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推景德镇申遗?江西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如何助推景德镇申遗?江西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1月17日,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景德镇申遗,让无与伦比的江西陶瓷文化在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光彩夺目。”助推景德镇申遗怎么做?记者注意到,部分省政协委员为此积极建言献策。

建议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更名为“景德镇湖田窑博物馆”

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学院教授欧阳敏介绍,湖田窑是景德镇的“立镇之瓷”。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宋真宗因喜爱昌南镇进贡的青白瓷,特将年号“景德”赐予昌南镇,景德镇因此得名,而这青白瓷主要就出自湖田窑。

他还提到,湖田窑遗址始烧于五代(公元907年—960年),鼎盛于宋、元,结束于明代中晚期,其间达6个世纪之久,是我国这一时期瓷器生产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工艺最精湛、产品最精美的窑场,也是第一家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瓷窑遗址。

“在景德镇全域申遗的关键时期,‘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更名为‘景德镇湖田窑博物馆’意义重大。”欧阳敏认为,更名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博物馆的内涵和特色,还有利于景德镇国家级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发展,并助力景德镇全域申遗。

他说,从历史来看,这一更名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湖田窑创烧于五代,早于宋代五大名窑,历史更为悠久,且窑址毗邻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以“民窑”代替“湖田窑”,降低了湖田窑影青瓷在陶瓷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实为不妥。从地理位置来看,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申遗申报范围湖田片区,为全域申遗的重要片区和非遗重要承载点。在博物馆名称中突出湖田窑,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湖田窑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增强人们对湖田窑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推动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

建议优化我省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服务

1月17日,在听取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后,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市国资运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景平十分振奋。“目前,景德镇正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来助推申遗工作。”胡景平表示,这涉及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全产业链以及城市人居生活等多个方面。为此,他也带来了一份提案,即建议优化我省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服务,让南昌、景德镇接好“流量”,抓住商贸机遇。

“优化我省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服务,离不开发挥景德镇市‘千年瓷都’这张亮丽名片的文化吸引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胡景平建议,要强化南昌市、景德镇市联动,并组织省域特色海外文旅推介活动,积极借助“洋景漂”的人脉和影响力,扩大海外朋友圈,把江西的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到更广的海外市场;协调南昌、景德镇两市与北上广深及周边省份口岸机场、高铁站的合作,互设窗口、场地,宣传旅游项目,设立往来咨询台等便捷服务。

同时,协调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昌北机场)增加直飞国际航班,或开通从昌北机场入境后,空地联程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专机航班。协调机场增加与其他口岸城市间的航班航线,优化航班时间,互开入境游专线,承接好“第二站”。加快景德镇罗家机场改扩建和升级国际机场事宜,扩容入境“第一站”备选口岸。协调争取高铁支持,增加景德镇北站作为上海虹桥至香港九龙高铁的停靠站,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入境游;优化周边省份口岸城市车次,甚至开通到我省南昌、景德镇的城市一日游、两日游专线。

此外,他还建议支持南昌、景德镇两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设立离境退税街区、商店,实现“即买即退”便利,为境外旅客带来一站式“消费+退税”体验。

文/皮婉婷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