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江西
江西 > 资讯 > 正文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天街作为篁岭交通主道与游览主线,在最初改造时面临着交通动线混乱,道路泥泞狭窄,原有建筑陈旧破败等诸多问题,怎么为篁岭营造特色的游览体验,这条村中“主干道”的营造至关重要。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公司通过“以屋换屋”的形式,将村庄原住民集体迁往新村统一安置,并对篁岭村古建进行产权收购,设计团队得以放开手来,进行全面的整合与改造。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篁岭老村庄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篁岭山脚新民居

一方面,对老民居逐一排查与修缮,汪万斌与团队将120栋原址民居修旧如旧,改造成精品民宿、商业、餐饮店铺。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老宅修复过程

另一方面,篁岭老村发展不够富庶,没有具备反映徽商精致生活的老宅,缺少建筑的典型性,将大大影响村落游览的独特性;汪万斌带领团队走访古徽州各地,探寻保存完好的精美徽派古民居,通过异地保护重建、老屋“寄养”的形式,为篁岭“引进”了20余座精美古民居,使篁岭成为婺源老建筑密度最大的村落之一。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老房构件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收购来的老宅

这些新老交接的民居古建沿着地势排布,交叠着形成了天街极富空间趣味性与古村烟火气的氛围。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古村烟火气

异地保护重建的许村镇文化站的“怡心堂”,当地镇政府很想保护,却苦于无人无钱,花窗门片屡屡被盗,行将颓灭。

婺源篁岭营造记---传承 |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怡心堂修复过程

2014年,在汪万斌与团队的努力下,许村濒危的“怡心堂”,得以整体搬迁至篁岭修缮保护,采取老建筑保护利用的“寄养”模式,所有权仍归许村镇政府,公司则拥有经营使用权。既保住了这座雕龙画栋的精美古宅,也为当地增加了创收。

怡心堂修复后

老宅异地复建,难在传统营造技艺的复现。古宅修复重建的过程中,汪万斌始终走在建设实践的一线,带领当地匠人们活化了一批传统建造工艺,让他们祖辈流传的技艺得以传承。而在传承之上,汪万斌与团队更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些古老民居的“现代传译”,让老宅实现现代生活的功能,承载旅居、商业的可能。

在老建筑的实用性与可居住性上,设计团队以新旧结合、藏新于古的方式,将新旧结构与材料结合运用,合理规划空间,将更便捷舒适的现代化功能融入古宅,保证了民居酒店的舒适度与商业店铺的功能性。同时在天街商业氛围的营造规划下,融入了现代化的照明设计与街区的绿植景观优化,让这条“中国特色商业街”,在夜晚时分更为璀璨繁华。

来源:相望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