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瓷儿的地方
江西
江西 > 景德镇 > 正文

半月谈记者 黄浩然

穿过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公园大门,步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龙珠阁、御窑博物馆、明清窑作群等古迹一一展现在眼前。这里有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徐家窑,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打卡。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 卢哲 摄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 卢哲 摄

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江西省景德镇市注重把握传承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承与开放“三对关系”,在赓续文脉中探索城市转型新路,陶瓷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

保护文化遗存,是对历史的尊重

67岁的余喜来曾任景德镇建国瓷厂党委书记。12年前,他走进徐家窑时,眼前只剩下废弃多年的老窑口和断砖碎瓦。“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刻不容缓。”余喜来说。

“老窑口被废弃、老房子年久失修,各种私搭乱建影响了街区风貌,给文物保护带来风险。”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2013年,以徐家窑为主体的明清窑作群修缮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历经两年修复完成。

但景德镇要修复的历史遗存远不止这一处。2015年,景德镇启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遗工作,着手修缮保护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御窑厂为核心的周边13.1平方公里被划定为重点保护区,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被政府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

“拆了重建肯定比修复来得更容易,但我们还是顶住了压力。”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说,修复要下绣花功夫,让每一栋建筑、每一件瓷器、每一处细节都讲述历史,这是对历史尊重,也是对后人负责。

今年2月,景德镇正式实施申遗三年行动计划,将申遗作为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龙头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持续推进。

产业之困如何突围

景德镇的手工制瓷技艺精妙绝伦,产品精美华丽,可由于生产周期长、程序多,高端产品一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为实现陶瓷产业动能转换,景德镇瞄准高端陶瓷工艺领域。走进景德镇华玉陶瓷研究院制瓷作坊内,近20台拉坯、修坯、施釉设备整齐排列。一旁的窑炉里,六层隔板上整齐地摆满了盛放瓷器的匣钵,足足码放了大大小小1000多件瓷器。

景德镇华玉陶瓷研究院常务院长程丽华说,郎红是中国传统红釉瓷器之一,需要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因其烧制难度高,在陶瓷业内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近年来,程丽华带领团队将郎红等名贵高温色釉瓷的成品率从过去不足5%提高到60%,并将高温色釉用于茶具等日用陶瓷生产中,相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更多普通消费者得以接触高端陶瓷艺术。

在景德镇,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不断拥抱新科技与新创意,探索出更多“可能”: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材料每层精确至0.5毫米;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踏”上智能制造的快车……去年,景德镇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00亿元,其中先进陶瓷产值翻倍增长。

为了让“非遗”活起来,景德镇将昔日的制瓷车间打造成非遗空间和博物馆,实现传统技艺与国潮巧妙融合。目前,仅陶溪川文创街区就吸引2万名年轻的手艺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10万余人就业。

为保护创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景德镇市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陶瓷产业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24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平均12个月缩短至1个月。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江建新说,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经历跌宕,但始终注重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目前,景德镇正致力于创造出更具感染力、影响力的陶瓷文化新业态。3年前,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年轻游客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了解瓷都历史;2年前,景德镇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的发展和变迁。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举办的“青花秘境”沉浸式时尚展,原计划举办半年,最后持续办了近一年,吸引1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去有瓷儿的地方”成为景德镇吸引外地游客的新标签。

陶瓷文化架起中外交流桥梁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最近,来自中国景德镇的陶瓷和来自法国巴黎的彩妆,被一起装进礼盒。这套礼盒近期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欧洲巡展”巴黎站,一经亮相,就吸引众多目光。

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在法国巴黎举办 高静 摄

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在法国巴黎举办 高静 摄

打开礼盒,只见瓷轻薄透亮,釉细腻洁白,勾勒的蓝红纹彩神似埃菲尔铁塔。“中国传统艺术与法式时尚色彩的碰撞,向世界展示了中法文化交融之美。”法国欧莱雅集团大众化妆品部总裁贝瀚青说。

得益于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近年来类似的跨界融合场景日益涌现,景德镇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推动陶瓷文化“出圈破壁”。

自2015年以来,景德镇陶溪川国际工作室推出“候鸟计划”,邀请国外艺术家驻场。截至目前,陶溪川已吸引了3000多名国外艺术家,2024年又有1000多人报名。

“陶瓷是永久的艺术,更是文化的符号。”在85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看来,景德镇在更有高度、更国际化的层面树立文化自信,前景必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