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新区:小区有了“红色小管家”

新余高新区:小区有了“红色小管家”

来源:江西日报

徐云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光华

新余高新区城东办梅园社区梅园小区,原本是一个基础设施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邻里纠纷较多的无物业小区。为破解小区管理难题,梅园社区探索居民自治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选聘“红色小管家”

“喂,肖师傅,我是22栋1单元402的李俊峰,我家地下室漏水,有空来帮忙看下吗?”梅园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兼水电维修员肖卫民接到电话后,当晚来到现场检查,发现地下室卫生间管道堵塞返水,便联系管道疏通工人。第二天,业主的烦心事得到顺利解决。

“业主遇到水电方面的问题会先联系我,我能处理的尽力处理,解决不了的就帮忙联系专业人士。”2019年搬到小区居住的肖卫民,是邻居公认的热心肠。

2004年建成的梅园小区有8栋楼房312户,常住人口635人。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新燕介绍,小区住户结构比较复杂,居民交纳物业费意识不强。小区曾引进一家物业公司,但物业费收取困难,最后小区管理成了烂摊子。

小区管理难题怎么破?2022年初,社区多次上门征求居民意见、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后,居民选择自治管理。于是,社区从小区无职党员、业委会成员、居民志愿者中选聘“红色小管家”,按照程序逐栋推选候选人,最终由居民投票选出11名责任心强、有技术专长的“红色小管家”。

“红色小管家”按照小户型每年200元、大户型每年300元的标准收取保洁物业费,聘请第三方负责小区卫生清扫,每季度公示费用使用情况。

“业主自治不考虑盈利,居民交的物业费收支维持基本平衡就行。运作两年来,居民对小区卫生环境的改变非常满意,小区物业费收取率超95%。”业委会主任杨尔均说。

多方协商议事

“住了20年,如今这里才真正像个小区。”提到梅园小区改造,居民傅喜冬忍不住点赞,“以前小区路面坑坑洼洼,乱搭乱建严重。现在路面铺了透水混凝土,建了健身广场,外墙粉刷一新,出门散步心情格外舒畅。”

梅园小区蝶变,离不开多方合力。“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干部带着‘红色小管家’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小区问题,终于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肖卫民说,“开工的时候,大伙儿别提多高兴了。”

漫步小区,两座新修的户外凉亭映入眼帘。胡新燕介绍,这里不仅是居民休憩、聊天的场所,也是议事场所。小区的大事小情,“红色小管家”和居民都会在这里协商。

梅园社区建立以社区干部、“红色小管家”、小区党员、网格员为成员的多方协商议事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听取群众诉求,推动居民事务及时办理。

“大家围坐在一起,面对面畅所欲言,沟通效率更高。”胡新燕说,小区改造期间,居民提了不少需求,“红色小管家”和居民代表与项目实施单位经常讨论座谈,调整改造内容,使小区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

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推动小区改造的同时,梅园社区党员干部积极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幸福家园。

梅园小区双职工家庭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家中“一老一小”的看护成了难题。“红色小管家”有针对性地在小区开展民意收集、志愿服务等工作,着力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

业委会办公室对面的房间,外面挂着“儿童服务站”牌子,里面有两排书架、彩色大课桌、益智玩具……去年,梅园社区在小区开设爱心托管班,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社工协会成员等,为孩子们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受到居民欢迎。

独居老人刘建国今年80多岁了,社区志愿服务小分队定期上门探访,陪老人聊家常,了解其生活健康状态,并为他申请家庭保洁服务。

与此同时,社区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进小区活动,助力小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