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新闻发布会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新闻发布会

自动播放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1093期:江西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晓明发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新闻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4月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住建厅联合举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新闻发布会。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晓明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罗芳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罗芳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罗芳

罗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晓明先生,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先生,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王晓明先生作介绍。

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晓明

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晓明

王晓明:

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各位对江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面,我向各位介绍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历史文化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优先,突出活化利用,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考察时肯定“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强调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列全国第9;历史文化街区82片,列全国第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列全国第4;中国传统村落413个,列全国第8,以丰富而深厚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凝结城市记忆,牵住居民乡愁。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总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转变建设理念,将时代重任“扛起来”。近年来,我省结合部省共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城市更新等工作,推动转变建设理念,正确处理城乡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关系。一是立法先行。在全国率先颁布传统村落保护地方性法规《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上饶市、抚州市、九江市等地颁布实施专项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全省历史文化保护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善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制度”被省委深改办列为2024年推进的重大改革项目,由省政府分管同志领衔,大力推进我省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立法工作,完善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二是紧抓关键。印发《关于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方案》,全省所有传统村落所在县(市、区)均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市县两级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将各级党组织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发挥作用情况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考核指标体系,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省、市、县三级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课程内容进党校,提升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及能力水平。三是制度跟进。编制出台《江西省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完成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编制,加快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加强实施管理。制定实施《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行动方案》等文件,建立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向本级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专题报告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年度工作情况制度,发挥党政领导统筹作用。建立考核、督办、约谈机制,有效遏制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

二、全面普查建档,把遗存瑰宝“护好来”。江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遗迹。长期以来,我们严格落实应保尽保要求,全面建立保护“家底册”。一是推进普查建档。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保护对象挂牌测绘建档”等专项行动,用好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纳入更多近现代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截至2024年3月底,我省已公布历史建筑同比新增253栋,并对全省3000余栋历史建筑、20000余栋传统建筑“一户一案”建档。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完成率100%,历史建筑挂牌完成率98%、测绘建档完成率97%。二是完善保护名录。坚持“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系统推进,批次公示”,扎实推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及传统村落申报。截至目前,共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2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6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公布历史建筑3860处,普查登记传统建筑2万余处,保护名录不断扩充。三是强化整体保护。注重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相结合,系统保护格局风貌、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近年来共争取中央资金9.25亿元、省本级安排3.4亿元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并引导各地建立政府奖补、产权人自筹、社会资本参与等多元化的保护资金筹措机制。目前全省已有5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已完成或正进行修复利用,千余栋历史建筑完成了保护性修缮。

三、加强育才传艺,使营造技艺“传下来”。传统建筑工匠是传承城乡历史文脉的重要力量,我省坚持从弘扬传统建筑工匠精神、厚植传统建筑工匠文化入手,加快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一是设立专家智库。传承弘扬“样式雷”文化,成立“江西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组建由规划、建筑、历史、文物保护、非遗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库,构建“学校—企业—专家—研究会”等建筑工匠培养实践共同体。二是培育能工巧匠。全面完成传统工匠专项调研,共调查统计传统工匠队伍数量1468个,传统工匠1.2万余人。分级分类建立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培育更多传统建筑工匠带头人,如金溪县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会,牵头组建20个传统建筑建造和维修施工队伍,建立300余人的本地传统建筑工匠库。仅去年,全省培训乡村建设工匠1.2万余人,造就了更多传统建筑建造修缮技艺传承人。三是推动共同缔造。举办传统建筑摄影大赛、书法美术展览、节庆活动等历史文化保护展览展示活动。同时,积极开展“设计下乡”“技术下乡”等活动,选派规划、园林、市政、建筑、艺术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传统村落、老街区的保护发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统筹保护利用,让历史记忆“活起来”。我省一直以来坚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促进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有机衔接。一是鼓励小微更新。将保护理念嵌入城市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全过程,鼓励“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实施城市更新,全力保留历史记忆。如,永新县推进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全面实施“重见永新”老城古街改造项目,共修缮建筑700余栋,推进8个片区共60余万平方米更新改造,惠及群众1.27万户,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一线调研”专栏连续六集报道永新做法。二是强化党建引领。遴选出16个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市、区)为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重点县,协调18家省直单位对接解决重点县提出的73件支持事项,推动重点县成为示范标杆。安福县、乐安县等多地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包户巷”机制,发挥党员在服务游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吉安市探索走出“村党组织+文旅企业+合作社”等发展新路径,让“原住民”变为“收租人”。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央视《文脉春秋》节目专题播放九江市、抚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纪录片,抚州金溪设为“点亮中国村(落)”活动第一站,央视新闻《“县”在出发 古村新韵》直播探访江西宝藏传统村落。征集并遴选8片历史文化街区、24栋历史建筑作为第一批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在全省推广。今年1月,抚州市举办江西古村跑(流坑)传统村落挑战赛,召集全省11个设区市27支代表队参赛,全国共有40余家媒体联动直播,全网总流量超10亿;浮梁县举办江西传统村落保护论坛,扩大经验交流;与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启动江西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片及纪录片《江西古村落》拍摄。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如婺源县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造精品古宅民宿600余家,吸引游客110万余人次,2万余人吃上“旅游饭”。

各位记者朋友,今年我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重传承工程”为主线,致力打造两大“示范地”,即把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之地,把我省传统村落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之地,通过三年攻坚,大力实施“凝心铸魂”“普查建档”“顶层设计”“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育才传艺”“党建引领”等七大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打造江西品牌特色,为推动文化强省战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住建力量。

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新闻界各位朋友继续关心和关注住建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弘扬住建发展正能量。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罗芳:

谢谢王厅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人民网

人民网

人民网:

刚才王副厅长讲到了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请问江西省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

王登平:

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是我省将传统村落保护融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2023年3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等7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方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传统村落保护强基、壮骨、造形、铸魂。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建强组织,发挥党建优势。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品牌带动下,全省所有传统村落所在县(市、区)均拟制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各县(市、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多地推出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包保制度、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带头参与保护。去年底,还把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市、县、乡三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为我省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打下了稳固的基石。

二是聚焦重点,推动协同发力。省委组织部和省住建厅选出安义县等16个传统村落资源较为富集的县(市、区),确定为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重点县。协调20个省直单位与16个重点县建立点对点联系机制,精准解决重点县提出的73条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事项。16个重点县中的婺源县积极打造“全域皆景、村村是景、村景相融”的“景村”党建工程,被住建部、财政部列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争取中央资金6000万元。同时,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机制引领下,各省直单位在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人才引育等方面对传统村落及重点县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是创新路径,破解保护难题。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制约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的资金保障、用地保障、人才支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逐一明确对策举措。如提出完善和推广“古屋贷”等金融产品、建立传统建筑工匠认定制度、推行“传统村落保护指导员”、以及企村共建、校村共建支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等措施。近期,我厅着力建立信贷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联动机制,建立项目库并动态更新,为传统村落拓宽资金渠道探索了新路径、新办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光明日报提问

光明日报提问

光明日报:

请问江西省在提高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

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

谢红星: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动、上下联动、多方参与。

一是抓住关键,发挥“头雁效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建立各级住建部门向本级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专题报告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年度工作情况制度,省、市、县三级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课程内容进党校(行政学院),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等资源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如赣州市将白马庙41号历史建筑打造为“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做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参观点,弘扬赣州宋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加强督导,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开展专项评估,全面掌握资源现状及保护工作情况,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保护工作开展不到位情况,发送整改提示函,督促各地压实责任、落实整改。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考核、县市综合考核等指标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历史建筑消防课题研究,指导景德镇彭家弄、赣州七里镇出台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指引,有效破解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困境。

三是强化宣传,推动多方参与。央视《文脉春秋》节目先后专题播放九江市、抚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纪录片,并完成景德镇市纪录片拍摄。2023年,完成全省第一批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汇编,并联合省广播电视台启动江西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片拍摄。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的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景德镇市作为6个名城代表之一在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上作经验分享;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材料在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上印发。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央广网提问

央广网提问

央广网:

请问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方面,江西住建部门有哪些措施?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

王登平:

2023年10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指出,“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为使乡村风貌更具江西特色,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情趣,我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保护规划的编制。依据《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坚持“市县编制、专家评审、省级备案”,建立由规划、建筑、历史、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对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进行评议和审查,为传统村落保护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将规划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内容和市县综合考核指标,引导各地按照规划有序完成保护利用。

二是强化人才和技术支持。在景德镇市开展试点活动,启动传统村落保护第三方评估,将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纳入评价体系,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后续将根据评估情况不断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适时在全省推广。我厅还组织开展设计下乡活动,积极引导高校、设计院所等专业人士,开展陪伴式驻村服务,建立“校村共建”“设计师驻村”等制度,破解人才不足问题。

三是编制特色农房设计图。坚持农房建设风貌与当地人文背景、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等要素相融合,先后组织编印和免费推广近百套特色农房设计方案,推动全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房风貌。2023年,组织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优秀农房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优秀农房设计方案,进一步充实丰富我省农房图库。结合开展农房风貌管控、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指导各地探索建立农房建设带图审批、按图施工、依图验收制度,引导农房风貌建设。同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负面清单、制定传统建筑保护办法、修缮管理办法和内部改造示范等方案,多法齐下,使乡村风貌更具江西特色,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情趣。

四是培育工匠促风貌提升。持续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提高工匠的技能水平。与省直8部门联合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开展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认定,指导各地建立乡村建设工匠名录并向社会公布,激发乡村工匠内生动力,活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全省2023年度共培训考核747名“乡村建设带头工匠”、1.2万名乡村建设工匠,工匠队伍不断壮大。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刚才王副厅长提到目前江西省已有82片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居全国第3位。请问下一步,江西省住建厅在持续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

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监管处处长谢红星

谢红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根基,督促各地落实保护责任,科学处理好“新”与“旧”、“古”与“今”、“变”与“不变”、“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织密保护防线。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做好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和日常性保护。探索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日常巡察,打通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普查和申报认定,不断扩充保护名录。对于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符合申报标准、地方长期未申报的历史文化街区,按有关要求和程序直接提请列入保护名录。

二是坚持活态传承,促进活化利用。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从静态固化保存向动态活化利用转变,坚持以用促保、保用结合。根据街区区位环境、资源禀赋和发展要素实行分类施策,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街区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原住民生活质量。支持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研究等多种形式,植入与街区文脉传承相适应的现代产业元素,复活历史建筑生命力,增添街区烟火气。探索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博物馆,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机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向全省推广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完善要素支撑。积极探索建立全要素有效保障机制,增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合作机制,鼓励搭建投资发展平台、推广新型融资模式等途径,调动和整合多方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鼓励个人以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原址保护。同时,加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完善传统建筑工匠培育、专家咨询等人才保障机制。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罗芳: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