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们在专场招聘会上挑选心仪的岗位。 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摄
“5+2就业之家”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系列专场招聘会让高校毕业生从找工作到“挑”工作、“一企一策”精准对接让企业不再为招工发愁……今年以来,南昌市持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构建“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的就业友好型社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54%,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往年同期,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
微信号:xyx0602
电话:13699505140
援企稳岗,加速释放政策红利
日前,在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流水线开足马力全力运转。“多亏南昌县就业之家帮我们及时招工,仅3天时间就安排了40多名员工到岗。”公司招聘经理孙绍平说,“每当我们有用工需求时,就业之家总能第一时间帮忙,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百米”,南昌县(小蓝经开区)“5+2就业之家”实行服务专员制度,“一企一策”精准对接,这也是当前南昌市各地人社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真实写照。
“我们向企业针对性发放‘政策包’‘培训包’,收集‘需求包’,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校企合作等活动,有效解决企业招工引才难的问题。”南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李玢说,“同时,通过‘云招聘+云服务+云互动’形式,实现求职招聘零距离。”
除了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南昌市还加速释放援企稳岗政策红利,通过“免申即享”等方式,实现各项补贴精准落实、高效直达,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截至9月底,全市发放稳岗返还补贴、社保补贴等各类惠企补贴6亿元。
精准帮扶,助力重点群体就业
今年6月,江西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付诗雨在当地就业部门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上挑到了心仪的公司和岗位,实现了毕业即就业。
家住西湖区朝阳洲街道的章件宝失业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9月,街道“5+2就业之家”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依照其需求精准推岗,不久,章件宝有了一份司机工作,51岁的他实现再就业。
类似付诗雨和章件宝这样的就业人员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南昌市各地人社部门通过“一对一”精准推岗、专场招聘会、送岗上门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了丰富的选岗空间。同时,围绕“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需求,创新开展“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学员点单、政府买单”的“四单模式”,分层级分类别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此外,持续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兑现补贴政策,兜牢民生底线。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3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4.84%;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余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4.05%。全市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11名,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24.9万元;全市脱贫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1.9万余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全市建档立卡需转产安置的退捕渔民已全部实现转产;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构建格局,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今年50岁的黄淑兰曾经靠打零工为生,去年,她在南昌市倍邦职业培训学校参加了母婴护理员培训并考取相关资格证。“现在,我成为一名‘赣洪月嫂’,收入比之前翻了一倍。”她笑着说。
“赣洪月嫂”由南昌市倍邦职业培训学校运营打造,其规范与先进的培训模式促使该劳务品牌在今年入选第一批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名单。
政府扶持+品牌加持+就业落实,这种一站式培训品牌打造,是南昌市实施国家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举措之一。去年,南昌市入选2023年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以此为契机,当地着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人才培养、重点群体帮扶、创业扶持等体系的搭建,全力构建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格局。
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基层民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南昌市通过织密服务网络、搭建线上平台、深化服务举措,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向群众身边延伸。目前,全市已建成线下“5+2就业之家”499家、线上2505家,基本搭建起标识统一、布局合理、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的全市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网络。
南昌市人社部门还打造了功能丰富、形式多样的“流动就业之家”,打破空间和地域限制,将就业服务紧密融入城市中,让劳动者获得触手可及的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