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大代表,渝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峰
“2025年,渝水区将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严格落实《报告》十个方面重点工作,锚定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目标任务,扛牢主城区使命担当,全力推进‘六大行动’渝水实践。”2025年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人大代表,渝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峰在听取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后这样谈到。
坚持“项目为王”
渝水是一座因钢而兴、以工铸魂的城市,“工业”是这里最明显的符号。2024年,渝水区工业经济承压,逆势上扬,呈现“一季度低开、二季度触底、三季度回升、四季度转正”走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8月由负转正,在年底回升到3.1%。”郭峰表示,渝水区锚定江西省委赋予新余以转型促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坚决扛牢新余主城区、发展主阵地的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果断打出‘五大攻坚’‘三争三拼’系列组合拳。”
过去的一年,渝水工业成绩有目共睹,韧性十足,其中冷轧钢带、铁合金、钢结构、锻件等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28.7%、16.2%、75.3%、16.8%,精品特钢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70.8%,全年新增规上企业超140家,其中工业企业超40家。
渝水区聚焦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主动服务、积极落实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新余市“6313”行动计划,通过“智改数转”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全省首创的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渝数贷”给与45个项目超2.5亿元资金支持。有了“金融活水”推动,渝水的“智转数改”动力更足。“完成数字化诊断191家,推动数字化转型166家。”郭峰介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渝水该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渝水以科技创新驱动赋能,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市场经济活力足,科技研发企业达100户、费用突破6亿元,分别增长40%和15%;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3家、高成长性企业3家,江西瀚德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大批投资强度大、关联性强、产业前景好的重大项目相聚落子渝水。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让渝水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发展质量高、经济效益好”局面。“下一步,我们也将围绕‘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重点产业,一产一策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建设渝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郭峰说,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以打造“投资新余·兴业渝水”招商品牌为抓手,持续开展“双招双引”集中攻坚,“在上海建立‘投资新余·兴业渝水’会客厅,逐步向北京、深圳、南昌等其他重点城市推广,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海西经济区等招商重点区域,吸引优强企业和人才团队落户渝水。”此外,渝水还将积极围绕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新钢工业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硅钢等重点项目,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产业基地;引导铸锻企业向下游链条延伸,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补强延伸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条,进一步调优工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打造韧性城市
2025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让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同频共振”,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思路。郭峰在谈及渝水城市建设时,强调了坚持城乡融合为重的发展思路,将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彰显“小市大区”担当。
2025年,渝水区将全面启动131个老旧小区、10条背街小巷、899户城市危旧房改造,推动590个小区专业物业公司全覆盖,加快龙泉湾社区、新苑社区等5个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引领全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新建垃圾分类亭1010个,争取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5%以上;针对城区1240个排水单元分类施策,推动雨污管网改造取得实效;做好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城管执法前置化、亲民化,用管理服务“温度”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全力打造韧性城市。”在郭峰看来,“韧”在面子也在里子,让城市更有韧性,强化硬件系统和优化软件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底座,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一座城市的自我升级、自我更新。对此,渝水区将围绕房屋和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人群密集程度,全面摸排城区安全隐患底数,开展城市安全体检行动。完善风险分布图、逃生路线图、风险告知牌、安全责任清单、管控措施清单、脆弱人群清单“两图一牌三清单”,建立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加快建设安装城区电动车棚及充电桩,完成仙来大道特勤消防站主体工程,在城区主干道外增设150个、维修260个市政消火栓,全覆盖安装电梯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实时监测供水、电力、燃气和雨污管网等城市运行生命线。“今年,我也带来了《关于支持渝水区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的建议。”郭峰说,渝水已制定《渝水区安全生产固本强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施方案》,实施渝水更新行动,加强渝水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韧性、智慧渝水。“希望省里能倾斜支持渝水区创建韧性城市。”郭峰如是说。
过去的一年,渝水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提升攻坚战,创新城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工作制度,空气质量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浓度降幅达10.9%,5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接下来,渝水将进一步抓实“四尘、三烟、三气”综合整治,开展袁河、孔目江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有序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与绿色矿山创建,以源头治理守护绿水青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循环生态利用机制;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绿色园区低碳升级行动,推动新余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渝水区将继续秉持融合、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发展质态和水平,强壮工业“筋骨”,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奋力书写新时代渝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郭峰满怀深情地说。(文/李梦丽 图/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