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发布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
观看:27.3万
2025年4月21日9:30,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许丹丹,省法院民三庭庭长卢启哲,省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徐静,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总队长高晓青,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处处长李峰,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曾凡莲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直播江西
图文直播
 凤凰网江西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218期】中国发布、江西省政府网、今视频、信息日报新直播等联合对本次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直播和重点推送。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江西电台、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中国江西网等中央、境外和江西省内主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凤凰网对发布会进行了重点推送。直播热线:18979289286(有声新闻发布厅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郭俊栋)
 信息日报新直播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处处长李峰: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力度,积极构建“1+3+N”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就是一家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就是南昌、景德镇、赣州三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N就是若干个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通过点线面的布局,构建起辐射全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目前南昌市、赣州市两家国家级保护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景德镇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正式通过验收,即将投入正式运营。国家级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在积极推进中。我省的保护中心主要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新型功能材料、装备制造产业等专业领域,积极开展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全省专利预审备案企业共计2900余家,快速授权专利10488余件。 保护中心的作用主要在以下三点,一是搭建快速通道。通过建立专利快速授权和确权的双通道,缩短专利申请的授权时间,发明专利授权从平均1.5年缩短至6个月,外观专利申请授权时间从平均6个月缩短至1个月。二是提升运用保护能力。通过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维权服务,帮助辖区内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吸引人才产业聚集。通过中心能够吸引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和产业研发人员,提升本地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通过高效、便捷的服务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痛点和难点,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为我省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1+3+N”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辐射全省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高效的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以及海外护航等知识产权支持,进一步完善我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助力我省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政府网
省政府网站提问: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的一个桥梁,请问我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设上有什么计划和考量?
 凤凰网江西
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曾凡莲:
近年来,南昌海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职能,重拳打击进出口环节侵权违法行为。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侵权查处高压态势。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龙腾2024”“蓝网2024”“净网2024”等多个专项行动,结合我省口岸特点、运输方式、外贸重点国家和侵权高风险商品状况,开展风险分析研判,加大侵权查处力度,全力打击侵权违法行为。2024年查扣侵权货物584批、2484件,分别同比增长2.3倍、17.7%,集中销毁侵权货物1352件。 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运用。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积极创新监管和执法方式。推广使用“商标智能识别应用”系统开展侵权查验,强化执法终端智慧审图功能,实现查验货物与知识产权备案系统图片快速比对识别。推广运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云确权”“预确权”工作模式,强化对进出口侵权货物的发现和甄别能力,提高合法货物的通关时效。2024年,关区“云确权”“预确权”模式相继落地,9家自主知识产权备案企业提交配合开展“云确权”承诺书;我关创新建立内确权外解纷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入选2024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三是持续构建执法协作链条。加强关际协作,与深圳、广州、厦门、福州等口岸海关联合开展业务研讨、信息互通、企业调研、跨关区培训等执法协作,与厦门海关区域执法协作查获出口侵权湿巾案入选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强化关地协作,联合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开展政策宣传20余次。落实行刑衔接,向公安机关通报侵权案件线索2次。 四是创新打造“关‘助’发展”服务品牌。精准对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指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帮助我省进出口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2024年关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权利人38个,有效备案权利人达222个,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6.2%。
 信息日报新直播
凤凰网提问:
我们了解到,南昌海关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便利化措施支持江西企业高质量发展,那么,可否介绍一下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江西省政府网
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总队长高晓青:
2025年,我们将以“知盾护企”专项工作为牵引,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创新发展,以公安新质战斗力护航经济新质生产力。 坚持从严打击,强化法律震慑。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省公安机关充分履行刑事打击职责,深入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犯罪,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一是聚焦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老妇幼用品、电线电缆、燃气产品、汽车配件、家具建材等民生重点领域,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专项打击,着力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是聚焦全省重点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为企业的经营、创新和发展保驾护航,着力打造更加安全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 坚持靠前服务,强化法律帮扶。部署开展全省公安机关“知盾护企”专项工作,深入推进防范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全面走访了解全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高新技术等高价值知识产权情况,量化评估知识产权风险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商品,建设知识产权全景热力图。建立省、市、县三级警企服务联系机制,分批在高新技术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等知识产权企业聚集区域设立公安知识产权保护驻园工作站,在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设立公安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及时处理企业意见诉求,快侦快破企业被侵权案件,协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内控机制。 坚持协同配合,强化综合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安机关将主动加强内外协作配合,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一是加强和市场监管、版权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合作,创新行刑衔接机制,开展重点问题联合整治,提升工作合力。二是加强和检法机关沟通联系,就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司法认定等问题联合调研,统一法律认识,提升司法质效。三是加强和相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沟通协作,准确把握行业动态,促进行业治理,推动源头立法,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凤凰网江西
江西电台提问:
去年全省公安机关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今年,全省公安机关将有哪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
 信息日报新直播
省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徐静:
近年来,江西省检察机关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有力服务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办案专业化建设。推动全省有知识产权检察职能的检察院全覆盖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专门办案组,一体、融合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加强与高等院校、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沟通联系,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辅助办案制度,充分借助“外脑”协助检察办案。 二是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日用物品、盗版图书等民生领域以及计算机软件、锂电新能源、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新领域,依法严惩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起诉280件707人,同比分别上升49.73%和80.82%。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有序拓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 三是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一方面,注重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通过共建机制、同堂培训等方式,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另一方面,注重建立健全检企联络机制,在行业协会、有关企业等设立38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为重点领域、创新主体提供更优质检察服务。
 江西省政府网
江南都市报提问:
请问江西省检察机关在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凤凰网江西
省法院民三庭庭长卢启哲:
近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保护力度持续加强,保护水平稳步提升,以法治之力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是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专业化审判机构建设,全省已形成以南昌、景德镇2个知识产权法庭为引领、12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为重点、31个专门巡回审判点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建立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官共享机制,完善技术事实多元查明机制,继续实行重大案件提级管辖及报备制度,明确新类型案件裁判规则、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二是强化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高效保护,紧紧围绕江西“1269”行动计划,依法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抚州法院成立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宜春法院建设锂电新能源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明确知识产权严保护的司法理念,指导各级法院依法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严格遏制恶意侵权行为,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是细化对我省传统特色产业的特别保护,助推我省陶瓷、中医药、民间文艺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向新质生产力跃迁。我省陶瓷案例连续3年入选中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积极融入国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抚州法院设立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中心”和“调解工作室”;主动服务“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宜春法院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保障“中国药都”樟树中医药产业传承发展。 四是优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格局,打通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强省公检法三家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协作,提高刑事司法保护整体效能;会同相关部门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文件,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协同保护政策体系;积极配合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报国家级保护中心,主动融入江西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推动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
 信息日报新直播
江西卫视提问:
请问在激励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江西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有哪些有力举措?
 江西省政府网
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许丹丹:
版权凝结着人类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是文化和科技的重要底层要素,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桥梁纽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去年以来,江西省版权部门立足江西文化特色,不断加强版权保护,着力以版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加强执法监管,做好版权促进发展文章。2024年,我们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4”、院线电影版权保护、青少年版权保护季等专项行动,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发布全省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以案释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版权环境,有力维护文化市场版权秩序。 二是推进文化传承,做好版权创新创造文章。2024年,我们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上持续发力,我省瑞昌市入选全国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县(市、区),抚州市临川篾编作品《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上饶市婺源县华龙木雕有限公司入选作品美术类“全国十大著作权人”,通过不断激活民间文艺领域的版权价值,推动赣鄱文化活态传承。 三是探索产业发展,做好版权转化运用文章。2024年,我们充分发挥版权链接文化属性和经济价值的作用,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陶瓷商品现货购销平台上线试运行,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打造的陶瓷交易运营中心合作项目成功落地。举办首批陶瓷版画全球首发式暨学术交流会,面向全球首发吴冠中等著名艺术家的21款陶瓷版画作品,探索版权赋能陶瓷文化产业引领城市转型综合发展的新模式。 四是讲好江西故事,做好版权交流互鉴文章。2024年,我们以版权交流合作为桥梁,加强版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功举办2024国际版权论坛、景德镇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IP与创意产业:景德镇故事”中文版样书向国际展示。《江西省景德镇市深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持续优化版权生态》入选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向世界广泛宣介中国版权智慧和方案,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江西版权力量。
 凤凰网江西
江西日报提问:
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请问去年以来,省版权部门主要开展了哪些活动,实现以版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信息日报新直播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
今年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省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地方分会场,围绕这一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旨在提升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本次活动的主要安排包括: 在吉安市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江西分会场启动仪式。内容包括“十四五”江西省知识产权成就展、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展示,以及知识产权和人工智能专题研讨会。启动仪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和吉安市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展示江西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实践。 在南昌市举办赣企出海知识产权研讨会:为助力企业“走出去”。我省将在举办赣企出海知识产权研讨会,围绕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展开讨论,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 在全省开展“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产权法专场知识竞赛。活动采用线上形式,通过知识竞赛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 在媒体开展知识产权专题报道。活动期间,将刊登专题报道,展示我省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方面的成就,以及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创新实践。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开展商标海外注册与保护培训。培训主会场设在南昌市,各设区市设分会场,为企业提供商标海外注册与保护的专业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九江市开展江西省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展示展演活动。在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公园,通过展示和展演的形式,宣传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27家省知识产权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都将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科普宣传和专业宣传。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希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收官和“十五五”事业谋划提供有力支撑。
 江西省政府网
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中国市场监管报提问:今年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也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请问江西省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有哪些呢?
 凤凰网江西
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成效持续显现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我省各部门积极履职,服务经济大局。持续深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着力探索建立专利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突破2万次,全省专利质押登记金额达164.63亿元,全省涉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28.9%和151%。 我们以“新”为出发点,开拓创新“主阵地”。我省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举办首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智能语音交互与分析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等7个人工智能领域项目获奖。同时积极部署知识产权公共服务AI,赣州市上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构建五大核心场景精准服务企业。我们以“质”为立足点,打造地方“核心区”。在全国率先设立省政府专利转化运用奖,赣州、南昌先后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抚州法院成立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宜春法院建设锂电新能源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景德镇市举办“版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沙龙活动,并在全国版权示范园区——陶溪川文创街区举办大型版权创意集市节,在省级版权示范园区——招商东湖意库举办“品在东湖·版权艺术宣传月”活动。我们以“生产力”为落脚点,服务企业“主窗口”。聚焦我省“1269”重点产业链开展赣鄱专利转化对接“一地一链”活动,推动全省103家高校的存量专利100%盘点入库,组织指导1.3万余家企业通过盘活系统开展订阅评价,获取专利技术。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云确权”“预确权”模式。出台我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名录,配套制定7条具体帮扶举措,在50家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建立常态化法律帮扶机制。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基石,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省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日报新直播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力度不断强化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一)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平台建设有新成果。政策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3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市场监管助推“1269”行动计划二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提链行动,提升产业链创新驱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日益完善。我省现有南昌、赣州、景德镇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积极推进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赣州南康家居市场等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为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显著扩大。新增江西师范大学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4家。全省共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6家,TISC(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5家,高校信息服务平台2家,省级公共服务网点16家。 (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新进展。2024年,版权系统共办结版权案件261起,其中网络版权案件121起,占全部版权案件的46%。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65件,查办商标案件754件,案值4442.27万元,罚款1637.49万元,没收48.45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0件。法院系统已形成以南昌、景德镇2个知识产权法庭为引领、12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为重点、31个专门巡回审判点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积极构建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检察院系统在全省有知识产权检察职能的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专门办案组,2024年共起诉280件707人,同比分别上升49.73%和80.82%。公安系统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5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85人,被公安部列为昆仑行动督办案件7起、贺电表扬3份,4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海关系统共查扣侵权货物584批、2484件,分别同比增长2.3倍、17.7%,集中销毁侵权货物1352件。与厦门海关共同查获的侵权湿巾案件入选2024年发布的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创新建立确权外解纷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入选2024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38个优秀案例。 (三)跨区域跨部门保护有新突破。部门协同效能显著提升。调整完善我省知识产权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从之前的20家增加至27家,进一步推动我省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建设,有效推进形成部门协同合力。跨部门协作持续推进。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省法院、省市场监管局、省版权局联合印发《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工作指南(试行)》,落实“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的协同联动作用。2024年办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700件,涉案金额2312万元。调解成功370件,申请司法确认84件。跨区域协同保护格局基本形成。我省与湖南、湖北等省签订长江中游三省、中部六省、泛珠九省(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2024年我省接收跨区域移送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及线索43件,向外省移送知识产权案件及线索23件,与外省开展执法协作13次。景德镇中院与潮州、泉州中院签订全国首个跨省陶瓷类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
 江西省政府网
知识产权创造主要指标稳步提升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一)专利创造稳定提升。2024 年,全省新增专利授权5576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025件。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4151件,同比增长15.34%。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41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0.72件,同比增长17.4%,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3.50件,同比增长27.3%,提前完成 “十四五”规划设定目标。 (二)商标注册快速增长。2024年,申请注册商标15.9万件,实际核准商标11.7万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368个。截至目前,全省有效注册商标95.6万件,同比增长11.03%,位列全国14位。2024年全国核准注册的8件集体商标,江西占6件。指导井冈山农产品、安义门窗、余江眼镜、新干箱包等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对中药材、林下经济、现代家具等产业领域的商标品牌培育。 (三)地理标志保护成效显著。全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6件。赣南脐橙等12个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互认名录。狗牯脑茶、广昌白莲和赣南茶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庐山云雾茶获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狗牯脑茶等6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四)版权产业发展亮点突出。2024年,九江市瑞昌市入选全国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县(市、区)。江西的研究课题《红色文化融媒传播的版权保护研究》入选《中国版权研究报告(2022—2023)》。全国版权示范单位江西婺源县华龙木雕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十大著作权人”作品美术类名单。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景德镇举办“2024国际版权论坛”。
 凤凰网江西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
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省知识产权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各单位各部门将在全省开展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下面,向大家通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基本情况。
 信息日报新直播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政府网
新闻发布会开始
 凤凰网江西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218期】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许丹丹,省法院民三庭庭长卢启哲,省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徐静,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总队长高晓青,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处处长李峰,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曾凡莲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