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填湖广”,从这里出发
江西
江西 > 人文 > 正文

“江西填湖广”,从这里出发

“江西填湖广”——作为华夏生命路线图中最为沉重的步履之一,每一次落地都痛楚,每一次回望都孤独。“平坟厝棺”“胙肉置瓦”“江西老表”——这些在特定历史时刻产生的语言,以缝合伤口的形式留下了移民文化的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汇流入海,汹涌澎湃。

瓦屑坝移民码头标记石。 张新冬/摄

瓦屑坝移民码头标记石。 张新冬/摄

水天一色的鄱阳湖就像生命的中转站,每年都有无数的候鸟迁来徙往。元末明初及其后,更有无数的江西移民在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踏上远离故土、播迁他乡的迁徙之路。

瓦屑坝与“洪武赶散”

瓦屑坝东与鄱阳县城隔水相望,南临胡家港,北靠饶河,直通鄱阳湖,水运便利。据考证,瓦屑坝在西汉以前,就是人声鼎沸的制陶工场,被誉为“古代制陶工业园”。

唐末黄巢起义,制陶者避祸离去,窑陶渐毁,最终留下了遍地的陶瓦碎屑,连亘成长长的土坝,后称瓦屑坝。

瓦屑坝遗址绵延长达20里,湖岸沟壑土坝难分,陶片瓦器隐约其中。站在古渡口的岸边,目睹这一隅大地的伤疤,耳边的风便会把历史时空中喧闹不安的声音重播回放。

元末红巾军起义后,群雄并起,经过16年的拼杀血战,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但大战后满目疮痍,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江淮、湖广地区尤甚。

《明史·食货志一》将明代的人口流动分成四种类型:“其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

无论是朝廷政策性的“移徙”,还是天灾兵祸造成的逃户、流民,背井离乡都是他们共同的命运。

650余年前,在官方组织的“洪武赶散”大规模移民浪潮中,为方便江西移民集中迁徙,明朝廷将饶州府政治中心鄱阳县治附近的瓦屑坝设为移民集散地。当时的瓦屑坝属于四面环水的立德乡(今鄱阳县莲湖乡),兼具封闭管理和水运便利条件,饶、信、洪等州移民便由这里集中迁出。

瓦屑坝移民主要是饶州、信州二府的属县移民,其中又以鄱阳、乐平、余干、浮梁等县移民居多。据统计,“江西填湖广”移民约210万人,仅饶州就有近百万人。

明朝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且是高压下的强制移民。被命运驱赶的江西移民由各地汇集在瓦屑坝,登记造册,深情而痛楚地瞥下望向故乡的最后一眼,然后登船出发。

他们涉鄱湖、出湖口,或溯江而上抵达湖广各府县,或顺江而下流播于南直隶安庆、庐州各地,乃至赴更远处拓荒耕耘,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洪武赶散”移民政策告示。张新冬/摄

“洪武赶散”移民政策告示。张新冬/摄

移民轶事与习俗

强制移民政策可以赶散人口,却驱散不了故土难离的人心。

移民先祖迁徙到湖广地区后,尽管在异乡落地生根,但他们对故土一直念念不忘,总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

移民后裔不忘先祖遗愿,在自家田埂或地头用砖砌成一小石屋,将先祖棺柩放在里面。他们期待有一天回故乡时,将先祖灵柩带回家乡安葬。六百年来形成的厝棺习俗,延续至今。

在湖北黄陂,老百姓除夕这一天祭祀祖先,在胙肉(祭祖时用的肉)上放几片瓦屑,不忘祖先当年从鄱阳瓦屑坝而来;也有在胙肉上插一双筷子,铭记祖先回忆中的江西筷子巷。而在湖南,很多人的祖先是从江西迁移过来的,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平坟厝棺”“胙肉置瓦”“江西老表”——这些在特定历史时刻产生的语言,以缝合伤口的形式留下了移民文化的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汇流入海,汹涌澎湃。

瓦屑坝遗址。 张新冬/摄

瓦屑坝遗址。 张新冬/摄

移民文化与后裔繁茂

明末清初学者张希良写下《瓦屑坝考》后,清代邑人史珥对瓦屑坝进行考察后著《续瓦屑坝考》《重续瓦屑坝考》,开启了考证求索“瓦屑坝”确切地点的文化之旅。

1997年,两位著名的移民史专家曹树基、葛剑雄教授写下《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一文,标志着当代学术界对瓦屑坝移民传说的正式关注。

2007年,学者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中提到“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来自瓦屑坝。

2009年,鄱阳县政府邀请曹树基教授成立课题组,开展瓦屑坝移民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鄱阳本地文史研究者邓道练、朱贵安等人多年来深耕瓦屑坝移民文化领域,移民宗谱研究和搜集工作硕果累累,将当年的移民面貌近乎重现:

安徽安庆市图书馆有家谱36部,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家谱有18部;桐城有族谱63部,其中20%家庭的始祖来自鄱阳瓦屑坝;宿松县180个姓氏586个分支中,266个分支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其中90多个分支明确记载来自瓦屑坝……

湖北东北区136部族谱中,迁自江西的有110族;东南区69部族谱中,迁自江西的有49族;迁自江西的族中,大部分迁自瓦屑坝……

移民不是难民,勤劳坚韧的江西移民在被迫迈出背井离乡的步伐之后,毅然将自己的血、泪和汗水洒落在陌生的土地,以开拓的方式延伸故土,以开放的胸怀敬恭桑梓。

从洪武初年到弘治的百余年间,经过几代江西移民的努力耕作,终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

明代人张翰在《松窗梦语商贾记》中说:“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正是江西移民的开发,才使湖广之地成为鱼米之乡、天下粮仓。

明清两朝,从瓦屑坝迁至安徽、湖广的移民后裔中,冠带袍笏,不胜枚举。

杰出人物如“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还有李鸿章、刘铭传、邓石如、邓稼先、叶笃正、严凤英……如今瓦屑坝移民后裔遍布安徽省42个县市和湖北省35个县市,更是人杰辈出,枝繁叶茂。

而湖北蕲州“瓦屑坝”、武汉“鄱阳街”、黄冈“慕义乡”、汉川“江西湖”“江西垸”、安徽“双港村”、四川金堂“江西村”,以及云南建水“鄱阳村”等地名,正是当年瓦屑坝深埋在大地上的根脉线索。

也许就从抵达陌生土地的那一刻开始,移民及其后代的生命中都会增加一项与生俱来的使命——寻找乡愁,追寻根脉,找到那一条“回家的路”,再望一眼那早已经模糊不清的遥远故乡。

鄱阳县瓦屑坝移民文化馆。 汪填金/摄

鄱阳县瓦屑坝移民文化馆。 汪填金/摄

移民圣地的守望

“江西填湖广”——作为华夏生命路线图中最为沉重的步履之一,每一次落地都痛楚,每一次回望都孤独。

那些注定要成为宗谱中迁祖的移民们,对故土的记忆在时光的抚摸下就像伤口中的血肉渐渐愈合,最后只剩下大地上神圣的一道伤疤——瓦屑坝,血脉符号、精神家园,移民的根、游子的魂……都暗藏在这三个字凸起的笔画深处,在寻找中连绵不绝,在追忆里念念不忘。

今天的瓦屑坝村位于莲湖乡政府所在地慕礼之东偏南4.4公里处,共有9个自然村3500余人口,现存瓦屑堤坝、扁子港古码头、古樟树根、筷子街等历史遗迹。瓦屑坝村还先后建起了移民码头碑、怀源亭、瓦屑坝遗址、瓦屑坝民俗展览馆等,供移民后裔寻根溯源。

为了全面展现深厚的瓦屑坝移民文化,鄱阳县于2019年建成瓦屑坝移民文化园,园内建有瓦屑坝移民文化馆、乡愁码头、圆梦剧场、同心广场、望乡台、鄱阳名贤谱浮雕等景观,以弘扬“思源思进、创新创业”的移民精神,激发“自强不息、建设家园”的奋进意识。

“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作为中国八大历史移民圣地之一的瓦屑坝,已经成为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故园,移民文化探根溯源的殿堂,移民精神发轫拓展的原乡。

如今的瓦屑坝,仍痴痴守望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她在等候久去未归的子民,等候烙印着“瓦屑坝”血脉的绵绵瓜瓞,等候听到那一声梦牵魂萦的呼唤。

鄱阳瓦屑坝祭祖大典。汪填金/摄

鄱阳瓦屑坝祭祖大典。汪填金/摄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