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自习室,一排排课桌和一名名来自各地准备“上岸”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上风景村塔下自然村的面貌。曾经山沟沟里的“空心村”用一本本书香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村一共五个自然村,最少的时候,有一个自然村才3个人在村里,都是老人和小孩子,村里人靠着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上风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龚小风这样说。
2022年初,家住上风景村的一位学生自己正在备战第二次考研,他发现,身边许多同学都在寻找一个安静、舒适的自习空间。而自家的村庄因为准备发展旅游业,环境优美、安静,远离喧闹的城区,又有不少闲置的住宅,便萌生了开设自习室的想法。很快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在2022年夏天,上风景村开设了第一家自习室,首批就吸引了50名年轻人前来学习。
经过三年的发展,该村已经开设了3家自习室。自习室经济的兴起,盘活了闲置房屋。让人惊奇的是在这里自习的学生“上岸”率竟然达到了46%。
目前,村里有11栋房屋被改造为自习室以及宿舍、食堂等相关配套设施,可容纳200多人。不少原来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开起了农家小餐厅、小卖部,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
编后语:
在这方静谧的乡村里,自习室不仅引来了希望“上岸”的年轻人,更赋予了这座乡村新的希望。当书页翻动声与风吹树叶声交织,当城市的年轻人与乡村的质朴情怀相遇,乡村振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注脚。
感谢每一位用行动改写"空心村"命运的人,他们的故事提示我们:乡村的未来,从来不止一种可能。在踏实的脚印中,这片土地正书写着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