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钨都”西华山的前世今生
江西
江西 > 资讯 > 正文

“世界钨都”西华山的前世今生

西华山,在大余县城西北9公里,因钨而闻名于世。

钨是稀有金属,由于其耐高温、坚硬,是制造钨丝和弹头、炮管的重要原材料。1882年,德国牧师邬利亨发现了西华山钨矿,并买下山权私自开采运回德国。1908年,清政府赎回山权,从此揭开了“世界钨都”的光辉历史。

土地革命时期,西华山钨矿是红军在赣南重要的经费筹措地。抗日战争时期,钨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坚持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西华山钨矿作为新中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纳入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从1949—1989年的40年里,西华山钨矿累计生产钨精矿8.35万吨、实现利税10893万元,年均272万元。为偿还外债、换取外汇、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华山在为国家创造着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社会实践中,西华山人创造了井下“五无四化一整齐”和井上“五无三好一畅通”的行业先进管理标准。西华山成为了“工业学大庆全国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全国文明生产先进单位”和“清洁矿山”,并逐步形成了“严字当头,勤俭办矿”的西华山精神。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开采,面对钨资源枯竭,西华山钨矿不断探索走出低谷之路。通过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加大废石堆清运和林草种植力度,实现了生态复绿,再造绿水青山。2017年11月21日,西华山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同年,投资10.5亿元的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正式启动,目标是以独特的矿业遗迹为核心,建设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科普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4A级旅游景区和区域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打造以钨矿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建设矿山博物馆、矿洞探秘、小火车旅游、地质科考、田园风光采摘、工艺品美食商业街等一批典型特色景点,成为大余县旅游的新地标。

百年西华山钨矿实现华丽嬗变的同时,大余钨业也走出了历史低谷,浴火重生,迎来了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