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大代表谢淘:文化自信与工业强县并进 推动分宜高质量发展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江西省人大代表谢淘:文化自信与工业强县并进 推动分宜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人大代表,分宜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淘

江西省人大代表,分宜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淘

分宜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是《天工开物》成书地、天工文化传播的主场地。“加快推动天工文化传承发展,对于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人大代表,分宜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淘带来了《关于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和传承天工开物文化》的建议。

2024年,江西省省级层面策划推出的“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开篇之作《天工开物》,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连开25场巡演后,共吸引观众超过3万名,总票房接近一千万元,成为“现象级”舞剧作品,获得国家级媒体官方认证文艺精品标签。去年底,《天工开物》“回家”公演,获得了全社会的关注。

谢淘表示,分宜县也一直秉承“巧夺天工、开物成务”精神,坚定实施“文化活县”战略,在保护、传承、发展天工文化上打出一套组合拳。

分宜县通过在县图书馆成立《天工开物》文献室,收藏国内外200余个不同版本;在县博物馆设立“天工开物·星耀分宜”展厅,展示宋应星与《天工开物》以及分宜传统农耕和手工业文化;在县文化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集中展示《天工开物》列举的湖泽木砻等非遗项目……多方合力,进行重点保护。

此外,分宜县还建设了全国首家以麻为主题的麻博物馆,集自然科普、历史研究、非遗传承、文化交流、互动体验为一体,承办了多届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围绕“天工开物”IP创作出一批艺术精品;举办了“天工杯”设计大赛,开发设计了20余类细分文创产品;举办《天工开物》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全国专家学者齐聚《天工开物》成书地分宜,共探“天工文化”;开展“天工开物·美丽分宜”万人健步走活动,为“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注入更多时代元素。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谢淘看来,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要让‘天工文化’走出江西,走向世界。”谢淘说,分宜县正积极谋划“十五五”项目规划,重点包装“中国天工开物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致力打造集科技文化研学、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产品研发、文旅商贸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为更好传承和发展天工开物文化,谢淘建议,希望江西省省级层面加大对“天工开物”文化传承发展的扶持力度,将“中国天工开物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纳入“十五五”重大战略,在天工系列文创产品、影视剧目、文旅景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产业基地和传播平台,进一步扩大天工开物文化的传播范围,打造天工开物文化出海基地、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交流名片、全国重要的科普研学基地,擦亮城市文化IP,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科技旅游目的地。

“践行‘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谢淘还带来了《关于坚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加大制造业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建议。并透露道,今年分宜县GDP预期增长6.5%左右。

谢淘表示,分宜县将大抓工业、强攻产业作为中心任务,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从优势产业入手,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力争新增入规企业15家。“完善隔膜、锂电池产业链条,力促雅保技改、蜂巢亚森、国兴、宸瑞等锂盐项目及聚造新能源、冠速电子等电池结构件项目投产达效,力争营收重回100亿元。”谢淘介绍,分宜还将布局抢抓未来产业,加快通用机场跑道、候机楼等设施和无人机配套产线建设,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

谢淘指出,分宜县还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主动融入“大仙女湖”旅游格局,加快推进电厂螺蛳特色小镇、介桥古村二期、洞村牵牛谷景区、天工开物展厅等文旅项目,融合夏绣、竹编、版画等传统技艺搭建文化体验平台,打造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培育旅游消费增长点。(文/李梦丽 图/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