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的回响㊴|不敢忘,爬雪山、过草地……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90年的回响㊴|不敢忘,爬雪山、过草地……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于都县段屋乡胜利村的一棵大树下,段春华的思绪又飞回小时候。那时,他和爷爷段九长形影不离,常常跟着爷爷辗转各个学校宣讲长征故事。“爷爷常说,要把参加长征的经历讲给年轻一代听。让他们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中革军委仅有一台发报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特别珍贵。长征开始时,组织便派了一个128人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红军战士段九长就是其中之一。

“爷爷身高一米八几,人高马大,所以就挑选他去抬这个发报机。”长征路上多艰险,更何况战士们还要轮流背着沉重的设备行军,特别是在爬雪山过草地时,饥寒交迫,战士们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

▲红军后代段春华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龙楚良

▲红军后代段春华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龙楚良

“干粮吃完了,就剥树皮来吃;树皮吃完了,战士们就解下牛皮腰带,用来煮汤……”小时候,段春华常常会好奇,这干巴巴的树皮和硬邦邦的皮带,真的能吃吗?那得多难吃啊?可这就是爬雪山过草地时红军战士用来充饥的东西。

爬雪山时,越往上爬,山势越陡,气温越低,战士们连睡一个好觉都难。“休息的时候,你不能躺着,也不能坐着。只要你一躺下或者坐下,那很可能就再也起不来……所以,爬雪山时,红军战士都是站着或蹲着休息。”

段春华说,因为站得太久,爬雪山时爷爷段九长的一只脚掌就被冻伤了,“五个脚趾,就只剩下两个!”残缺的脚掌见证了长征的艰辛,成为段九长戎马生涯的荣耀印记。

有一次,段九长的一条腿被草地里的毒蛇咬了一口,只能简单挤出血水、敷上草药,因此留下一个很大的疤痕。“他回来后,经常给我们看这个疤。出去宣讲时,时常撸起裤管来给大家看。”

▲段春华比划着爷爷被毒蛇咬伤的位置。摄影|龙楚良

▲段春华比划着爷爷被毒蛇咬伤的位置。摄影|龙楚良

还有一次,一个炮弹直接落到段九长身旁,当他闭上眼睛准备迎接生命的终结时,等了半天,结果发现是一个哑炮,不响!为此,段九长常常感慨,说自己运气比较好,长征路上好几次大难不死。

过草地时,还要特别小心沼泽地。段春华说:“你看着这个路啊,好像能过。但它实际上是沼泽,只是你看不出来。有战士走到那里,人就陷了下去,怎么也拉不起来……”眼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慢慢陷入沼泽,自己在一旁却束手无策,这成为爷爷段九长很多年的遗憾。

长征路上各种艰难险阻,都无法动摇战士们的理想信念。段九长告诉后辈,肩上沉重的发报机和发电机,承担着红军部队长征路上信息传递的重任,是战士们宁可失去生命也要保护的重要设备。

一路上,有战士不断倒下,剩下的战友们,擦干眼泪、振作精神,继续上路。长征路上,这支护卫红色电波的128人加强连,最后到达延安时仅剩3人,段九长就是其中之一。

段春华说:“在长征路上,爷爷与毛主席关系甚好。新中国成立后,爷爷申请复员回到家乡于都,毛主席听闻他仍住在茅草屋内,便寄来300元钱,段家这才盖起了几间平房。做完房子剩下100多元,爷爷寄回了北京。”

这一举动一度让家里人感到不理解,毕竟当时家中确实困难。“爷爷说,当时家里有田种,最起码能吃上稀饭、红薯。我们国家那时还好穷,不要增加国家的负担。所以,剩下的钱一定要寄回去。”朴实的话语,映照着段九长的赤诚之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因为段九长参加红军的经历,段家人对于参军报国有一种别样的向往。段春华说:“我哥哥也参军,我儿子也参军了。这是向爷爷学习,希望能和爷爷一样,为国家尽一份力。”三代从军报国志,一脉相传家国情。段家人用行动诠释——作为红军后代,更要继承革命传统,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路。

90年的回响㊴|不敢忘,爬雪山、过草地……

来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

文字: 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