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118期:萍乡市市长熊运浪发布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闻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提问:苏越 信息采集:李梦丽、孙凡茜 摄像:程曲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6月24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萍乡市联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萍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罗璇,萍乡市政府副市长刘运成,萍乡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洪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三场,邀请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先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璇女士,副市长刘运成先生,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洪先生介绍“ 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熊运浪先生作介绍。
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
熊运浪: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介绍萍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我谨代表萍乡市委、市人民政府,代表200万萍乡人民,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萍乡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萍乡。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是红色之城,是工人运动的摇篮,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书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的壮丽篇章;萍乡是魅力之城,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7.24%,有清幽明净的杨岐普通寺,有“地下艺术长廊”之称的亿年溶洞孽龙洞,还有享誉世界的“云中草原、户外天堂”5A级旅游景区武功山;萍乡是美食之城,最具赣菜代表的莲花血鸭是国宴菜品,还有萍乡小炒肉、花蝴蝶、萍乡炒粉等辣味美食,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素有“中国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的美誉;萍乡也是转型之城,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相继获得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
近年来,萍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强化“六个聚力”,纵深推进赣西、长株潭城市群叠加链接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萍乡篇章。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萍乡经济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38.0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51.66亿元,年均增长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9088元提高到2023年的63796元,是2012年的2.17倍,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74.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2.2亿元,年均增长3.84%,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展现了萍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好态势。
二是转型升级活力迸发。我们始终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萍乡发展的主题主线,促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着力构建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萍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3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一批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靠大联强焕发勃勃生机。目前,芦溪县电瓷产品占据了国内75%以上、国际20%以上的市场份额,上栗县烟花爆竹产品销量占国际市场的四分之一。我们着力培育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新动能,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即全面提升金属材料及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10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材料加工、装备制造2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23年,我市10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完成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新动能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表现出强劲的转型活力。
三是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我们抢抓全境入选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机遇,全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叠加链接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建设。近年来,我们以观察员城市身份,常态化列席长株潭城市群相关会议,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设施互联互通、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促成130多项合作协议。比如,我们推动全市6个工业园区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目前上栗-浏阳、湘东-醴陵2个特色赣湘合作产业园实现产值245.18亿元。又比如,我们全力推进与长株潭地区的“3+1”立法协同,与株洲市联合出台《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成为全国首部文本相同的跨省设区市地方性法规。再比如,我们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异地通办,市县两级与长株潭地区50个设区市和县(市、区)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涉及服务事项265件,实现了与长株潭城市群的“无缝接轨”。
四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进“种业大市”建设,组建种业集团,推动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早稻研究中心落户萍乡,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顺利完成2023年粮食生产任务。我们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全力打造湘赣边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推进市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培育规上食品企业24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农业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我们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全覆盖。我们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85.73%,位居全省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们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生态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2023年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23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5%、创历史新高,全市19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100%,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与此同时,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引导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工业技改实现安全降碳,加大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金融产品创新,有力推动企业减污降碳、节能降耗。2021年-2023年,萍乡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1.3%,下降率位居全省前列。
六是发展红利全民共享。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 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67元,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1.81,为全省最优。我们着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51%,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我们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连续八年获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全省第一名;文化事业加快发展,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并获得优秀等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养签约率达100%;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经常锻炼人口比例达40.2%,列全省第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
徐承:
谢谢熊市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人民日报提问
人民日报:
萍乡市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请问,下一步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
熊运浪:
工业是萍乡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我们聚焦“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8.6%,较2017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3家,新增数量创近十年历史新高。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为抓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工业高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改造来实现工业的高端化。我们将组织实施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24年-2027年专项行动,力争每年推进60个左右重点技改项目、200家左右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烟花爆竹、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全链条升级。比如,我们上栗县是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示范区,也是中国烟花爆竹之乡,我们将推动上栗县烟花爆竹企业进行自动装药改造,建设纸管组合烟花自动装药组装等生产线,实现烟花爆竹产业安全、高效生产,促进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也将深入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迈进。比如,我们的芦溪县电瓷电气产业、湘东区工业陶瓷产业特色比较明显、基础比较好,我们将想办法引导这些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方向发展。
二是推动工业数智化。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力争通过2年时间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00家,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400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链和制造业集群工业互联网赋能全覆盖、规上企业数字化评价和“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同时,我们将加快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广应用,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比如,围绕国家电网采购需求打造应用场景,推动电瓷生产环节上标识;围绕烟花爆竹产业智能仓储建设,用好RFID技术应用,推动企业内生产、检测、仓储、运输等环节上标识,打造标识应用特色产业示范。
三是推动工业绿色化。主要是聚焦双碳目标,推动工业减排降碳。我们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比如,这个月,在6月7日,我们发布了《萍乡市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专项申报指南》,按照绿色化改造设备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补助。相信政策落地以后,将有效推进钢铁、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改造、绿色技术应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光明日报提问
光明日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请问今年萍乡市在发展民生事业、办好民生实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强群众获得感?
萍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罗璇
罗璇: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市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保持在80%以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做好民生工作。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让老百姓“劳有优岗”。我们坚持完善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机制,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不断促进群众就业。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了29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援助服务超5000人次,共为4000多名城乡就业困难帮扶对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达到1107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二是提升城乡品质,让老百姓“住有优居”。我们立足把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内涝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比如,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口袋公园”,更新改造道路、桥梁、燃气管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实实在在地提升群众周边居住环境,让老百姓生活更愉悦、更舒心。同时,我们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164个村庄整治建设点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建设改造提升11个农贸市场,目前已改造完成3个,其他正在稳步推进中。
三是提升医保水平,让老百姓“病有优医”。我们加快推进市医院提质扩能畅通工程建设,加强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推广运用,不断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已做好市医院中心供氧系统、医用家具等配套设施设备采购准备,正在推进肾病中心与康复楼主体结构建设。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资助新生儿参加基本医保,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我们已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近12万人。全市新生儿已免费参保3620人。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扩面,为208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救助。
四是大力发展教育,让老百姓“学有优教”。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组建教育集团,实施校园提升改造,积极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特别是针对校建项目,倒排工期,集中在暑假期间密集施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改造任务,扎实推动全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创建工作,显著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保障民生支出,进一步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益,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
近两年,继武功山火爆出圈后,“辣”文化已成为萍乡新IP。请问萍乡下一步将如何以做响“辣文化”品牌为契机,把人气“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提升萍乡文旅影响力?
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
熊运浪: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饮食蕴含一方文化。“辣文化”是萍乡饮食最鲜明的印记:以辣为表,以红为里,道道“辣味”里承袭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蕴含了“敢为人先、热情似火”的城市品格。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擦亮“辣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中国“辣都”。
一是横向切入,探路“辣文化”差异化联盟。川渝麻辣、云贵酸辣、湖南香辣,每个地方的辣味都有自己的特色。萍乡位于赣湘两省交界处,有着两个吃辣大省的双重基因叠加,“鲜辣”是萍乡“辣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在做响萍乡“辣文化”品牌过程中,我们将立足本地食辣文化内涵,汇集各地美食品牌精华,探索形成“辣文化”差异化联盟,推动各友好城市之间“辣味”美食资源、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我们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周边新建的“美食一条街”即将投用,欢迎大家前来品尝美食之辣,感受昭萍之美。
二是纵向发力,探路“辣文化”全链条发展。我们将开展“吃辣挑战赛”“音乐节”“电竞节”等“中国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主题系列活动,打造一批“热辣滚烫、缤纷多彩、活泼有趣”的“辣文化”活动品牌。我们还将通过市场引领、政策助力等方式,积极引进一批代表性“辣”制品企业和产品,大力支持本土美食企业,助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夯实“辣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比如,萍乡的花蝴蝶、楚山田螺,等等,都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一大批带辣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三是周边借力,探路“辣文化+”多领域联动。我们将紧盯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旅游需求,推动“辣文化+旅游”结合,加强“辣文化”旅游线路、旅游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研发,在景区开展“游客吃辣”挑战等特色活动,将“辣文化”融入红色景区教学之中,让游客在“品辣”的同时,更加深入学习感悟红色文化精神。比如,在莲花县的甘祖昌干部学院,我们在追思甘祖昌老将军、龚全珍老阿姨的同时,也能品尝到莲花血鸭的鲜香,感受老区人民的热辣。此外,我们将推动“辣文化+研学”结合,规划建设千亩辣椒采摘研学基地,打造集规模种植、品种展示、产品研发、文旅休闲于一体的融合发展区,做好“生态+种植+文化+旅游”文章,为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我们萍乡是你值得来、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诚挚邀请广大游客、辣文化爱好者、体验家和挑战达人,从各地奔赴到“工运摇篮˙赣西明珠”,为“辣”打卡、用心品“辣”,一同掀起“热辣”之风。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萍乡是对接长株潭都市圈的“桥头堡”,也是赣湘两省唯一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请问萍乡如何抢抓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要素、生态治理、公共服务上与长株潭都市圈实现融通?
萍乡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洪
李洪:
作为赣湘两省唯一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近年来,我们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作为落实中部地区崛起的具体行动,深度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努力把湘赣合作“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促进萍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势,加快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共融”。我们将围绕萍乡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目标和“4+2”新动能培育方向,主动融入长株潭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能源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萍乡市优势企业深度参与长株潭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间配套协作,实现产业融合。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共建”。我们将持续推动萍乡沪昆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建设,积极推动邵吉高速、昌栗高速西延、萍莲高速南延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扎实推动长赣高铁(萍乡段)尽快开工建设,做好萍水—渌水航道跨省通道规划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障碍衔接”。
三是加快资源要素“共通”。我们将密切加强湘赣合作产业园区能源、土地、信息等资源要素对接,用好用活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便利和保障。深入推进湘赣边区域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吸引更多“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人才”,切实把湘赣边的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我市发展的创新驱动优势。
四是加快生态治理“共护”。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好《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的同时,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重点,加快推进我市与长沙市、株洲市在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协同立法工作,尽快通过立法形式,更好实现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五是加快公共服务“共享”。目前,萍乡市县两级与长株潭地区50个市县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81份,实现了政务服务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全面接轨。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强与湖南省“湘易办”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共享,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上线“湘易办”长株潭跨域通办专区萍乡分厅,为湘赣边区域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中国江西网提问
中国江西网:
近年来,萍乡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涌现出一批知名的食品品牌。请问下一步,萍乡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壮大食品产业?
萍乡市政府副市长刘运成
刘运成:
近年来,萍乡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新动能培育“四大赛道”之一,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和绿色食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培育了甘源食品、百约食品、莲花血鸭等一批食品品牌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有上市企业1家,国家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61家。2023年,全市24家规上食品企业主营收入达到47.79亿元,同比增长36.54%。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湘赣边“大进大出、优进优出”集散地优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萍乡特色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明确全市食品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萍乡杜仲生猪、莲花肉牛、赣西黑山羊、富硒大米、富硒禽蛋等特色产业,夯实食品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甘源食品等企业“头雁”效应、品牌效应,着力打造“零食”食品、“辣味”食品、“硒锌”食品、“地域”食品、“未来”食品五大集群,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二是建强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围绕企业“用地、融资、科研”等关键环节,建设“园区、融资、科研、产销、协同”等发展平台,发挥20亿元食品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萍乡市食品科技产业园“一园六区”,为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创新创业提供区域优质平台。加快建设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依托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试验室的平台优势、人才优势,抢占食品科学前沿高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培优市场主体。坚持“外引”和“内培”双向发力,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力争2024年规上食品企业主营收入达到70亿元。在外引上,采取“基金+园区+产业链”的模式,锚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主动出击,招引一批食品行业头部企业来萍投资兴业,截至今年5月份,产业招商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21.5亿元。在内培上,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项目资金优先向食品企业倾斜,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数智化转型、品牌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头雁企业、领军企业、雏鹰企业梯次发展的龙头企业队伍。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