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

观看:
27.6万
2025年3月14日9:30,江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展开全部
图文直播

凤凰网江西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205期】中国发布、江西省政府网、今视频、信息日报新直播等联合对本次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直播和重点推送。中新社、江西卫视、江西日报等18家中央、境外和江西省内主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凤凰网对发布会进行了重点推送。直播热线:18979289286(有声新闻发布厅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文字采集:何红艳 摄像:郭俊栋)

凤凰网江西
结合区域特点流域特色,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宜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亮:一是党政主导,切实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在幸福河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党政主导、河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系统治理,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护岸护坡建设、市政截污纳管、水源地保护修复、严格河湖岸线管理等措施,统筹推进河湖岸线生态治理,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空间,提升河道防洪能力。
三是助力发展,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积极探索宜春市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结合区域特点流域特色, 通过岸线景观提升,有效串联河流周边特色景点,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绿色河堤、生态岸线、休闲步道等便民服务设施。如我市靖安县北潦河,通过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了连安全、连水系、连生态、连文化、连旅游、连民生“六连”目标,解决了河湖治理保护与流域特色农业、绿色制造业、全域旅游业整合度不高,转化为经济效益不够突出等问题。
四是文化赋能,保护传承弘扬河湖文化。充分挖掘河湖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在人口密集处打造水文化节点,努力将幸福河湖建设成为展示地方民俗风情的载体,传承治水护水文化的纽带。如我们今年在建的温汤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水文化与自然景观、红色历史、民俗活动及乡村旅游融为一体,让水文化走进大众,在发展中保护和传承。

信息日报新直播
香港商报提问
近年来,宜春市幸福河湖工作比较有特色,请问宜春市是如何谋划部署幸福河湖建设这项工作?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江西省政府网
探索创新,实现水保经济高价值
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黎明:一是谋篇布局,绘好全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张蓝图。以2016年省政府批复的《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为总体纲领,明确各阶段去存量的目标任务及总体措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新时代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江西模式”。
二是共建共治,下好打造水保生态好颜值的一盘大棋。推进构建水利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强化两手发力,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探索创新,走出实现水保经济高价值的一条新路。省水利厅积极与省直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市、县共同研究确定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程序,部署上饶、赣州、抚州、吉安、九江等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筛选、价值核算、资产评估、转化交易、收益分配等相关工作,联系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统筹挂牌交易,最终完成3类6个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成功交易,实现了江西绿水青山“生态好颜值”向金山银山“经济高价值”转变。
四是总结提升,创建水保生态价值转化工作的一个机制。在2024年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升工作质效,初步形成了水土流失图斑识别与地块确定、小流域划分与治理项目入库、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与认定、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与反哺的全链条工作机制。

凤凰网江西
江西电台提问
请问“十四五”以来,江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生态好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变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信息日报新直播
创新省级奖补,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
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永生:“十四五”以来,全社会累计投入773亿元,为我省大规模水利建设以及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强劲支撑。下面,我从幸福河湖建设投入三个方面的特点来作介绍。
一是争取中央资金,强化试点引领。我省高度重视幸福河湖建设,积极将示范效益好的项目列入水利部试点,并积极争取中央试点资金支持。
二是创新省级奖补,撬动全域投入。我省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对各地自主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按总投资进行一定比例的奖补。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省级水利专项资金1.33亿元,支持实施项目56个。通过设立奖补资金,成功撬动全省投入434亿元资金投入,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带动了全省在幸福河湖建设方面的大规模投入。
三是拓宽资金渠道,汇聚多元力量。我省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2022年以来,落实幸福河湖金融信贷17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24亿元,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此外,部分地方设立捐赠和奖励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多元资金保障。

江西省政府网
省政府网站提问
请问江西如何筹措资金保障幸福河湖建设?

凤凰网江西
加快建设“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鲁博文:近年来,我省累计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55.5公里,拆除违法建筑约9万平方米,清除围堤158.9公里,恢复防洪库容244.9万立方米,全省河湖库面貌焕然一新。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高位布局。结合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我厅迅速制定水库“清四乱”攻坚方案,将水库“四乱”问题整治纳入河湖“清四乱”三年攻坚行动,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同时压实属地责任,将河湖库“清四乱”工作纳入每年度的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形成高位推动、全面部署的工作格局。
二是高效联动。充分运用河湖长制平台,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创新“四不两直+专项督导+驻点督办”模式,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针对重难点问题分类施策,集中力量攻坚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靶向施策,打好组合拳,稳步推进河湖库“四乱”问题整改销号。目前,5179个“四乱”问题已完成整改5002个,整改率96.58%。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三是高质固本。省市县三级河长办建立“督办-整改-销号”闭环机制;五级河湖长创新“智慧巡河”模式,建立“河湖长制+”多元共治模式,如开展“河湖长制+水文”试点,落实“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等,联合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建立河湖管理范围内耕地规范管理机制等。
四是高“新”赋能。探索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全省河湖库进行全方位监控,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同时,积极整合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完善河湖底板数据库,加快建设“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推动“四乱”问题整治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信息日报新直播
江西日报提问
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是建成幸福河湖的基础,请问省水利厅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进展情况如何?

江西省政府网
力争2025年年底,全省基本建成100条幸福河湖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我省立足省情水情,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赣鄱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幸福根基”。组织制定全省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谋划“十五五”幸福河湖建设。
计划到2030年,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到2035年,全省江河湖泊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
二是强化标准引领,赋能“高质发展”。制定出台江西省地方标准《幸福河湖评价标准》;明确平安、生态、宜居、智慧、人文、富民等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提升“颜值外形”。按时完成宜春市温汤河、赣州市小溪河2条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任务与验收评估;争取2025年新增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力争2025年年底,全省基本建成100条幸福河湖。
四是强化宣贯推广,唱响“水韵赣鄱”。深入挖掘江西水文化内涵,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水文化宣传教育,让水文化走进大众。推出一批如靖安县北潦河、宜黄县宜水等幸福河湖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幸福河湖滋养群众美好生活。

凤凰网江西
进入提问环节 中新社提问
我们关注到,去年年底,水利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意见,请问下一步江西省将如何贯彻落实?

信息日报新直播
深挖赣江水文化活动,让江河文化“活起来”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全面建设幸福河湖)四是强化水文化传承。组织开展全省水利遗产现场普查核查,建立江西水利遗产台账。因地制宜开展水情教育基地、河湖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建设。持续开展江西水文化走基层、深挖赣江水文化活动,让江河文化“活起来”,讲好赣鄱治水故事,让江河文化走进大众,将幸福河湖建设成为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载体、沿岸百姓精神文化的纽带。
五是强化可持续利用。贯彻“四水四定”,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系统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源地保护和水价值转化。建立健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居民增收有机结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4年12月31日,水利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全面部署了幸福河湖建设任务。我省将持续深入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作为推动江西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持续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让赣鄱江河永远造福赣鄱人民。

江西省政府网
全面推进河湖健康评价,滚动编制实施“一河(湖)一策”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全面建设幸福河湖)一是强化水安全保障。全面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力推进乐平水利枢纽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实施,加快推进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蓄滞洪区安全工程建设,提速推进鄱阳湖区重点圩堤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实施新一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坚持旱涝同防同治,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保障江河安澜。
二是强化水岸线管控。省级总河湖长连续签发总河湖长令,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清河行动”专项整治,排查整治影响河湖库健康突出问题。加强河湖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在全面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加强河湖岸线分区管控,严格涉河建设项目许可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河湖空间完整,功能完好。
三是强化水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深化“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推进河湖和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目标确定与保障,加强生态流量调度和监管。强化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实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常态化做好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全面推进河湖健康评价,滚动编制实施“一河(湖)一策”,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凤凰网江西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发布新闻
许盛丰:截至2024年底,建成生态廊道951公里,完成投资约550亿元。并涌现出宜黄县宜水、靖安县北潦河,湘东区萍水河等一批有颜有值、有情有景的幸福河湖“江西样板”。
江西水利将继续奋勇争先,善作善为,在以系统观念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湖水系为脉络,围绕“五个强化”,开展幸福河湖的实践探索,着力打造“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江西特色幸福河湖。

信息日报新直播

江西省政府网

凤凰网江西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205期】江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鲁博文,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永生,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黎明,宜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亮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https://x0.ifengimg.com/cmpp/c1ef2d4684f90bc0/2020/8/58662f9f95b6641.jpg
风直播: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
2025年3月14日9:30,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
https://jx.ifeng.com/c/special/8hgQFkiU90C
https://jx.ifeng.com/c/special/8hgQFkiU90C
全面建设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