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持衡:精医济世 秉鉴持衡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持衡:精医济世 秉鉴持衡

图片

皮持衡,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皮持衡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大学本科(六年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优秀指导老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省最美老干部”、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届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

秉持恒心学中医

1940年,皮持衡出生于中医世家。他读小学时,就常随父亲在自家药铺、诊所内学习。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对中医药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深厚感惰,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强烈愿望。

1959年,皮持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专业,大学六年深造,成为江西省首届中医专业毕业生,后成为当时的江西省卫生厅“名师带高徒”计划三位名中医师承学生之一,拜时任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的名中医赖良蒲为师,1967年师承期满出师,尽得真传,并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至今。

“学习中医要志愿坚定,还要刻苦勤奋,这个勤奋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持之以恒。”皮持衡认为,学习中医,多读多背十分有益。每天晚上,他都坚持学习古典医籍,直至夜深。秉持恒心,除了学习上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还有皮持衡对中医始终如一的信念。皮持衡认为,中医教育的根本,就是要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中医的理想信念。他经常跟学生说,一旦选择了中医之路,就要头也不回地一步一步坚定走下去,万不可理想动摇,信念迷茫,中途生变,否则前功尽弃,空谈中医振兴。

正是如此,把学生培养成“铁杆中医”成为皮持衡的追求和愿望。他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学习中医、相信中医、爱上中医、使用中医、推广中医,保持对中医专业的敬畏、虔诚和执着。他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对专业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专业的虔诚,就是对病人的精诚。如何学好中医,他认为要有“知之”到“好之”、“乐之”的态度,中医是大器晚成,不是速成之品,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才能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好发展好。

图片

皮持衡在讨论病案

创建江西首个中医肾病科

皮持衡毕业后分配到了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初出茅庐的他在一次医院病房值班时遇到一位重症患者,面对这一情况,皮持衡不知所措,后经过前辈指点,才最终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经过这件事情,皮持衡感觉到了自身的不足,迫切想要继续进修。经过多方协调,他到上海第三人民医院学习肾病专业。在上海进修期间,他在病房里接触的大都是肾病患者,肾病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也感觉到,肾病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急需在中医院开科研究。

回到医院后,皮持衡决定钻研肾病。1992年,皮持衡在医院开设了肾病科并负责科室的全面工作,成为当时江西省首家拥有肾病专科的医院,肾病科很快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26年来,皮持衡创建的肾病科,由最初的20名医护人员、20张病床发展到现在50余名医护人员、90余张病床。科室从单一的中医药诊疗模式到现在能开展中药灌肠、中药熏洗、中药涂擦、坤土益肾健脾法等10余种中医药防治肾病的特色疗法。皮持衡创制出的“肾衰泄浊汤”(年使用量已达11万余袋)、“肾药Ⅲ号”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等有效制剂及方法,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及社会效益。

图片

皮持衡在给学生上课

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皮老师始终以病人为重。”皮持衡的学生黄勇说,一次,皮持衡门诊刚结束,正准备下班时,一位患者跑来要加号看病,说是坐了6个小时的火车才到医院。皮持衡得知患者情况后,不顾疲惫,坚持为病人看完病,才安心离开。

“他有随身携带处方笺的习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护士长说,皮持衡在外面开会,经常会有患者慕名来到会场,找他看病,他就利用会场间隙时间,为患者看病开方。

一位来自江西抚州的患者已经是皮持衡10多年的老病友了。2006年10月,该患者在当地医院发现得了肾病,当时,有医生告诉他“你这个病,最多活不过三年”。后来,皮持衡为其辨证,以中药处方治疗,并鼓励他不要放弃治疗,使他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皮老是我生命的保护伞,现在让我多活了十年了。”该患者目前的病情很稳定。

“皮老退休后,仍坚持每周一、三、四、五上午出门诊,医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门诊予以限号。”护士长说,皮持衡看到很多外地患者深夜前来排队仍未挂到号,都会为患者加号看病,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去吃饭。

他经常对身边的学生说:“患者这么远来看病,如果拒绝,会让他们很失落,他们也许还要在这里等几天,不仅耽误病情,还要一笔吃住的开销,万一下次还没挂上号,则耽误更久。我们要照顾患者,多关心他们,我们辛苦一点没关系。”

图片

皮持衡接诊患者

不忘初心、淡泊名利

皮持衡经常告诫学生,不忘医者初心,莫把技术当成谋利的手段,“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皮持衡总是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告诫勉励学生:“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要求学生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

2006年,皮持衡退休后,特别是被评为全国名中医后,很多医疗机构高薪聘请,开出了丰厚的薪酬,他都婉言谢绝。19岁就在医院工作的皮持衡,对中医临床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这里是我成长的沃土,只想继续留在医院,为更多病人解除病痛。”

图片

皮持衡做学术报告

“学我”“像我”“超我”传承中医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美丽的镜湖湖畔,一块雕刻着“克精克诚”的文化石十分抢眼,这是皮持衡在和同学们举行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倡议大家一起捐赠的。这是他们这一辈中医人的精神写照,也是他们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皮持衡经常说,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首要一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老师要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皮持衡认为,在中医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学我”。中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自学,但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必须要在跟老师的临床过程中才能快速地形成。这是第一个阶段的学习,也需要老师不断地传道授业解惑。第二个境界是“像我”。建立了一定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独立思考、独立临床了,但其临床思路及临床经验的形成,基本上是建立在导师的学术思想基础上。第三个境界是“超我”。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不断创新,自我提升,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中医传承的过程中,皮持衡是这样要求学生,也是这样要求自己。

精医济世为岐黄

皮持衡曾长期担任学校领导职务,行政事务多繁复杂,但他从未脱离临床和人才培养,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学术上皮持衡主张“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制方用药上,善于相承相反,以补配消,以塞配通,以温配清,以降配升。学术思想上总结并提出肾病证治“五论”:慢性肾病以“脾肾为本”论;慢性肾病病机“虚、湿、瘀、毒”论;多途径治疗与治法交替论;力推“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原则,主张补泄交替,敛散交替,补脾益肾交替等;方药择用参考“中药与方剂药理”论;谨守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功效主治原则;参考现代药理与应用实验检测指标等;善后调理“重视脾胃”论,慢性病症顾护脾胃于临证施治之始终。

在人才培养上,皮持衡倾心教育,为人师表,对学生精诚指导,严格要求。他1989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自1997年至今,已是四批次的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他的学生大多也已成为学科骨干和学科学术带头人。

皮持衡先后主编参审出版专著、高校教材、专业指导书2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参研课题近10项,且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传承和国际交流作出贡献。

从事中医药教育临床五十余年来,皮持衡收获的荣誉与肯定的背后是他为中医药事业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