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协商主题选得好、调研做得好、文稿写得好、发言讲得好。”12月2日,在景德镇市政协“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利用,擦亮‘千年瓷都’靓丽名片”专题协商会上,市委书记胡雪梅连用四个“好”点赞市政协专题协商。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考察,对景德镇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谆谆告诫陶瓷文化保护传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全力守护好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千年瓷都的使命和任务。
紧扣中心大局,市政协扎实履职尽责,建言资政。市委书记亲自领题,市政协积极跟进。8月份至今,课题组先后赴镇尚陶瓷、诚德轩、陶瓷包装博物馆等点位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我市非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走访非遗基地和传承人,广泛听取和收集意见建议,形成了干货满满的调研报告。
此次专题协商会,市文旅局、市人社局、景德镇陶瓷大学及各县区悉数到会,政协委员与相关单位负责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共谋良策。
“景德镇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26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研究基地2个;同时,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48人。”说到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时,市文旅局局长盛璟晶充满自豪。
市政协常委傅长敏提出建议,“景德镇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近两千年窑火没断烧的城市。我们要发挥强大手工艺没有断层的优势,以景德镇良好的陶瓷生态脉络为出发点,围绕传统工艺的流程来进行旅游线路的开发,打造一条传统陶瓷技艺流程游,让游客在景德镇能沉浸式地感受到历史的痕迹,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就如何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利用,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其江建议“要抓好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非遗人才、本土与国际融合的非遗人才、学科与跨学科融合非遗人才、基于非遗项目的差异性人才、借助数据教学平台非遗人才五个方面人才的培养。”
就如何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宣传工作,市政协委员陈俊绮说道,“要做到全程宣传,让“非遗”宣传无时不有;全员宣传,让“非遗”宣传无人不会;全息宣传,让“非遗”宣传无处不在;全效宣传,让“非遗”宣传无所不能。”
市委书记胡雪梅充分肯定政协调研和协商成效。她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集思广益推进申遗工作,想明白、迈开步、干到底,努力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异答卷。要注重保护传承,让非遗“生命力”越来越强;要注重交流互鉴,让非遗“朋友圈”越来越广;要注重变活变现,让非遗“含金量”越来越高;要注重数字赋能,让非遗“时代感”越来越强;要注重组织保障,让非遗“好生态”越来越优。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产业、融入市场、融入旅游、融入生活,让景德镇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更远地传播,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协商工作重在落实、贵在成效。市政协主席俞小平表示,要把准定位善发声,守正创新促履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持续完善“赣事好商量”协商品牌,发挥政协优势,凝聚奋进共识,协调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协商结果”变“履职成果”,在助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新征程中,树好政协责任、务实、有为、活力、和谐的良好形象。(陈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