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许惠臣 随着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的脚步日益临近,赛事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为确保赛事高效有序开展,志愿者培训启动仪式13日下午在南昌师范学院举行,至此,一支由600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正式开启了专业培训之旅。
核心素养培训开课
600名志愿者淬炼服务硬功
13日当天,共青团南昌市委志愿服务和社会联络部部长李冰以“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核心素养”为主题,为现场的600名青年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课程。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生动的情景模拟,系统地讲解了志愿服务理念、应急处理技巧以及跨文化交流技能。在讲到志愿服务理念时,李冰深情地说:“志愿者是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每一位志愿者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南昌的风貌,大家要用专业的素养和热情的服务,展现南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应急处理环节,李冰部长结合以往大型赛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参赛选手意外受伤、现场秩序混乱等,详细讲解了应对策略和处理流程。而在跨文化交流技能培训中,考虑到此次赛事将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队伍和嘉宾,李冰分享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和礼仪规范,让志愿者们提前做好准备,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友人交流合作。
青春力量接棒
12类岗位细分筑牢赛事保障网
此次招募的600名志愿者都来自南昌师范学院,他们将承担起接待引导、文化推广、赛事组织、后勤保障等12类岗位的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的服务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南昌的历史文化和龙舟文化,以便在服务中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南昌的独特魅力,传递中国故事。
志愿者彭阳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充满热情地表示:“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我希望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昌、喜欢南昌,展示我们本地的良好形象。我会用心做好每一项服务工作,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受到南昌人的热情和友好。”另一位志愿者王健豪则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他对即将到来的赛事充满期待:“在开赛之前,我们会先去场地踩点,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和流程。我之前在直播上看过龙舟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让我非常向往,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中,而且作为学体育的学生,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次南昌国际龙舟赛出一份力。”
筹备加速
国际赛事志愿者团队蓄势待发
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一支专业、活力且充满责任感的志愿者队伍正在迅速成型。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赛事的各项服务工作中,为参赛选手和嘉宾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展示南昌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契机。此次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启动,标志着赛事筹备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志愿者们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他们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相关新闻
23日—24日龙舟赛出行攻略来了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汪晶晶 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将于5月23日至24日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水域激情上演。南昌交警总结前两届单日10万+客流交通保障经验,从精准管控、公交优先、安全守护三方面优化交通保障方案,将全力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分层管控,科学分流。南昌交警将以活动现场为中心,划分核心区、管控区、分流区三层管控圈,按照“近端保障、远端分流、分级管控”原则动态调整。核心区(九龙大道、南龙蟠街、赣江南大道、北龙蟠街围合区域)将根据实时流量采取分时段管制等措施。
智慧信号,绿波护航。在赣江大道、九龙大道实施信号灯动态配时优化,在入场、散场高峰期启动“绿波带”通行,提升车流疏散效率。
空地联动,实时监测。将依托高空监控、无人机及导航平台,实现 “空地一体”精准调度。联动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实时推送路况,方便市民出行。
公共交通出行攻略:
地铁直达最便捷。市民可通过地铁2号线,经九龙湖南站1、3号口、市民中心站1、3号口步行到达九龙湖公园活动现场。
公交专线全覆盖。在原有3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将新增4条公交专线,相关公共交通出行信息可通过“掌上公交”小程序查询。
建议市民优先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减少自驾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途经活动现场的非观赛车辆,建议提前选择合理线路,避开8:30—11:00出行高峰时段,错时错峰出行。
赛事期间,南昌交警还将实施网格化管理,重点对九龙大道、南龙蟠街、赣江南大道、北龙蟠街围合区域道路采取禁停、单行等措施,同时组建 15个铁骑应急小分队,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全力保障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