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用数字技术修复百余幅红军标语
江西
江西 > 教育 > 正文

江西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用数字技术修复百余幅红军标语

江西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用数字技术修复百余幅红军标语

近日,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多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到达井冈山,并围绕“红色标语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红色标语的保护和修复取得了重大成果。

实习生邹泽欣、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玉龙/文

一名学生在讲解数字AI修复原理

一名学生在讲解数字AI修复原理

一名学生在记录采集红军标语

一名学生在记录采集红军标语

部分红军标语变模糊 队员对其数字化修复并存档

队员们前往井冈山拿山镇长路村,那里一间间瓦房墙壁上,还留存着许多慷慨激昂的红军标语。透过这些红色标语,能够感受到革命斗争时期的峥嵘岁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的侵蚀、人为破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许多红军标语已经变得模糊。因此,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和传承这些红军标语成为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首要任务。

队员们手持相机,在一条条红色标语前驻足记录,通过拍摄高清照片、扫描原图、录入文字说明等方式,全面收集和整理每一条红军标语的图像信息、文字内容、历史背景等相关资料。同时,在保持标语原始风貌和书写风格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技术修复,随后将其存入到当地政府与学院共同建立的红色标语动态数据库当中,实现红色标语的数字化存档。

百余幅红军标语取得良好修复效果

说起红军标语,居住在拿山镇贵溪村的尹良忠感慨万分。这位具有51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居住在村里,作为红军标语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也常学着爷爷的样子,对儿女们讲“墙上的故事”。为了保护好标语,他从不允许孩子们在墙上乱涂乱画。

面对部分因年代久远而受损的红军标语,服务团队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和算法,对其进行了精细的数字化修复。通过去噪、色彩校正、纹理合成以及算法的智能分析与自动填充等技术手段,对这些受损标语进行细致入微的修复工作,使原本模糊、断裂的文字逐渐变得清晰完整,让标语重新焕发生机。

此次活动中,计算机学院的曾锦山教授团队将研发的汉字自动修复技术应用于“红色标语”数据集,共计百余幅红军标语取得良好修复效果。该项目对现存红色标语进行修复,有助于重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团队愿意为当地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馆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积极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提出将数字化标语与VR、AR等前沿技术相结合,构建出虚拟的红色场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

这种全新的体验方式,不仅增强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深入人心。该团队还表示愿意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在未来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开发红色文化主题App等,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