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普惠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全市银行机构不良率下降至1.9%
江西
江西 > 吉安 > 正文

吉安普惠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全市银行机构不良率下降至1.9%

来源:井冈山报

6月9日,记者获悉,我市以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持续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信贷投放进中向好。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各项贷款余额4204.70亿元,比年初增加350.5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3%,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市场主体融资更加实惠便利。此外,我市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有95个项目纳入人民银行总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白名单”,其中20个项目获得授信24.7亿元;36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共获得融资48.22亿元,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我市市县两级共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90余场次,共对接企业(项目)2622个,实现融资对接金额375亿元。“金融专家服务团”走访企业120家,解决融资需求21.8亿元。“吉惠通”已受理企业融资申请2.05万次,对接贷款143亿元,同比增长26.6%。市担保集团完成组建,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85.73亿元,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8.21倍,融资担保平均费率为0.39%,担保增信效能不断释放。

普惠金改成效明显。我市不仅承办了高规格会议,还创新推出了一批金融产品。引导各县(市、区)和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取水权贷”“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VEP+担保贷”等10多款特色金融产品,其中“取水权贷”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普惠金融产品“吉安矩阵”进一步丰富。形成了一批制度性成果,征集并发布了25个普惠金融改革工作典型案例,“创新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吉安路径”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金融风险总体稳定。我市稳步推进银行机构改革化险,大力推进不良贷款清收,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2.9亿元,全市银行机构不良率下降至1.9%。对10家边缘高风险村镇银行协调制定“一行一策”化险方案,有序推进融资平台化险,已有23家企业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退出融资平台名单,有10家企业递交了退出申报材料,已经退出和申报退出的企业共33家,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29家融资平台退出年度任务。同时,常态开展风险排查整治,清退风险机构99家,民间融资机构风险分类化解有力推进,“伪金交所”全部完成机构清退,其余风险机构完成清零。(全媒体记者 熊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