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博昊
新版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调整中,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89种以谈判/竞价方式纳入,另有2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直接纳入,同时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
今年参与谈判/竞价的117种目录外药品中,89种谈判或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国家医保局将包括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全球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经调整,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新增91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6个(含4个罕见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含2个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同时,调出了43种药品。
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新版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据介绍,本次药品目录调整在肿瘤、糖尿病、精神、抗感染等领域,都有疗效更佳、依从性更好的药品被纳入目录,同时保证了价格和费用基本相当。如某款重性精神病治疗用药,一针可维持半年有效,与目录内原有每月注射一次的药品相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依从性、减轻医疗体系负担,今年谈判纳入后疗程费用较原有月制剂低30%以上,实现了“提质不提价”。
记者注意到,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同时438种疗效不确切或易滥用、临床已被淘汰、长期未生产供应且可被其他品种替代的药品被调出目录。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受益8.3亿人次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7年来,国家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优化完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管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7轮调整,医保目录内药品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费用水平更加合理,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10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受益8.3亿人次,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充分彰显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关切。
二是坚持战略购买、价值购买。整合全体参保人用药需求,与药品企业开展准入谈判,以广阔市场换合理价格,显著提升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保障水平的迭代升级,推动基金支出结构“腾笼换鸟”,充分彰显医保部门系统集成的治理优势。
三是坚持开放包容、宽广胸怀。目录调整从未区分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属性,无论内资外资、国企民企、中药西药,所有符合条件的药品一视同仁,充分彰显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引导创新。坚决树立支持“真创新”的政策导向,运用药品价值评估、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技术工具,在有限的基金支撑能力下尽可能平衡好参保人多元化需求、医务人员临床用药以及医药产业发展创新的需要,助力高临床价值、高创新水平的药品获得与之匹配的价格,引领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彰显医保部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进一步细化政策、加强管理,切实做好新版药品目录的落地和执行,坚决保障参保人合理的临床用药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