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加快建设沿江人才高地
江西
江西 > 九江 > 正文

江西瑞昌:加快建设沿江人才高地

去年9月,江西瑞昌市成立九江星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引进厦门大学刘海鹏教授及其团队,指导公司开展红泥鳅、翘嘴鲌工程化繁育系统建设,建成相关育苗车间,大力推进红泥鳅、翘嘴鲌高效选育与生态育苗。目前,该公司已建立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体系,实现了红泥鳅育苗成活率由80%增至86%,翘嘴鲌育苗成活率由75%增至90%左右。

近年来,瑞昌坚持一体化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着力构建“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加快建设沿江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速各类人才集聚

去年9月,江西雾上春茶业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成立,引进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及其团队,解决了黄大茶连续化、智能化加工技术问题,提高了黄大茶的生产标准和质量,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公司董事长张文军介绍:“今年,春茶产量整体上比去年增产30%左右。我们500多亩茶园已经实行喷灌,采取水肥一体化能将茶园有效生长期提高30天左右。”

这是瑞昌有力提升人才引进实效的缩影。该市坚持以政策引人才,开展才聚瑞昌工程,重点支持产业升级、教育发展、医共体改革等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另外安排600万元用于教育和卫生人才引进培养。

以产业引人才。聚焦光电信息、木业家居和新能源新材料等“3+N”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调研,瞄准主导产业实际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组织50余家企业参加九江学院等院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场,为园区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1000余人。

同时,坚持以感情引人才,充分发挥北京和上海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人才回乡创业,引进江西瑞盈盛创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乡贤项目15个,签约金额35.6亿元。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

位于瑞昌码头工业城的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引进陈新滋院士及其团队。建站后,该公司和陈新滋院士及其团队开展合作项目9项,7项已完成,实现技术突破12项,投入项目经费近8000万元。其中“改性分散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研发”项目研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评为中国氟硅行业优秀科技成果。

人才工程育人才。做好国家级、省级和九江市级人才计划申报工作,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1人、省“双千计划”5人、省“双高工程”2人、省“赣鄱俊才”1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九江“双百双千”人才36人等。

校企合作育人才。加强与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等院校密切合作,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支持江西华亨宠物食品与九江职业大学、溢香农产品与省农科院等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契机,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性人才。

丰富活动育人才。连续开展瑞昌市五届优秀人才、优秀厂长(总经理)表彰活动。开展瑞昌市第一届“赤乌英才”评选活动。建设首批10家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作用。

搭建人才发展舞台

瑞昌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科研平台用人才。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获批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瑞易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4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级科技小院2家、院士工作站2家、海智计划工作站3家、专家工作站6家。

基层一线用人才。建立21家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面掌握人才发展情况,积极探索乡土人才与农业产业需求精准匹配,鼓励人才在基层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才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和光彩事业,65家民营企业与55个“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结对帮扶。

激发活力用人才。加大非公企业专技人才职称评定力度,有效提升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举办3期人才国情研修班、2期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支持鼓励5名政治素养高的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瑞昌着力在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上下功夫,打造宜居宜业人才生态。

兑现政策留人才。持续开展人才政策“五进”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知晓率。督导责任单位及时做好线上线下人才专区业务办理,去年审批发放人才资金365万元。暖心服务留人才。积极协调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安置、住房保障等问题,为1300余名人才免费体检、32名省级及正高职称人才办理医疗保健服务,与武穴市签订社保业务跨江通办协议,方便人才跨江流通。

营造环境留人才。依托人才客厅、数字经济人才服务联盟等平台,定期举办人才沙龙、培训交流等活动,收集人才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共23条。(雷勉鸿 周平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