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谢梦丽、杨文超、刘文琴、杜宇蔚报道:岁序更替,华章日新。1月17日上午,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昌隆重开幕,省长叶建春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用数据、事实和项目说话,既是对2024年工作的全面总结,又清晰地描绘了2025年的奋斗目标。
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纷纷表示,报告站位高瞻远瞩,内容求真务实,谋划科学合理,是一份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为江西打好“十四五”收官战指明了方向。
一份务实亮眼的“成绩单”
仔细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实”和“新”成为令人瞩目的关键词,产业发展、科技兴赣、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量质提升、干货满满。
“我是一名农民代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提到了乡村振兴工作,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省人大代表曹秋玲激动地说。
省人大代表马力表示,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内容翔实、数据准确,突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报告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深耕铜管相关领域,致力于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省政协委员李振专称,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过去一年,江西在科技和工业领域实现了众多突破,鼓舞人心,我将继续在本职工作中发挥政协委员模范带头作用!”谈及未来履职工作,李振专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一本写满幸福的“民生账”
两会期间,民生始终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议题。省人大代表祝荫来自医疗领域,她对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健康江西建设”印象深刻。“2025年江西将基本建成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和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防治等专项行动,这些都是省委、省政府高水平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的有力举措。”
省人大代表齐菊英则对报告中提到的“在全国率先落地应用医保码‘一码付’”频频点赞。她指出,这一措施的推行解决了广大参保群众在医保报销和智慧支付之间反复切换刷码的不便,让患者享受快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我是新余市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所以尤其关注教育方面的内容。”省人大代表刘小玲注意到,2025年江西省10件民生实事中有3件提及教育,包括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工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上学交通服务保障水平,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爱。
省人大代表涂小金也认为,报告将民生福祉贯穿始终,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组组民生数字、一条条惠民政策,都让人感受到暖暖的“民生温度”。
一张催人奋进的“作战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勇争先启新程。政府工作报告绘就了2025年江西的发展蓝图,其间不少新部署、新举措、新行动引发代表委员热烈反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中有创新,很提气,很给力!”省人大代表肖军平表示,报告中提到的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开展清理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障碍等“五大行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式执法等行动和措施,“让我们这些从事实体经营的企业家有了稳稳的安全感。”
省人大代表蓝丽是一名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她尤为关注报告中的乡村振兴相关部署。“报告提到,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这次带来的建议同样是聚焦乡村振兴方面。”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内心充满激动与希望。”省人大代表乐金红告诉记者,报告多次提及农业农村,让她切实感受到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对农业生产一线的关怀。“作为种粮大户,我会带头落实粮食种植任务,扩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依靠科学种植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同时,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联合周边农户发展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乐金红说。
在省人大代表郑锐看来,政府工作报告时代感强、含金量足,鱼水情深,新意十足,心意满满。她所在的萍乡市湘东区作为该市的工业大区、农业强区、文旅新区,将贯彻落实报告的各项战略要求和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工业当家、强产兴城的主基调,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多措并举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名从事戏曲表演的非遗工作者,我将宣传好、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立足岗位,在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来自上饶的省人大代表徐小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