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江西樟树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参加学校“双惟”实践班为学生言传身教,为企业指导科研成果转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红宁总是在忙碌,花甲之年的他常常说,自己仍需为济世育人“修炼”。
“急国家之所急”,刘红宁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研发的“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解决中药制药领域“卡脖子”难题,让高效节能的中药制药装备从此牢牢握在了国人手中。
“面对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我们要通过科教融合培养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通过高水平人才供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说。
打通传统与现代,让中医焕发青春光芒
用“古早版微波炉”炮制附子,在实验室里做“竹子烧烤”,守在水池边捞泡沫……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团队这些看似“古怪”的操作,竟让几近失传的古法炮制工艺重见天日,走上现代化生产线。
传统炮制技术大量散藏于古代文献,长期以来传承、研究与应用脱节,濒临失传。现代制造过程又缺乏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成为制约中药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的瓶颈。
如何打通古今传承的痛点?教授杨明带领团队用40多年时间,抢救濒临失传的古法技术,阐释炮制作用原理,创制现代技术装备,成功复苏鲜竹沥、青黛等一批药品的炮制技术,获得202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新技术、新饮片和新装备的产业转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3年产生效益99.8亿元。
如何让古老的中医焕发青春光芒,一直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探索的方向。
为解决中医知识技能传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点,该校岐黄国医书院经过10年探索,打通中医教育现代院校制和传统师承制的堵点,构建院校式、师承式、书院式“三式融通”培养模式,重新组合课程体系,规范跟师带教,把需要体悟的“潜知识”和必须掌握的“明知识”传授给学生,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半天理论学习,半天临床跟诊;每周不少于4次门诊跟师,独立完成门诊病历。这一切都是为了把课堂放在临床第一线,确保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朱卫丰曾长期兼任岐黄国医书院院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多年探索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中药炮制团队涌现出了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一批领军人才;中药学学科建设3门国家级课程,主编的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在全国100多所中医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普遍使用;岐黄国医书院毕业的学生100%从事中医临床行业。
打通专业与思政,实现学教用一体化
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兴田乡,一所大山深处的小学连续12年迎来同一批“客人”。每年7月,江西中医药大学“心灵乐梦团”学生志愿者团队都会来到程家山小学,为学生带来中医药知识。
“第二课堂”如何与思政、专业形成联动?江西中医药大学找到了一条有“中医药味”的路子。
学校依托“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构建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为主体、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为新阵地、中医药文化“人文与科学+”为核心价值引领、“学教用一体化”为教学方式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通过学校二级学院与中小学结对的方式,该校每年千余名大学生走进全省32所中小学,面向15万余名师生开展中医药文化“第二课堂”实践。大学生得以在“第二课堂”中检验“学”的成效,实现对“第一课堂”的反哺。该校还获批江西省“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学分互认机制”试点单位,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与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进行互认。
这一成果入选2022年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生志愿者群体中涌现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青年。
打通校内与校外,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效果
说起江中健胃消食片、草珊瑚含片这些明星产品,大家都耳熟能详。
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办工厂,如今也在学校的培育下不断壮大。截至目前,由学校原创及二次开发的中药及其相关产品年销售总额超320亿元,先后有草珊瑚含片、金水宝等一批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10亿元。
2023年暑假,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学生刘鹏走进华润江中的“大课堂”。在华润江中的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生产车间,通过企业人员在生产线上的直接指导,刘鹏和同学们了解了制药行业如何探索解决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卡脖子”难题。
这背后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华润江中、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依托与华润江中的深度合作,学校成立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破解高校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难点。
如今,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已引入赫柏康华、济民可信等多家企业,赣江新区管委会参与共建。每年寒暑假,学院组织在校生走进企业开展小学期学习活动,着力实现科研与中医药教育、医疗、产业的统筹融合和良性互动,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效果。(杨清跃 甘甜)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