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向“匠”转型 吉安全面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江西
江西 > 吉安 > 正文

由“工”向“匠”转型 吉安全面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本报吉安讯 (全媒体记者朱力)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融入企业的生产运营,切实带动员工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吉安生益电子公司通过建立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积极引导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树立标杆,锤炼敢担当讲奉献的精神品格;江西志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全员基础创新、核心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创新”战略,带动企业产改工作走深走实。近年来,吉安市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新时代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高素质技能人才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吉安市先后创建省级工匠学院1家、市级工匠学院4家,通过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等培训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全市累计打造产改试点企业127家。

为了推动更多的技能人才由“工”变“匠”,吉安市总工会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单位,高质量承办了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首届职工技能竞赛决赛、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产改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连续五年承办全省“天工杯”电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先后举办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1700余场,参与职工近13万人次,基本实现“三百六十行、行行设赛场、人人练技能”目标。目前,全市已打造院士工作站4家,国家级、省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152家;劳模创新工作室30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8家,应用产业工人创新成果26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直接转化经济效益25.2亿元。

在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过程中,吉安市着力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在引才上聚焦“急需紧缺”,大力实施“庐陵英才”计划,开展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活动,累计引进人才3977名;在育才上注重“本土培养”,构建了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县(市、区)职业中专为主体的“1+3+N”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创建了“校中厂、厂中校”产教融合新模式;在用才上突出“人尽其才”,大力推广技术创新、能级工资等专项合同,推动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受益职工18.7万人。

“自从公司纳入全省产改示范点后,我们积极破除制度机制障碍,启动了多项特色活动,现在职工的干劲更足了,精神面貌更好了,企业自然发展得更顺畅。”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周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