。至此,保护区办公、吃住、接待分散在外的状况才得到缓解。

​守卫鄱阳湖

30余年来,保护区的队伍不断壮大,交通工具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开始是靠两条腿走完22400公顷保护范围的。后来随着一批大项目的实施,保护区有了摩托车、汽车和船只,保护的条件才逐渐好转。”舒国雷说。

“谢谢家人们的支持,也深感抱歉。”万敏说,不管是郝能祖、王小龙,还是舒国雷,亦或是年轻的邱伟恒,长年累月地坚守在湖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全靠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越来越爱这片湖和这群鸟了。”

​守卫鄱阳湖

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下,吴城保护管理站党支部获得了多项殊荣。“2012年度,荣获省林业厅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2015年,两次荣获江西省青年文明号;2017-2018年度,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2019年度荣获省林业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还有这次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说到这里,舒国雷满是骄傲,“党员一共就9个人,这样的成绩真的很不简单,一代又一代的吴城站支部党员付出了太多,所以我们才打造了这样一支伫立在鄱阳湖区的基层战斗堡垒。”

“守护一湖清水,做好国际观鸟周的筹备工作”

今年12月10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将在九江市、南昌市、上饶市举办。本届观鸟周活动以“鹤舞鄱湖、牵手世界”为主题,其中主会场就在永修县吴城“中国候鸟小镇”,也就是吴城保护管理站所在地。

永修县吴城“中国候鸟小镇”始建于2019年,具备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已经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的候鸟小镇,是江西候鸟文化的输出和展示窗口。为了迎接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永修县吴城“中国候鸟小镇”在原有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观鸟点的基础上,新建了一个集会议、展览、旅游综合服务配套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文明展示中心。该中心将串联起景区景点,展现整个吴城的风貌,为前来观展的游客提供更佳的观演、住宿、餐饮体验。

​守卫鄱阳湖

“压力大呀,但这也是荣誉。”舒国雷说,除了做好工作别无他想。为了举办好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更好地展示生态江西、绿色赣鄱,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生动实践,吴城保护管理站党支部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小龙现在起得更早了。”舒国雷说,习惯了早起的王小龙将巡湖时间又提前了一个小时,每天4点就起床了。“只有每天到湖边都去走一圈,看一下才会放心。”每一次陪伴王小龙巡湖的是他的老伙伴“摩托车”,“第4辆了。”每一次巡湖,王小龙都会在朋友圈分享看到的候鸟,“从昨晚到今天清晨,1300多只白鹤过境秦皇岛,南迁鄱阳湖征途中……”这是11月3日,王小龙分享在朋友圈的内容之一。

​守卫鄱阳湖

“将生态文明贯穿活动全程,牢牢抓住吴城和候鸟两个重点。”这是本届观鸟周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全方位展示江西湿地生态、水生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和谐美丽吴城古镇,感受绿色生态秀美江西,吴城保护管理站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开展以“宣传鄱湖湿地 普及候鸟知识”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宣教活动。活动覆盖鄱阳湖区的沿湖15个县市,直接影响受众超过100万人,辐射人群达1000万人。舒国雷介绍说:“湖区百姓,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系列科普活动中广受教育。科普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守卫鄱阳湖

江西省首个集中展示鄱阳湖湿地候鸟的“鄱阳湖湿地和候鸟宣教中心”(以下简称“宣教中心”)就落户在吴城保护管理站。宣教中心面积有1314平米,全方位展示、解读了鄱阳湖生态、湿地、物种、文化等资源。重点突出了对江西“省鸟”白鹤的介绍。不仅在展厅内陈列了白鹤一家三口标本,展现了白鹤迁徙的路径,开辟了白鹤摄影专题展,还制作了“鹤迁万里冲关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人体验到白鹤在迁飞途中历经缺食物、遇天敌、遭猎杀等种种难关,感受到候鸟迁飞的不易。“‘候鸟迁飞游戏’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作为宣教中心讲解员之一的邱伟恒说,宣教中心对外免费开放后,立即成为了宣传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展示江西候鸟与湿地保护的靓丽窗口、普及候鸟与湿地知识的生动课堂。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候鸟,吴城保护管理站积极与江西高院、九江市中院、永修县人民法院联合,架起保护区与司法系统共同保护湿地候鸟的桥梁,“联合创立了全国首家‘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孵化了全国第二家、全省首家环境资源法庭。”舒国雷介绍说,系列举措填补了鄱阳湖区没有环境资源法庭的空缺,为鄱阳湖区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增加了极为重要的砝码。

​守卫鄱阳湖

初冬的鄱阳湖边,寒风呼啸,即使在阳光下也让人感到剌骨的寒冷。“我从小在鄱阳湖长大,这里有我的家和单位,更有我钟爱的白鹤。我要守好这片湖。”王小龙骑着摩托车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文/李梦丽 钟南清 图片均由吴城保护管理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