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所高校已落户!抚州东临新区崛起一座大学城
江西
江西 > 教育 > 正文

4所高校已落户!抚州东临新区崛起一座大学城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步履铿锵,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75年风雨兼程,赣抚大地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抚州发布开设“我和我的祖国”栏目,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展现个人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经历,抒发家国情怀,讴歌社会变迁;通过聚焦典型事件、项目和工程,挖掘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的动人篇章,展示我市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活力迸发,奋力奔跑的新姿态。敬请关注。

一座城市的高地在哪里?

触目所及的一定是人文

曾经连一所高中学校都没有的东临新区

有谁会想到

几年之后在这片黄土岗上

竟然崛起一座大学城——

抚州高教园区

建设大学城,并非抚州一时一地之策,而是这座城市谋局长远的战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打造教育高地、教育强市,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扩建、迁建、新建、引进等方式,举全市之力在东临新区推进抚州高教园区建设。

▲赣东学院东临校区

▲赣东学院东临校区

“欢迎大家入校!”9月18日,规划用地面积1028.21亩、总投资约14.9亿元的赣东学院东临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近6000名学生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美好的憧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赣东学院是抚州第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对抚州教育乃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临校区环境优美,教学用房、实验用房、科研用房、宿舍、食堂、体育运动场馆、图书馆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李自强说:“新校区环境很好,老师们也很亲切,我们对新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东临校区的成功建设与顺利搬迁,离不开抚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悉,自新校区建设以来,当地政府在交通出行、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对接江西“1269”和抚州“2416”行动计划,赋能“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赣东职业技术学院

▲赣东职业技术学院

同样在今年迎来第一批学生的还有抚州首所民办高校——赣东职业技术学院。从抚州高教园紧邻东临大道的西门进入校园,现代化大学校园的气息扑面而来。教室内,课桌椅已摆放整齐;学生寝室按照4人一间的标准布置,崭新的原木家具让房间显得更加温馨,每间寝室都配置了空调、衣柜、独立卫生间;宿舍楼公共区域内,洗衣机、吹风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据悉,赣东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建筑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5个专业,首届招生500余人。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高校成就人才,人才反哺城市。“我们的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和服务抚州重点产业链,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多种办学形式,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抚州经济社会发展。”该院校长助理杨佳介绍。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抚州校区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抚州校区

在抚州高教园区,一边是朝气蓬勃的新生入校,一边是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

记者走进位于灵谷峰大道的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抚州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500余名工人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据悉,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定向培养军士试点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航空工业航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具有鲜明的航空国防办学特色。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抚州校区占地2038.15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1175.89亩。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李洋介绍,目前,项目一期一标已基本完工,现处于装修收尾及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明年9月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有上万名学生来到抚州校区就读。

▲学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学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七里岗乡山口村村民黄清文心里格外高兴。几年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路网密度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随着总规划用地15平方公里的抚州高教园区一天天拔节生长,大学城宏图渐起,这里也成为周边村民和商家眼里的“香饽饽”。“已经有不少村民在周边学校门口摆摊创业了,我也打算开一家小店,等新学校招生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盼头!”黄清文说道。

目前,抚州高教园区已有赣东学院、赣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文华科技学院(暂定名)四所高等院校落户,全面建成后在校学生规模可达7万人以上。未来,园区还将继续引进优质高等高职院校,远期学生规模将达20万人以上。

▲梦想起航的地方

▲梦想起航的地方

“学”之所向 “城”以培之

一座城市的“脊梁”在这里挺立

一片教育、科技、经济、民生

相互支撑、同频共振的发展热土

也将在这里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