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开创的诗风,不仅成为南朝诗歌创作的主流,也对盛唐诗风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胡学正
403年,18岁的谢灵运被晋安帝封为康乐公,食邑两千户。从此,这位酷爱游山玩水、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诗派鼻祖”的诗人,便与康乐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康乐县,即今天的江西万载县。谢灵运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郡始宁(今浙江绍兴)。
出身豪门的谢灵运因何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墓为何在万载县被发现?他与万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谢灵运像。
身世显赫却命运多舛的“谢康乐”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大书法家王羲之独生女儿是他的外婆。383年,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谢玄为东晋前锋都督,以少胜多,击败不可一世的前秦苻融统帅的东征军,立下赫赫战功。
“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王谢两个大家族为晋王朝建功立业,在当时风光无限。
谢灵运小时候长得灵秀帅气,聪明伶俐,祖父谢玄把他视为掌上明珠。谢玄曾感叹说:“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意思是说,我生了谢瑍,他很笨,但他却生出了灵运这样聪明的儿子。谢灵运4岁时,祖父病重,临死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灵运带好,培养成才。
18岁那年,谢灵运继承祖父的爵位(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两年后,谢灵运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建立大宋国后,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改食邑为五百户,初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
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富才华,曾高傲地说:“天下才共一石(十斗),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才高八斗”一词即由此而来。
恃才傲物的谢灵运自以为“宜参权要”,不料反遭朝廷权贵排挤。422年,因朝廷疑忌,谢灵运被调离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到当时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担任太守。他心情烦闷,不理政务,一味纵情山水,写写诗文,以宣泄胸中块垒。一年后,称疾辞官。
426年,宋文帝刘义隆为巩固其统治,对世家大族采取笼络政策,谢灵运由于名气大,被征召为秘书监,还被指定撰修晋史。时隔不久,谢灵运看出皇帝对他表面上尊重,实际上“惟以文义接见”,只是要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并无政治上加以重用之意。
于是,谢灵运又辞官回到始宁,与朋友往来吟咏,或率领仆从出入于深山幽谷,探奇览胜。有一次,他带着几百仆从到临海郡出游,声势浩大,太守王琇以为来了强盗,急忙亲自率兵捉拿,到近前一看,方知是大才子谢灵运。
431年,宋文帝派谢灵运出任临川内史。在临川(今江西抚州)任职期间,谢灵运还是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弹劾,要治他的罪。
谢灵运不服,反而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
这样的行为和言论,显然足以让他获罪。他被判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诬他犯下了新的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433年,谢灵运在广州被行弃市刑,死时年仅49岁。
一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倏然而逝。
京都大学图书馆藏《诗仙图像》钞本。 资料图片
中国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少年时就成为江南诗坛上颇有名气的新秀。15岁那年,他去京都旧居乌衣巷游玩,得到堂叔谢混的器爱,谢混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及”。
谢灵运是个生性热爱大自然的人,酷爱登山,尤其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他登山时常穿一双特制的木屐,上山时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时取掉后掌的齿钉,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赞叹不已的“谢公屐”。
在晋末和刘宋初期文坛,谢灵运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其中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
比如:“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等等。
谢灵运的诗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
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呈现出“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因而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诗派鼻祖”“百代诗宗”。
谢灵运开创的诗风,不仅成为南朝诗歌创作的主流,也对盛唐诗风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书影。 资料图片
康乐人崇祀康乐公
万载县最早叫阳乐县,于222年单独设县。西晋太康元年(280),阳乐县改名为康乐县。其后该县历经多次撤并和更名,直至921年,定名为万载县。
2004年,谢灵运墓在万载县康乐镇里泉村莲花形山上被发现。墓碑上的刻字显示,这是其后裔于光绪七年(1881)重修的,与《万载南源谢氏族谱》所载“葬北关外厂塘莲花形卯山酉向”相吻合,经考证为全国唯一有碑之谢灵运实墓。
据《万载西都谢氏族谱》称,谢灵运被害后,其孙“超宗始由金陵来筠(今高安),复由筠居万”。灵运既殁,后裔奔逃食邑,将其安厝于此,让其魂归康乐,也是理所当然。2006年,谢氏后人将谢灵运墓修葺一新。
由于谢灵运食封康乐,加上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声望,因此,“谢康乐”在今万载县影响深远,历代文人雅士及县衙都十分敬重他。
据县志记载,元至正七年(1347),僧人片云募款,邑人龙珦在该县东北十里名丁田的地方建了一座桥,就以康乐侯命名,叫康乐桥。
此桥为万载县最大的一座石桥,是万载到宜丰、铜鼓的必经之桥,如今还稳稳当当地横跨在蜀江之上。还有一条河被命名为康乐水,在县城东北三十里。《环宇记》云:“谢康乐尝游此,因名。”
为纪念康乐公谢灵运,万载县在明代前就建有三处康乐祠。一处在县东的小水双江桥侧,一处在康乐桥左,元至正间建,由欧阳元书额,另一处在该县东北四里的杉树亭(即谢灵运墓旁)。
清代何艮曾题《谢康乐庙》诗一首:“先生六朝秀,敛迹谢宠禄。发韵寄烟萝,超兴自林麓。凿险搜洞壑,缒幽穷水陆。……荒祠托岩阿,遗像祀山足。虚愰暗尘生,古座苍苔伏。容范虽代去,徽猷动心曲。视瞻荐蘋藻,高风彻流俗。”
为使文事昌盛,清代万载县还建有两座谢灵运读书堂,其一在县北四里的山峡,台上石砚犹存;其二在县东北二里的厂塘,此遗址后改建为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