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景德镇陶瓷书法
江西
江西 > 人文 > 景瓷 > 正文

你不知道的景德镇陶瓷书法

陶瓷书法不同于普通书法,它是源于窑火的艺术。当书法与陶瓷相遇,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作者: 彭文斌

以书法装饰陶瓷,古已有之。不过,在很长的岁月里,陶瓷书籍大多将陶瓷书法作为款识进行介绍。人们往往关注陶瓷绘画或者雕刻,而书法在其间无足轻重,更像是一种点缀、装饰和配角。

其实,陶瓷书法不同于普通书法,它是源于窑火的艺术,难度也远大于宣纸上的书写,特别是经过火的淬炼之后,淡墨笔画极易失去神采。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陶瓷书法有着更多、更高的艺术和技法上的要求。

当书法与陶瓷相遇,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不妨听听景德镇当代陶瓷书法家的创作故事。

景德镇陶瓷书法非遗传承人尹志军在创作。王凯丰/摄

景德镇陶瓷书法非遗传承人尹志军在创作。王凯丰/摄

01

薄胎斗笠碗下,37岁的王卓儒小心翼翼地斜着半个身子卧在那儿,握着毛笔缓缓地书写着。

瓷碗,薄如纸。碗的内心圆,直径一尺许。书写的内容,千字左右。

这是1992年的初秋,景德镇的天气如同出炉不久的陶瓷。豆大的汗滴扑簌往下掉落,王卓儒浑然不觉,亦不能觉。此刻,每一个字都是关卡,稍有疏忽,便功亏一篑。

手工制作一个口径为87厘米的薄胎碗,薄处不过0.5毫米,何其难也。在薄胎碗上画出四百多个不同造型的京剧脸谱,何其难也。这两个难关,分别由老艺人熊友根、青年陶瓷美术家吴锦华攻克了。现在,剩下的事,是他王卓儒为京剧脸谱书写千字文。

京剧脸谱碗,系北京华凡达有限公司所订制,要求做成中国独一无二的薄胎大碗。景德镇艺术瓷厂不敢大意,当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创作攻关组,全力攻坚。

当时,还没有“陶瓷书法”之说。要在一个巨大的薄胎斗笠碗的碗心写字,实非易事。诚如王卓儒后来所写的《长相思》那样:“十指轻,勤耕耘,巧集砂泥别有情。杯盘壶罐均。平常心,笔下勤,吾将刻刀集精神。花红又一春。”

王卓儒自幼跟随父亲、著名陶瓷书法家王运铭学习书法和篆刻,后来投到景德镇艺术瓷厂王隆夫门下学习篆刻,并得到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许亦农多年的悉心指导。

写京剧脸谱薄胎斗笠碗上的字,王卓儒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只碗,为艺术瓷厂创造了18万元的经济效益,相当于全厂2000多人半个月的工资。

王卓儒酷爱书法,也钟情陶瓷,每有精美瓷器在前,他顿时热血沸腾,墨韵便开出朵朵烟霞。其陶瓷书法的创作载体,涉及碗具、挂盘、花瓶等,内容则以古体诗词为主,一旦开笔,如龙游大海,墨韵四溢,处处风雅。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景德镇从事陶瓷写字工作的人不多,占比不超过百分之五,即便实力如艺术瓷厂,也不过十来人。无疑,王卓儒是其中的佼佼者。

初心不改,自有硕果。王卓儒的执着追求,使他赢得了诸多荣誉。这些年,他用笔和刻刀,参与创作了大量陶瓷作品,如景德镇千年古窑书法碑林、浮梁县古县衙隶书长廊等。参与创作并获得吉尼斯纪录之最的,除了京剧脸谱薄胎斗笠碗,还有最高青花山水瓷、最高镶器六方宝塔。

长期浸淫,矫若游龙。王卓儒尤其喜欢钻研隶书,在瓷壶、瓷瓶、瓷盘、瓷罐上书刻了不少相关作品,代表作有四方扁瓶《道德经》第七章、《兰亭序》皮灯、百件山水隶书、大方陶刻李白诗、水盂陶刻李白诗等。

有一次,王卓儒在陶刻紫砂壶时,赋诗一首记述斯时心情:“丁山自古号陶都,杯盘盆盂罐缸瓢。细作精雕吴人志,我也千里来刻壶。”

王卓儒陶瓷书法作品。

王卓儒陶瓷书法作品。

02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聂泰颐当为前者,他的隐,更在于陶瓷书法作品,敢为绿叶衬红花。

“泰然处世,律己唯勤,艺泽珠玑歌耄耋;颐和修身,待人和善,情融翰墨颂遐龄。”这两句话,是聂泰颐70岁生日时,其老朋友、窑炉工程师余少潘所说,亦是对聂泰颐的人生概括。

聂泰颐生于1923年,是景德镇书法界元老级人物。1949年以前,聂泰颐在红店学徒时便显露出书法方面的天赋,隶书和行书自成一家。渐渐地,他专门帮红店和名家题字写款,名气水涨船高。“珠山八友”陶瓷作品中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表达,对聂泰颐的影响深刻。

聂泰颐陶瓷书法作品。

聂泰颐陶瓷书法作品。

解放后,聂泰颐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作。1986年,景德镇开始兴起仿古瓷,仿古瓷需要题款,于是有着丰富题款经验的聂泰颐开始受邀出山,帮人题仿古款。

台湾的林先生到景德镇选购仿古瓷时,就只认聂泰颐题的款,原因很简单,凡是有聂泰颐的字,仿古陶瓷就可以多卖出好多钱。

1993年,重工粉彩瓷板山水画《源远流长》问世。这幅5.6尺的珍品以景德镇昌江源头的山水为背景,选择渔樵耕读这一传统题材进行创作,歌颂景德镇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赞景德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绘画部分,由“粉彩山水画大王”王云泉负责,设色工作由景德镇粉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范士魁负责,而聂泰颐负责瓷上的书法部分。

这年,聂泰颐正届古稀,陶瓷书法技艺已然炉火纯青。目睹自己熟悉的山山水水,聂泰颐心潮澎湃,仿佛看见往事和时光化为昌江之水,流淌向远方。从右到左,他挥笔写下“源远流长”四个大字,略微沉吟,大约觉得意犹未尽,又以蝇头小字写道:“时在癸酉仲春。”

《源远流长》也成为王云泉平生最为得意之作。三位陶瓷大佬,在一幅佳作中呼吸与共、血肉相融。

聂泰颐陶瓷书法《源远流长》

聂泰颐陶瓷书法《源远流长》

03

景德镇是一个制造传奇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陶瓷艺术新星冉冉升起。

1983年,对于景兴瓷厂的工人技师黄锦章来说,是一个在陶瓷书法方面起航之年。这年,他设计的“百件瑟瑟陶瓷瓶”夺得景德镇市第二届陶瓷美术“百花奖”评比优秀创作奖。作为草根起家的陶瓷书法家,黄锦章没有理由不骄傲一把。

小试牛刀后,渐入佳境。1985年,黄锦章的小楷瓷板书法在景德镇市技工大奖赛中摘取金奖。1992年,黄锦章的二尺四瓷板条幅书法被日本恩巴公司“中国近代美术馆”收藏,这家公司还聘请黄锦章为贵宾,邀请他赴瀛作现场技艺表演。这种荣耀,对于绝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即。

光环滑过后,黄锦章还是那个朴实的匠人,干着专业设计,默默地钻研他的陶瓷书法,给厂里的瓷器写着底款。

出生于1939年的黄锦章,从来不曾投靠名师,也从来没有撞大运捡到“狗头金”,一切,只能依靠自学成才。自知冷暖,岁月悠长。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号——陶乞。

荣誉褒奖,本为身外之物;瓷上书法,才是黄锦章的骨血。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黄锦章创作了书法瓷板《沁园春·雪》和印章瓷板《沁园春·长沙》各一件,以表达其崇敬之情。这两件精品,各有精妙之处,一掀起面纱,便引发如潮好评。

仅以印章瓷板《沁园春·长沙》为例。黄锦章按句、意分为二十二题印章,依词句顺序,将历代金石艺术风格融于一处。在布局时,他注重突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题印章,定于核心位置,寓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鲜明主题。

做一事,成一事,不问名利是非。黄锦章无暇旁顾,他对陶瓷书法用情极深,殷殷之爱,浸透探寻之旅。1998年,黄锦章发表了《“陶瓷书法”简论》一文,首次从理论上提出了“陶瓷书法”这一概念。

往事如风,风流总是迅忽如落红。黄锦章是一个平民传奇,也是一个都市隐士。欲解花语一言,听取鸟鸣千遍。他用陶瓷书法诠释了自己质朴而深邃的人生。

景德镇陶瓷书法非遗传承人尹志军陶瓷书法作品《行云流水》。

景德镇陶瓷书法非遗传承人尹志军陶瓷书法作品《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