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了上千年的春节何以青春不老?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传承了上千年的春节何以青春不老?

来源:当代江西

“只有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在传统语境中进行现代表达,才能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

春节假期,各地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车站机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春节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 传承了上千年的春节何以青春不老?在变化的时间里,又该如何讲好春节故事?

写“福”字迎新年。

写“福”字迎新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印记。

春节习俗的形成,既有悠久历史的传承,也有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早在殷商时期,先人们就开始了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万事顺遂,这是中华民族悠久农耕文明接续传承。

随着时间流转,在历史更迭中,许多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如扫尘、贴春联、祭祖、拜年、发红包、吃饺子、挂灯笼、贴门神、贴窗花等。这些流传千百年的习俗,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褪色,恰恰因其绵延久远而独具一种文化的魅力。

在接续传承中,年俗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从登门拜年、书信、明信片寄送问候,到电话、短信表达情意,如今又兴起了“云上”守岁、短视频拜年等等。

不止于此,过年方式也在变化。当下,很多在城市奋斗的年轻人,不再跟随人潮从城市回到老家,而是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反向春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过去新年礼物是“土特产、保健品、衣服鞋帽”老三样,如今变为“数码产品、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新三样;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春节的这些变化,映照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这种变与不变间,春节总能勾起人们的乡愁回忆,成为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

特别的节日,特别的仪式,国人对过年始终充满期待。但近年来,这份期待似乎总得不到很好满足,人们普遍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

是何原因,使过年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文化体验越来越弱?

城镇化加速推进。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中,而春节是植根于农耕文明的节日,许多春节习俗在城镇化进程中日渐淡薄乃至消失。

特别在城镇里,人们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邻里之间并不熟悉,即使是在喜庆的春节,也不会像农村那样相互问候、互致祝福,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节日氛围的营造。

物质生活日益丰裕。 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只有每逢春节时才会吃到大鱼大肉,一大家人才有机会团聚,因而人们对春节充满期待。

告别了物质贫瘠的年代,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再吃,新衣不必等到过年再买,吃穿用度天天像过年,人们对待春节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心中充满期待,逐渐变得平常,自然就少了一丝享受与满足。

科技进步改变生活。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社交媒体的使用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全面,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有人感叹,拜年变成了“键对键”“屏对屏”,缺少了面对面的拱手道贺、走心交流,“消解了拜年的味道”“距离传统民俗越来越远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于传统民俗的日渐式微。 不仅仅是春节,就是其他重要节日如中秋、端午等,也都面临同样的窘境。

面对“年味越来越淡”的喟叹,如何增强春节的感召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值得深入思考。

春节凝结着赓续相传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最温暖的情感记忆。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春节是必须要过的,而且还要过好。

如何唤醒传统年俗的仪式感,让春节青春不老?笔者想到了三点。

其一,内涵挖深。 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到博物馆里熙熙攘攘、民俗活动热热闹闹,小到家门口的春联福字、街道上的大红灯笼——春节文化作为一个共同的纽带,不仅把相互熟悉的家人联系在一起,更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年矮化为“吃、玩、睡”“玩、买、游”,那么无论再多的消遣和吃喝,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空虚。要有意识地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把传统年俗融进现代时序、浸入生活肌理,找到春节文化与时代结合的最佳“打开方式”,让春节文化更加丰富立体,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二,氛围拉满。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是相聚的时间。欢欢喜喜过大年,自然少不了那股子热闹劲儿、烟火气儿。如果缺少了氛围感,春节便会与普通假期无异。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春节文化服务供给,增加游园、灯会、庙会等集体性游艺活动,增强春节的参与感、仪式感,满足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

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也十分必要,以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为契机,讲好为什么要过春节、如何过好春节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营造热闹、团圆、喜庆的浓厚氛围。

其三,向新而行。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旧中出新、融入时代,是事关传承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天,春节文化兼顾传统与创新,年味有了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更精彩的文化呈现,为人们带来“玩、逛、乐、聚、暖”俱全的感受。

无论是品书香、看电影、带上一家人“说走就走”,还是逛庙会、猜灯谜、看非遗表演,春节“新的打开方式”,让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新鲜感。只有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在传统语境中进行现代表达,才能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在变化的时间里感悟不变的文化基因,是传统节日才散发持久魅力的关键。文化常青,生活常新,年味自然就能长存,春节自然就能青春不老。