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156期: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传彬发布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高质量发展新闻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9月24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田承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后勤保障处处长王珲,九江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19场,邀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先生,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先生,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田承伟先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后勤保障处处长王珲先生,九江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凌志先生,介绍“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罗传彬先生作介绍。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
罗传彬: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江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省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监督管理、开发保护和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在2023年度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省荣获全国第5,连续2年进入全国前5名,实现“国考”“六连优”,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一是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深入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永续利用。2023年全省用水总量为219.3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取水量2.57亿立方米,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红线目标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6.3%和37.9%,降速领跑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8,非常规水源利用量3.40亿立方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3.7%,均远超年度任务目标。据统计,十八大以来我省以用水总量微增长,甚至负增长,支撑了GDP由1.28万亿元增长到3.22万亿元。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突出。我省节水工作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多次在全国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高位推动成效显著,省领导高度重视节水工作,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出指示批示,分管负责同志连续多年主持召开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暨节约用水工作协调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在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全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在享受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过程中,增强了节水共识。制度体系渐趋完善,出台《江西省节约用水办法》《江西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规章文件,推动节水工作迈上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制(修)订了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以及陶瓷、稀土、公共机构、企业、高校等地方节水标准,使节水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节水载体量丰质优,全省累计建成节水型企业、学校、机关、小区、灌区、医院等节水载体1.47万个。62个县(市、区)获得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称号,建成率居长江流域前列。累计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352家、节水标杆企业51家、水效领跑者17家,节水标杆工业园区12家;省级节水型高校65所、高校水效领跑者9所;省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30家。其中,景德镇市荣获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称号,1个工业企业、2个工业园区和13个公共机构分别荣获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及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实现城市领域、工业领域和公共机构领域国家级节水载体“零”突破。节水宣传精彩纷呈,“江小惜”节水科普宣传品牌十年磨一剑,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发系列宣传产品累计宣传覆盖超1亿人次,《江小惜的时光旅行》绘本英文版在第十届世界水论坛上向全球发布。组织全省各地积极参与水利部“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专项行动和全国节水知识竞赛等活动,我省连续多年多个节水活动和节水视频获得水利部表扬,省水利厅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三是水资源监督管理规范有序。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并接入全国取用水管理平台的取水在线监测计量点超过3100个,实现规模以上非农取水户和125个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在线监测计量全覆盖,全省规模以上取水在线计量率超过97.05%。用水统计调查持续加强,建成用水统计调查名录库建设,全省入库取用水单位达5342个,及时督促、指导各取用水户和市、县(区)水利局按季度开展数据填报、审核和上报,实现用水量精准统计。取用水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有力,每年年初对全省1.1万余家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取用水单位全覆盖下达计划用水,强化事前评估;持续开展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强化事中监管;坚持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全省市县综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事后考核。
四是水资源保护开发效果显著。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有成效,核定全省64个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压实保障监管责任,强化预警调度,2024年1-8月,跨省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有力度,将全省114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名录管理,其中42个列入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122个列入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11个设区市主城区、59个县级城市建成应急备用水源或具备双水源互为备用。地下水管理保护有特色,建立地下水管理部门协调机制,省水利厅、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地下水管理重大问题,实现全省1201个地下水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共享,完成全部9个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河湖管理保护有提升,2023年,全省20.3万余名河湖长巡河巡湖达121万余人次,有力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新增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130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建成河湖长制主题公园153个;创建绿色小水电27座,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五是水资源改革创新特色亮眼。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稳步推进,九江市、宜黄县、大余县、横峰县等4个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全部通过水利部等6部委组织的中期评估,其中九江市荣获优秀等次,在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水权交易突破亿方,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全省用水权改革,全省累计完成水权交易349宗,交易水量1.3亿立方米,交易宗数位居长江流域前列。合同节水领域逐步扩展,全省超60%的高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其中水利部公布的39个全国合同节水典型案例中,我省2所高校合同节水案例成功入选;在高校的示范引领下,全省实施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逐步向公共机构、农业灌区、工业企业等领域延伸。“节水贷”特色明显,出台全国首个水利部门联合三家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制定的“节水贷”政策文件,创新推出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最高40个基点减点优惠等优惠政策,为企业纾困引来了绿色金融活水。政策出台三个月,累计发放“节水贷”贷款超3.2亿元,惠及企业27家,最长贷款年限18年,单笔最大融资金额8000万元。“四水四定”研究取得突破,《关于推进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项目高质量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顺利完成省政府战略咨询;完成龙南市、宁都县“四水四定”试点年度任务,累计取得各类成果34项。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总量指标紧张等问题凸显。为此,我们将更加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充分发挥我省水资源量丰质优的禀赋优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水资源支撑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徐承:
谢谢罗厅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人民网提问
人民网:
请问江西省水利厅以“节水贷”为抓手发展节水产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
罗传彬:
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省水利厅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大力推进节水产业发展。
一是狠抓节水产业资金投入。我省用水成本低、节水缺乏内生动力,发展节水产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为加大节水产业投入,省水利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江西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和省节水办印发通知,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作为全国首个水利部门联合三家金融监管机构出台的“节水贷”政策文件,创新推出资源优先保障、建立专项绿色通道、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和最高40个基点减点优惠等五项优惠政策,为节水产业发展引来了绿色金融活水。政策出台短短3个多月,已累计发放“节水贷”3.2亿元,惠及企业27家,最长贷款年限18年,单笔最大融资金额8000万元。
二是狠抓合同节水领域拓展。推进合同节水管理是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举措,省水利厅以高校为突破口推进合同节水管理,指导南昌大学率先开展合同节水管理,联合省教育厅、省管局出台全国首个高校合同节水管理规范性文件,为全省高校开展合同节水提供政策依据。目前全省超60%的高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其中华东交通大学等2所学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在高校示范引领下,全省已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百余项,覆盖公共机构、农业灌区、工业企业等各个领域。
三是狠抓节水科普特色产业。把节水科普产业作为节水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特色、新亮点。其中,“江小惜”节水科普宣传品牌,注册商标15个、申请文创产品专利19个,开发出系列宣传产品,累计宣传覆盖超1亿人次,并作为唯一地方品牌受邀在今年5月第十届世界水论坛上参展。目前,“江小惜”已授权专业公司独家开发运营“江小惜”文创产品40余款,探索出节水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持续加大节水产业发展力度,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全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
请问对于老百姓来说,应如何参与到节水行动之中?江西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节水科普和宣教?
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
胡伟: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参与节水行动,综合起来,就三个字:“知、懂、行”。
“知”是指要知道为什么节水,即了解水情状况,树立节水观念。比如可以学习一下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我国首部节水专项法规《节约用水条例》,阅读《江小惜的时光旅行》等节水科普读物,观看《节水总动员》等节水科普视频以及节水科普展等。
“懂”是指要懂得如何节水,即掌握节水方法,养成节水习惯。《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中对日常生活中的节水行为有具体规范要求,比如“按需取用饮用水,带走未尽瓶装水;洗漱间隙关闭水龙头”,“清洗餐具前擦去油污,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家中常备盛水桶,浴前冷水要收集”,“优先选用节水型产品,关注水效标识与等级”等。
“行”是指要全民行动起来,即弘扬节水美德,参与节水实践。积极传播节水经验知识,坚决制止用水浪费等不良现象,发现跑冒滴漏及时报修,积极参加单位、社区等组织的节水志愿活动,倡导节水惜水行为,共同营造节水护水新风尚。
在扎实推进节水科普和宣教方面,省水利厅以“三个动”为抓手:
一是部门联动,构建节水“大宣教”工作格局。省水利厅会同省文明办等11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江西省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实施方案》,聚焦党员干部、在校学生、用水大户、城镇和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节水宣教,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节水“大宣教”工作格局。
二是创新驱动,打造节水科普特色品牌。针对南方丰水地区节水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深耕十余年用心打造了“江小惜”原创节水科普品牌,创新《节水总动员》系列科普作品和传播模式,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线上线下累计受众已超1亿人次。其中,国内首次以时间轴为主线打造的多元化节水科普展《江小惜的时光旅行》荣获了2023年度“典赞•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
三是示范带动,“五进”宣传提升全民意识。省水利厅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7部门组织省直单位以及各市县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五进”活动,全面提升公民节水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节水氛围。
谢谢。
江西电台提问
江西电台:
能否介绍一下江西省强化地下水协同管理进展情况?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田承伟
田承伟:
2023年以来,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全面强化地下水协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开好一个会。2023年7月,省级三部门召开第一次地下水监测工作协调会,研究制定《江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方案》,提出《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清单》,建立地下水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三部门每半年轮流召集一次地下水监测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地下水管理重大问题,目前已召开3次,有效推进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等需要多部门协同开展的工作。
二是搭好一张网。搭建江西省地下水监测信息平台,研发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模块,初步形成地下水监测站网线上“一张图”,实现水位、水温线上实时推送、水质及成果信息线下定期交换。截至9月上旬,实现三部门12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超1000万条数据共享,为我省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撑。
三是下好一盘棋。今年7月,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协同管理的通知》,将省级三部门建立的地下水协同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展到市县,并提出了具体细化措施。各地积极跟进,水利部门主动对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配合,工作成效初显,南昌、景德镇等市已参照省里做法,建立了本地区地下水协同管理机制,全省地下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经济晚报提问
经济晚报:
据了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推进高校合同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否介绍一下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后勤保障处处长王珲
王珲:
合同节水管理是节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十八大以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全面节约战略和“双碳”工作部署,将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办学全过程,同时积极探索学校节能管理的新模式。在省管局、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于2021年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效益分享型模式),引入节水公司投入资金改造两校区老旧管网设施和用水设备。具体情况下面我作个简要介绍。
学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建设,是采用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运营,合同期10年。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管网信息化建设、智慧水务管控建设、用水器具改造、部分管网改造与优化、地下漏损运维管理、项目运营维护等。合同期间,节水服务企业已改造与优化管网5761米,改造蹲位2220个,更换节水器具2.2万余套,安装分区计量流量计162套、压力监测点39套,建设智慧管控平台及移动端平台。此项目建设完成后由节水服务公司负责运营,通过节水改造产生的节水收益与学校按比例进行分享。
合同节水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我校智慧能耗监测平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用数字管理全面精准掌控两校区用水总量,实时监控全校用水全过程,实现节水与水务管理数字化、科学化、智慧化、可视化管理。学校老旧管网漏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两校区学生宿舍卫生间硬件得到优化提升,学生反映良好。经引入合同节水机制和系统治理,学校年节水约200万吨,综合节水率达60%以上。目前我校于2023年荣获“江西省高校水效领跑者”、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考核优秀单位,“2023-2024年江西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等称号。近期,水利部办公厅发布39个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我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光荣上榜。
通过引入合同节水机制,学校用水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更新,不仅提升了学校用水管理水平,同时还让学校和社会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更有助于减少污水排放,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长效节水机制,提升数字化赋能“双碳”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江西建设做出贡献。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
据了解,九江市是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请问九江市在推进再生水利用,盘活水资源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
九江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凌志
叶凌志:
试点以来,九江市按照“节水优先、统筹推进、科学规划、统一配置、规范管理、安全利用、政策激励、市场驱动”原则,深入推进再生水利用在九江落地见效。2023年水利部中期评估九江获评优秀,列全国第八,并在2024年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范例观摩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召开推进会,建立联席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配合、协同推进”的组织体系。
二是系统布局,加快建设。试点期间,我市系统谋划“再生水管道+城市河网”联网联供联调的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先后投入近50亿元实施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完成城区8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402.8公里雨污水管网,完成256个居民小区改造,建成“水务+”数字监管平台并投入使用,再生水利用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目前,我市十里河、廉溪河、芳兰湖等城区河湖均采用再生水进行生态补水,有效保障了水体生态流量和流动性,助力水生态良性循环。
三是建章立制,强化保障。试点以来,我市坚持从健全法规标准、构建政策体系等方面入手,先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九江市城区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等规划,出台《九江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修订《九江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再生水利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四是广泛宣传,形成共识。试点以来,我市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九江市节水教育基地和九江市节水主题公园,并把再生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节水宣传,积极营造了再生水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因地制宜,打造亮点。试点以来,我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九江特色”的“全地下+花园式”再生水厂、“试点+海绵城市”工程布局、“政府+市场”投融资渠道、“2+N”体制机制、“水务+”数字监管平台等“五+”模式,“全地下+花园式”的再生水厂特色做法在今年节水中国行•西安主会场展出。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障“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提供九江方案,贡献九江智慧。
谢谢。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