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报道: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教材迎来全面改版,改版后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竹简,作为讲述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内容配图被纳入第二单元第7课“百家争鸣”章节之中(第41页)。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简牍5200余枚,其中《诗经》简1200余枚,《论语》简500余枚,《孝经》简600余枚,《礼记》简约300枚,《春秋》简200余枚,《易占》简180余枚。另有500余枚竹简与昌邑王国、海昏侯国的行政事务和礼仪等有关,是出土文献的一次重大发现。其中《鲁诗》《齐论语》有较明确的师承来源,对于研究儒家学说及其经典的传布、演变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了解西汉昭帝、宣帝时期思想文化的珍贵资料。
海昏侯墓竹简《论语》为《齐论语》,据推测,该版本的抄写年代上限最多不超过汉朝建立,下限能够确定为神爵三年。据现有资料推算,最有可能抄写于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至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之间。《齐论语》失传于汉末魏晋,距今约1800年。海昏侯墓竹简《论语》使我们得以一观《齐论语》原貌,在经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海昏侯墓是迄今所见随葬《论语》抄本最早的墓葬。海昏侯墓竹简《论语》代表了《论语》的早期面貌,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也体现了汉代儒学的整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