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

自动播放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省政府网 黄玉婷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省政府网 黄玉婷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741期:省科技厅厅长犹 王莹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凤凰网江西频道|信息日报新直播团队】

总监制:毛宁 直播统筹:李梦丽 参会:李翔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11月1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科技厅联合举行《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犹 王莹出席新闻发布会,发布和介绍有关内容。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鄢帮有,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

傅云: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日前,《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印发实施,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犹 王莹先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先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鄢帮有先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女士,请他们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犹 王莹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犹 王莹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犹 王莹

犹 王莹:

各位新闻界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科技规划是做好科技工作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的重要抓手。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统筹部署,我厅紧扣“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江西实际,着眼目标量化、举措实化、保障细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两年多来,省委书记易炼红和代省长叶建春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关心调度,一大批专家学者倾注心血、贡献智慧,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近期,《规划》由省政府正式印发。

《规划》共15章,有三个鲜明特征:

一、这是一个登高望远,有“高度”的规划

《规划》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回顾了“十三五”科技发展成效,研判了科技发展形势,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加快迈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并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迈上全国上中游。具体设置了12个预期性指标。这些指标既立足江西省情“量力而行”,又坚持对标国家,努力做到“跳起来摘桃子”。主要体现为“一个优化、两个增强、三个提升”。

一个优化:即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形成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的“一核十城多链”协同创新区域布局。

两个增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超14%,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6%),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将达到5%。二是人才引育能力显著增强。研发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00名、青年科技人才800名,新引进外国专家1000名。

三个提升:一是创新平台能级大幅提升。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建设省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将达到100个。二是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将达到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超过10000家。三是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大幅提升。产学研用加速融合,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将突破300亿元。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持续强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3.19件。

二、这是一个勇于攻坚,有“力度”的规划

为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在任务措施上突出“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创新资源统筹布局。我们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一核十城多链”创新区域布局,集中有限创新资源建设创新高地。在核心引擎建设方面,一直以来,南昌汇聚了全省范围内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十四五”时期,我省将集合精锐力量,高标准打造中国(南昌)科学岛,搭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将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和省市竞争的王牌。在科创城建设方面,科创城是我省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打造的重要创新高地,也是探索区域创新发展的“江西模式”,现在已经建设了南昌航空、赣州稀金、鹰潭智慧、中国(南昌)中医药、上饶大数据、南昌VR等六大科创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资源禀赋,进一步启动建设吉安光电、九江-抚州数字经济、景德镇-萍乡陶瓷新材料、新余-宜春锂电新能源等科创城。比如新余-宜春锂电新能源科创城,立足现有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伴随着宜春宁德时代等一批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新余赣锋锂业做大做强,新能源科创城的布局建设将助推当地打造零碳产业创新高地。在创新链布局方面,实践反复告诉我们,科技强则产业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为此我们重点部署航空、先进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11条产业创新链。比如,以南昌市、景德镇市为重点部署航空创新链,围绕“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协同发展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大飞机、无人机和中轻型推力发动机等技术研发。以鹰潭市、南昌市、吉安市、九江市为重点部署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链,重点支持5G/6G、云技术、北斗+、物联网、XR、新一代影像与显示交互等技术开发。

二是聚焦创新能力重点跨越。《规划》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主体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也是全省“十四五”规划关注的重点。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去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赣州落地挂牌,实现了我省中科院直属机构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下一步,还将由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牵头筹建稀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向世界一流重大创新平台迈进。同时,我省还将聚焦稀土、中医药、材料、食品等优势领域,分步骤组建若干个省实验室,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建设。在生命、材料、天文、工程技术领域开展预研,谋划建设轴承全生命周期研究、发酵工程、超高温材料、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磁约束聚变与材料改性平台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三是聚焦研究领域科学谋划。在基础研究方面,坚持服务战略需求、开展科学探索与我省重点产业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增强创新源头供给。着力开展碳中和、量子信息、储能新材料和中医药等方面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在支撑现代产业发展方面,围绕航空、先进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汽车等优势特色产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聚焦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建材、纺织及船舶等传统产业技术优势深耕细作,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技术,促进我省数字经济产业技术整体突破。在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重点部署种业创新、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现代化、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满足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土壤地力培育与健康保育、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的科技需求。在支撑社会发展方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平安江西建设、新型城市化建设等目标任务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支撑服务能力。

三、这是一个系统推进,有“温度”的规划

《规划》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创新活力为出发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深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成果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厚植科技创新社会土壤。

一是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做好“两个探索”。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把我省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梳理成榜单,面向全社会发布“英雄帖”,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让谁上。探索科技服务流程优化,升级科技管理系统,促进各级科技行政管理机构数据要素资源共享,力争实现对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零跑腿”“全公开”“主动式”科技服务,让科技项目申报实现“手机一开、说办就办”。

二是在科技创新主体激励上,强化“两项赋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可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对成果转化的实际贡献相匹配。赋予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和项目经费使用权。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需要,按规定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并结合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实行“包干制”的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三是在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上,做到“两个主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规划》提出“借梯登高”,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交流,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科技对接;加快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科技合作进程。主动构建宽松包容氛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之事,需要我们对科技工作者给予更多宽容。《规划》提出积极践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杰出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形成引领更多人才投身创新活动的社会导向。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主体的生命之“氧”,通过以上改革赋权举措,未来5年我省将努力打造创新政策最优、创新成本最低、创新成果转化最快、创新服务最好的省份,努力创造科技创新主体聚精会神谋创新,广大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争创新的良好局面,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十四五”时期,是江西厚积薄发、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履行《规划》牵头部门职责,与相关部门一道,齐心协力推动《规划》实施,以科技创新的坚实步伐支撑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

傅云:

谢谢犹 王莹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提问

新华社提问

新华社:

规划中强调,要提升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必须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请问在这些方面具体有哪些考虑?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

席宏: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的关心。“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继续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有限的创新资源整合、配置在最急需、最有效的产业发展上。同时,进一步鼓励、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创新动能。概括起来,重点是实施好“三大工程”。

一、实施好“主体培育”工程

大家知道,企业不仅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强则经济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着眼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实施“主体培育”工程,持续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因企施策、多措并举,着力把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为高成长性企业。计划到2025年,力争培育独角兽企业20家以上,瞪羚企业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0000家和12000家,从而形成以高成长性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后备的,规模大庞大、实力雄厚、发展强劲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集群。

二、实施好“平台建设”工程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大力实施“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围绕“2+6+N”等重点产业和14个重点产业链,规划、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是聚焦航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培育打造航空、VR、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锂电、陶瓷等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企业类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结合相关产业规划和重大工程实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组建一批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产业创新中心。

三是鼓励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对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活、引领示范作用大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重点培育,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三、实施好“技术攻关”工程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大力实施“技术攻关”工程,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求,采取“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遴选、实施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解决一批关系全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支撑和助推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主体,重点围绕航空、先进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助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聚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技术,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战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攻关,促进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实现整体突破,加速形成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三是聚焦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建材、纺织及船舶等传统产业,通过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手段,植入创新元素,开发高端产品,提高传统产业技术附加值,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谢谢!

科技日报提问

科技日报提问

科技日报:

请问“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和办法?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鄢帮有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鄢帮有

鄢帮有:

感谢您的提问。近期,国家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提出了系列具体要求和政策措施,我省在贯彻落实、推进试点上也敢于“作示范、勇争先”。“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主要聚焦“三个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就是要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结合“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聚焦我省优势产业和未来发展方向,提炼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动态管理的“三张清单”:即行业共性需求清单、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企业融资需求清单。通过“清单”指引,加强科技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提升我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第二就是要着力推进管理改革。持续探索新型项目组织方式、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松绑”助力。充分发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特点,不设门槛,充分赋权,压实责任,限时攻关,以成果论英雄。着重解决反映强烈的科研经费使用难等问题,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探索对省科学院和南昌大学实行科研项目经费总额包干试点,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类计划项目“包干制+负面清单”改革等。

第三就是要着力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坚持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领,企业资金为核心,社会和金融资本为重要补充的投入体系,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保障支持。引导银行、创投、担保、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为我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全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切实解决科技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落实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形成全社会注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我就回答到这里,再次感谢。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创新人才是关键。请问“十四五”期间,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江西省科技厅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

陈炜蓉

感谢您的提问。作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做到靶向引才、精准育才。对接国家和我省有关人才计划,深入实施省高端领军人才培育项目、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构建引育并重,从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到高端领军人才,梯次合理、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以科技人才计划引领培育集聚一批我省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对我省14条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的支持力度。

二是健全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树立全球眼光、全国视野,立足全国乃至全球发展大格局审视谋划科技人才工作,引导省内用人单位面向具有科技比较优势国家引进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加强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合作,以海外人才江西行、海智惠赣鄱、智荟赣鄱活动为引领,指导支持各创新主体举办各种联谊、学术研讨等交流活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来赣工作指导。

三是开展创新生态提升行动。破立并举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动金融助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为科技人才提供信贷、投资、结算等多元化金融支持,为来华外国专家和出国(境)人才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探索发挥省级科技奖励对人才引进的引导作用,鼓励人才带成果来江西落地转化。

四是建强服务基层两支队伍。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村延伸到园区和企业,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导科技人才和相关机构为基层提供创新创业服务。持续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江西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将金融人才、管理人员、乡土人才、文旅人才以及省外国外优秀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以科技金融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由技术服务向科技金融服务拓展;丰富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选派个人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法人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特派员自愿揭榜非协议服务对象的科技需求,开展揭榜式服务。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千百万”帮扶行动,选派千名企业科技特派员,进入全省百个开发区,为万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五是优化科技人才管理服务四项制度。科技系统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一对一”及个性化服务;科技人才政策宣讲制度,通过“送政策上门”,服务引导各创新主体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制度,总结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单一窗口”试点经验,优化改进我省外国人工作许可管理服务,探索在创新要素集聚、人才服务相对集中的地方,增加、丰富科技人才和外籍人才服务内容;优化完善科技人才国情研修和海外人才国情咨询培训制度,加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傅云: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上午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贯彻实施工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