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新闻发布会

“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新闻发布会

自动播放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173期: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发布“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新闻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文字采集、提问:黄子怡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11月1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行“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符金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明成,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曹爱珍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女士,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符金文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明成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曹爱珍女士,请他们介绍我省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李军女士作介绍。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李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美丽江西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

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三次莅临江西考察,深刻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明确要求我们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作为“三大高地”之一,提出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下面,我就《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作个简要介绍。

《实施意见》包括正文和1个附件,正文概括起来有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组织实施等3部分内容,附件详列了重点任务清单。

一、目标要求

《实施意见》从3个方面对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作出总体安排。

一是时间安排上,锚定三个节点。《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美丽江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江西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江西全面建成。

二是区域布局上,突出地域特色。《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美丽中部建设,奋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省域内,结合区域山水自然景观、地域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等,分5大板块提出:南昌都市圈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展现“浩渺鄱湖、沃野千里”大美风光;赣州、吉安推进革命老区美丽建设,展现“郁郁葱葱、碧水长流”俊美风景;赣东北地区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展现“妩媚青山、小桥流水”秀美风韵;赣西地区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兴绿色动能培育,展现“山明水秀、阡陌纵横”和美风貌;赣中地区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经济发展标杆,展现“红绿辉映、山水交融”娇美风姿。

三是指标设置上,奋力争先创优。《实施意见》在对标对表党中央《意见》基础上,充分体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要求,结合我省各项指标本底现状,共设置了33个具体指标,包括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5个高于国家目标要求的指标,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湿地保护率、美丽城市建设等7个江西特色指标。

二、主要任务

围绕深入贯彻党中央《意见》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江西建设推进会精神,《实施意见》提出5个方面19项主要任务。

一是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完善生态价值制度化评价、多元化生态补偿等制度,全面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提升攻坚。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到2035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美丽河湖基本建成,土壤和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筑牢自然生态屏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体系。到2035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展现赣鄱大地秀美山川勃勃生机。

四是推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示范建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多层次打造美丽示范样板。推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建成一批成效显著的样板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基本建成。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工厂、美丽村庄、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

五是健全美丽江西建设保障机制。守牢美丽江西建设安全底线。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美丽江西建设的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同时,开展全民行动,形成美丽江西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实施意见》要求,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美丽江西建设各领域全过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协作机制。各级人大要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法规实施监督,各级政协要加大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各地要结合实际细化任务举措,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衔接。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问题整改,并与国家同步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过渡到美丽江西建设成效考核。

同时,在《实施意见》附件重点任务清单中,将60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了工作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接下来,省生态环境厅将会同各地各部门,扎实抓好《实施意见》的推进落实,与大家一道,共同守护好赣鄱大地的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徐承:

谢谢李厅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

我们注意到,江西是美丽建设谋划较早、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作为牵头的职能部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目前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李军:

在美丽建设上,江西一直努力先行先试。我们在2022年底就编制了全国第6个、中部省份第1个美丽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同步在1个设区市和6个县市区开展了“1+6”美丽建设试点,形成了良好的先发态势,美丽江西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全省大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多年保持中部领先、全国前列,去年生态质量指数全国第1,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全国第5,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妩媚青山、浩淼鄱湖,“万羽翔集”“江豚嬉水”等,这些都已成为美丽江西的生动名片。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的殷切期望,也是全省上下努力奋斗的目标。省生态环境厅作为牵头责任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可以简要概括为“美丽提质”“美丽增效”“美丽赋能”“美丽传播”四个方面。

一是让美丽提质,进一步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是民生之要、百姓之盼。这些年,我们持续攻坚工业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问题,实施“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我们还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立“无废赣净”品牌,九江、赣州、吉安、抚州等四个市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二是以美丽增效,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优势。高水平的保护,其根本是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我们通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从源头上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绿色标尺。持续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地方”的“三服务”活动,推进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为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同时,积极构建生态经济发展载体,创建了28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三是为美丽赋能,进一步增强系统治理合力。用创新和系统思维加强制度赋能、法治赋能、科技赋能、金融赋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比如,这些年,我们强化了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制度,成为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通过鄱阳湖总磷污染防治条例等“小切口”立法实践,解决了当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牵头组建的全国首个生态环境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联盟,为精准治污注入科技动能。此外,我们推动政银企联动协作,支持40个新能源项目融资28.63亿元,帮助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四是将美丽传播,进一步凝聚广泛共识。建设美丽江西,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近年来,我们特别重视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创作了高校版、中学版、幼小版三个版本的“美丽江西你我同行”宣传视频送进校园,支持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美丽主题活动。同时,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进企业、进乡村,让更多的人一起“向美而行”。近日,我们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开展了美丽村庄、美丽工厂、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优秀案例推选活动,现场屏幕上已公布了150个案例清单,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两微一网”,陆续发布首批150个案例,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多指导、多宣传。

生态环境部今年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用了“外美、内丽、气质佳”三个词,来形象地表述美丽中国的含义。“外美”就是生态环境美,“内丽”就是发展质量高,“气质佳”就是制度机制优,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努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美丽江西建设目标,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守护好优美环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以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更加可触可感。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源头分区管控、过程差异化监管、全链条精准服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各类环境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营,助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三是深化生态环境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建设美丽江西,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加快实施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

我们关注到,在《实施意见》中,将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请问江西省在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工作打算?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符金文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符金文

符金文:

近年来,省发改委认真落实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美丽江西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发展稳步推进。统筹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以试点示范为引领,打造了丰城可再生资源利用、鹰潭高新区零碳产业示范区等一批典型经验模式。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9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6.7%、4.8%。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继去年历史性超越火电后,今年前9个月持续攀升至发电总装机的56.2%。

二是节能降碳增效持续优化。制定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节能目标评价考核获国家通报表扬,1-9月,全省以3.9%的能耗增速支撑了4.7%的经济增长。抢抓“两新”政策红利,全省178个设备更新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45亿元。全省一级能效家电产品销售额增速大幅快于同品类家电整体水平占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4月份的39%提高到9月份的47%。

三是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深入推进抚州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出台进一步加快全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举措,建立试行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推进武宁县、婺源县等23个省级改革示范单位建设,推动3个县(市、区)成立“两山”学院。深入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立法调研,扎实推进石城等5个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设。充分发挥智库联盟作用,发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绿皮书,上饶望仙谷“两山转化”、婺源篁岭晒秋等模式广受好评。

四是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好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99项改革任务已完成92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绿色转型为主线,以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为导向,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谋划五大方面38项具体改革举措,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在前列。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瞄定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目标要求,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制定实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以抚州国家试点建设为引领,持续完善实施生态价值制度化评价,加快推进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在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我们关注到,江西省在培育绿色制造标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明成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明成

江明成:

近年来,省工信厅以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为主线,聚焦“1269”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省级绿色工厂602家、绿色园区6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184家,绿色园区23个、位居全国第4位,我省绿色制造体系已基本构建形成。一是企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在节能降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企业普遍开展绿色化改造,广泛采用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绿色工厂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接近行业标杆水平,其中,铜、铅、锌冶炼等企业能耗水平在全国领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4%,降幅居全国第5。二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园区数字化能源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新能源利用占比持续扩大;园区主导产业转型加快,产业间绿色协同、耦合发展,综合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园区+服务商”合作模式加快推广,入企绿色诊断常态化,今年以来,服务企业1000余家。三是绿色产业链加速构建。全省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4成以上已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00余企业绿色低碳协同转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细分领域绿色产业链已初见雏形,全链条上的绿色工厂多达200余家。目前,全省绿色工厂产值约占全省制造业产值的20%。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着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培育绿色制造领军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培育机制。落实绿色制造梯度培育管理办法,在国家、省、市三级梯度培育的基础上,形成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协同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的培育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工厂分级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加快标杆培育。制定培育计划,分级分类开展梯度培育,指导企业改造提升,树立行业典型。力争到2030年,省级绿色工厂达1500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产值40%以上。

三是打造绿色链群。深化实施园区绿色低碳升级行动,创新绿色发展路径,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全面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力争到2030年,全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基本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强化服务支撑。持续开展“江西绿色制造服务行”活动,聚焦企业绿色转型需求,组织服务机构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基础能力。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南都市报提问

江南都市报提问

江南都市报:

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注意到,《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请问,江西省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

陶小驹:

近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建设美丽江西,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出台江西省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实施细则、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启动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编制审批。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耕地保有量4004.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545.43万亩,2023年度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第2名的成绩,圆满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12万平方公里,切实维护“一江双心、五河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落实全面节约战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提质增效,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全省综合考核指标。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构建省市县联动机制,累计组合供应17宗,成交价款86.15亿元。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铜、金、钽铌、锂、锰、重稀土、萤石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锂矿保有资源量跃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绿色矿山245家,绿色矿山总数和占比均位于全国前列。全省15个县(市、区)评为全国首届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数量位列全国第五,3个案例入选全国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

三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出台全国首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建立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赣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赣州、抚河流域、长江流域(赣江中游-湘江源片)、长江重点生态区(饶河源-信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0余万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修复新格局,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对标对表《实施意见》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革创新、转变方式、担当实干,全力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取得实效。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提问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提问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乡村是美丽江西的“主阵地”,请问江西省在乡村建设上如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曹爱珍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曹爱珍

曹爱珍:

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与省情农情结合起来,根据《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创新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我省婺源县举办全国乡村建设推进机制现场培训班,11月6日在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省就“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作典型发言。我们做了五个着力的工作。

一是着力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激发乡村振兴根本动力。推进大面积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鼓励发展“稻渔”“稻蟹”等高效益种养模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有效增加了农民种粮收益。创新搭建了防返贫监测帮扶大数据智能系统,加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训,增强“防御”能力和“造血”动能。选择17个人居环境较好、生态优势明显的县,每批连续三年,由省级每年每县安排2000万元补助资金,三年一批滚动覆盖,打造赣东北、赣中、赣西南、赣南等四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区,带动全省上半年休闲农业营收135亿元;引进新经济新媒体等市场主体,推进整村运营,发展美丽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二是着力塑造景村融合新气质,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看不准类”等5类,分类分步、因地制宜推进村庄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管理。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粪“三污共治”一体推进。创新优化了“万村码上通”长效管护智慧平台,全省15.8万个村庄均纳入了监管范围,构建了随手拍、随时报、限时办理、逾期督办、整改反馈、一网统管的数字智慧监管体系。目前,全省宜居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达9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5%,累计创建美丽宜居先行县39个、乡镇898个、村庄9911个、庭院131万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景点精品线路48条、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1个。

三是着力激发产村融合新活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做大做强地方农业首位产业、七大主导产业、134个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绿色农业、绿色人才、绿色评价、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省部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闲置资源“三闲盘活”,发挥乡村生态优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创新开展“美丽乡村+乡宿”联动建设专项提升行动,发展了乡村民宿6156家,乡村民宿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创业3.8万人。丰富了“农业+新业态新经济”,打造乡村经济新赛道和新的增长极。前三季度,农产品电商零售额207.9亿元,同比增长50.7%;累计1354款优质农产品进驻高端商超餐饮平台。

四是着力培育三治融合新风尚,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搭建“云上赣农”信息化平台,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加强农村“三资”监管,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提升全省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省创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89个、示范乡镇9个。同时,大力推进乡风文明行动,开展“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行动,组织开展村BA、村晚、村跑、村歌、村运、农耕健身大赛等文体活动,带动农民转变旧观念,形成良好微习惯,使和美乡村“面子更亮,里子更美”。

五是着力迈出城乡融合新步,丰富乡村振兴内涵实质。实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注重规划先行、机制先行,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多个举措、多维政策把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有效流动,推动供电供水供气、网络数据、充电桩、交通道路、冷库冷链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教育、医疗、养老、电商快递等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人民群众满意度。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